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政府史無前例的"救市"行為,到歐亞各國政府的重拳出擊,再到克魯格曼獲得諾獎,許多人都在奔走相告,甚至歡呼著宣稱:新凱恩斯主義勝利了!剎那間,國家干預主義成了主旋律,而自由市場理念則成了陳詞濫調甚至異端邪說。至少從當前的輿論來看,這一點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新凱恩斯主義真的勝利了?國家干預真的是走向繁榮的救世主?
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停滯甚至危機,就像人的成長過程中遇到感冒或者發燒一樣,本非什麼奇怪的現象,關鍵在於找準病因然後對症下藥。如果病因找錯了,藥通常都會下錯,導致病情愈加嚴重。許多人都同意,當前的世界經濟正面臨著危機,尤其是美國和中國兩個龐大的經濟體。且不說其他的國家,單就美中而言,為什麼這兩個國家的經濟正面臨著危機呢?是因為這兩個國家的市場太自由了嗎?先拿美國來說吧,即便是剛獲諾獎的、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克魯格曼也承認,巨額財政赤字和伊拉克戰爭等為美國的經濟危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就是說,而是因為政府的許多糟糕政策,包括耗資天價的伊戰(至今年7月伊戰已耗資6480億美元)。
而中國今天面臨的通貨膨脹、股市暴跌、企業倒閉等現象又原因何在呢?難道是因為我們的市場太自由、競爭太充分?假如真有人這麼主張,我希望看到他們的論據。在我看來,中國當前的經濟之所以出現困難,決不是因為我們有一個自由的市場(事實上我們沒有),而是因為某些制度設計存在缺陷。
假如說這種分析站得住腳的話,克服當前經濟危機的辦法就不應當是加強國家的干預,而是改革那些不合理的制度,包括在許多領域裡減少甚至去除國家的干預,建立真正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比如,為了讓所有的企業都能公平競爭,應當改革那些依靠行政權力而坐大的壟斷國企;為了讓農民有發財致富的機會,應當改革使土地成為"死資本"的土地制度,改革限制農民自由流動和創業的戶口制度。那種主張通過國家干預克服經濟危機的方法,不過是南轅北轍,用一個錯誤來彌補另一個錯誤,結果只能是錯上加錯。
在現代社會裏,當經濟出現停滯或者危機時,人們總是傾向於求助政府,這不僅是因為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而且是因為人們養成了一種任何問題都要依賴政府解決的思維習慣。不論政府是否能夠勝任一件事情的解決,不論政府的介入是否會使事情變得更糟,人們總是傾向於相信政府,甚至相信政府無所不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種民族國家背景下的"現代人綜合症",它不僅長期瀰漫在那些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而且隨著福利國家神話的膨脹,日漸流行於那些發達的社會和地域。
然而,遺憾的是,政府不適合管理或者干預經濟。從知識論上來講,經濟領域裡的日常決策所需要的各種知識和信息分散在無數個個人手裡,或者說,這些經濟領域的知識和信息具有地方性的特徵,政府根本無法收集起來這些分散在無數個人手裡的知識和信息,因而根本無法做出合理的決策。就此而言,計畫經濟的失敗是命中注定了的。我們應該從過去的悲劇中吸取教訓。面對今天的經濟危機,我們需要重溫亞當·斯密開創的經濟學傳統。它認為,經濟發展主要是個人和企業家的事情,而政府的主要職能則是維護公平和正義,保護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
新凱恩斯主義沒有勝利,如果這種勝利不是意味著一種理論思潮而是意味著現實經濟運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