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斯班5日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說,當前的全球信用危機是"百年僅會出現一、兩次"的事件,其根源是人們對大型金融機構可能陷入財務危機的恐懼,而不應歸咎於自由市場制度。
他說,對金融機構財務危機的恐懼現在尚未完全平息,"未來可能有數家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瀕臨違約邊緣,將仰賴政府的紓困"。
葛林斯班說,只有在美國住宅價格開始穩定後,信用危機才會結束,因為住宅資產是許多抵押貸款證券最終的擔保品。不過,美國房市泡沫2006年觸頂迄今,仍有龐大的空屋待消化,房價才會趨於穩定。
擔任聯儲局主席近20年、並在2006年卸職的葛林斯班說,銀行若要重建資本並重獲投資人的信心,將有賴"全球股票價格維持穩定的水準"。
反之,如果全球股價持續下跌,雖然全球儲蓄率提高可以提供若干助力,但對銀行業將有不利影響。
他說:"全球股市價格將決定國際金融體系能否維持些許穩定,然後逐漸化解信用緊縮,或者跌回另一波憂慮與動盪。"
葛林斯班說,加強市場規範並非解決之道,甚至可能弊多於利。他說,世界經濟陷於絕望的原因是"人性傾向於在恐懼和狂喜之間擺盪",因此沒有任何經濟模式能避免危機發生。
他表示:"有人宣稱法令規範能有效解決今日的危機,但歷史證明它從未杜絕危機。"與其相信僵化的規範能避免危機,反而應該繼續保持彈性。
葛林斯班也說:"我們可能難以適應住宅和股票價格的波動,卻可以抗拒要求壓制競爭市場的政治絕望...從幾乎舉世採用市場資本主義以來,世界經濟卓越的強勁表現可以證明增進經濟彈性的好處。"
来源:經濟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