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導,與許多迫於身份壓力而向低工資"屈就"的留學生不同,在多倫多大學用2年時間拿到大學文憑之後,穆楠進入本地一家科技公司,用自己的經歷證實國際學生只要做好準備,也可得到與自己學歷相符的工作。
從中國河北來到多倫多留學,穆楠用了2年時間在多大讀語言,後進入金融系。當時,她面臨繁重的學業和實習;商科國際學生的學費也從每年1萬6000元翻倍到3萬2000元;她決定每年選修6門課,以達到2年畢業的目標。
她說:"當時我每個學期選6門課,有些課的時間都是衝突的,只好這邊聽一半,那邊聽一半"。
除了對時間精打細算外,她對金錢也很精明。該系規定,無論選幾門課,最多隻收3門課的學費所以,多修課,等於每年能省下不少錢。
在校期間,穆楠還在多大的國際學生中心和中國學生會做義工,並先後在咖啡店和花店打工,每週要工作30多個小時。
她說,一開始,她完全沒有工作經驗,就跑到咖啡店去要求免費工作,一星期後就被老闆正式僱用。而原先拒絕過她的花店老闆也被她磨得答應試工,結果母親節來臨,店裡忙不過來,最終雇了她。
在計畫時間畢業後,穆楠四處投放簡歷。經過4輪面試之後,本地科技公司Info Tech僱用了她,因為覺得她比較適合做人力資源,所以將她安排在人力資源部。作為金融系出身的學生,她轉行等於從頭開始,"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壓力很大,天天下班之後都躲在衛生間哭"。但幾個月之後,穆楠的年薪從一開始的3萬多上漲到5萬。
穆楠表示,移民政策沒改之前,國際學生需要在畢業後3個月內找到工作,許多學生都很有壓力,但她找工作時就將起薪底線定到每年3萬元,發誓絕不改動。Info Tech曾經問她2萬9000元年薪可不可以,但她最終還是為自己爭取到3萬。
不過,穆楠也說,國際學生找好工作要提前做準備。她畢業前半年從20多個同學那裡借來簡歷參考,還多次到學校的職業中心諮詢,才最後定稿自己的簡歷。這樣做的結果是她每申請5個工作,就能得到3個面試。
雖然已經有一份穩定工作,但穆楠的短期目標是在2年內去牛津大學讀工商管理碩士。她稱人力資源並非自己的理想,只不過學商科可以盡快掙回學費。她希望能在商界積累經驗後再投身新聞界。
来源:中國僑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