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紡織業不發達,也沒有成衣業的年代,人們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手工縫製的,那時候,即使有錢也買不到成衣。
當時的女人在出嫁前,就必須學會剪裁衣服,嫁入夫家後,就要一肩挑起為全家人裁製衣物的重責大任,不管裁縫的功夫好不好,裁製衣裳都是瀋重的負擔。
那時候布店大都開在城裡,住在郊區或是農村的人,要做一件衣服,都得走好遠的路去城裡剪布,於是背著布挨家挨戶推銷的行業就應運而生了。
背著布沿街叫賣的生意人,總是用一塊大布巾包著各色各樣布匹,然後扛在肩上走。他們大都身強力壯,因為布匹很重,需要很大的力氣才扛得動。
賣布的人,經常趕在中午婦女們工作告一段落,回家用午飯和休息的時間,到她們家去賣布。
女人沒有不愛美的,婆婆媽媽們見到賣布的生意人,即使身上沒有錢買布,還是非常歡迎的。當大包巾一被打開,那五顏六色的布,像一條彩色河流流進婆婆媽媽的眼睛時,只見那一雙雙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個個流露出欣羨的眼神。
當年的布,質地當然比不上現代,那時還沒有石化工業,人們穿的都是粗棉布衣服,印在布上的花色,洗起來也會褪色,但是看到花色繁多的布料,還是很令女人們心動的。
尤其賣布的生意人就像走江湖的"王祿仔仙"一樣天花亂墜,把每一塊料子都誇讚得像天上彩虹,好像一穿上了它就會像仙姑和仙女般的婀娜多姿,"阿婆變小姑,媽媽變少女"一般美麗。
不敵賣布生意人的三寸不爛之舌,婆婆媽媽們就會掏出錢來買布。沒錢買布的,賣布人也早看穿她的心思,會很慷慨的說,布先剪了去做衣服,我下個月來再收錢。這樣賣布的人生意做成了,想買布的人心意也達成了,皆大歡喜。
女人們在買布,與賣布的商人討價還價,你一言我一語的,男人可是興趣缺缺,只在一旁蹺起二郎腿,抽著煙,看熱鬧。
劉興欽大師小時候經常看到背著布的生意人來往於村莊,也看見村人買布的情形,於是寫下了這首打油詩:
挨家挨戶賣花布,
希望婆媽來光顧。
每種花式都喜歡,
只嘆口袋沒錢付。
當年賣布的生意,也受到景氣的影響而有所起伏。劉興欽住的橫山鄉,很多人家都是茶農,如果那年茶葉的價錢好,茶農收入多,大家捨得花錢,買布的人就多;而一旦茶葉的價錢下跌,收入少了,買布的人氣也跟著下降。
可見景氣影響買氣,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