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東海和平解決為表徵的中日交好,雖'節外生枝'鉤魚島事件,引眾議紛繁,但無礙於大勢。值此蜜月之期,是某方有意操縱還是偶然巧合?綜合來看,當是出乎陸方高層所料的又一'突發'。此'意外'雖與陸臺皆有關聯,但應對上卻無互動,使臺孤爭得分,陸臉難收.....
事件貫穿油田共管和釣島爭端兩條主線。大陸是一海二點,保釣與保海同義,臺灣則有二事二地之思。
事件的導火索是撞船,並且是臺灣之船而非大陸之船,故臺灣府民勇而爭先,熱情高於陸方。
陸方本次低調,實因處於內外交困中的08京奧,急需獲得國際認同和理解,包括求日人幸臨捧場之故。欲使長期冰凍的中日關係一朝'回暖',必然要以妥協讓步為前提,以中國得面子日本得裡子為了結。面對來之不易的'中日親善', 不論目的和理念對國家而言正確有利於否,高府從其自身'大局'考量得失,環顧左右,也決不可能輕言棄日而從民意。
此前被拱讓於葉利欽俄國之我北方領土,亦寶藏無數,現在的東海也已定局,下來將是南海之讓,承認中印邊界也是早晚之事了。
似可從各方表現看出,臺灣國民黨是擁護這個民族的,而 GCD卻是徹底的賣國。
愛國與賣國,就在於其理念和動機之別。
陸日油田共管,屬官方單邊行為而無民意支持認同,當屬城下之盟非法之約。如此一意孤行,其後果是陸府誠信遞減,並直接影響其政治合法性和權治賴以存在的民意基礎。
值此關鍵時刻,平時裡大喊大叫的愛國者,在真正需要他們出頭露面時,卻像那個無奈又無恥的範跑跑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其本質如此,無以復加。
愛國與賣國,本得於個人認知。在沒有言論自由的環境中,理性的愛國行為已難以顯現,只單憑當權者的需要來引導和認定。
盲目愛國主義已成為被人左指右使用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政治奴僕和工具,成為愛國憤青,即愛國奴。
不過在擴大化的運作下,一旦失控,操縱者自己搬起的石頭也往往會砸了自己的腳,傷人更傷己。
本次有民間人員給軍方寫信,要求對日採用強硬姿態。但從剛剛過去的救災水平看戰爭應對機制,不得不無奈地承認,除了底層官兵個人道德層面的無私表現之外,其它包括裝備、指揮、協同、技術等真的一無是處,要與敵人打現代戰爭如何讓人放心?
再則真要陸臺合力破日,陸臺間互動加劇、民意相融之後所形成的新情勢,是否將大大出乎政府的情願之外呢?
在ZF 眼裡從來沒有外患只有內憂。不妨預言,如真的有援臺事物出現,必將引起高層極度恐慌,而不惜打壓息滅為止。這種'防民甚於防川''寧於外賊不於家奴'的思維正在成為社會發展最大的阻力。對陸民如此,對臺島依然。
雖然剛有歡迎臺灣賑災捐款並來者不拒的熱情,但別忘了那是有利於'我'的單向行為,要是有必要再捐回去,怕是難上加難了。其中道理,無非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唯我定律,也正是這個權治的本質。
一中各表的裂態,只好是臺灣放手一搏,能掙幾分算幾分。
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已受制於包括能源危機在內的各種瓶徑制約,恰此之時的領土爭端,已從單純的權力慾擴延到現實的能源之爭,已成為多數戰爭之源。爭得了一塊寸土寸金的寶地,無異於爭得了一個更大的生存空間。可以想像,將來的能源危機必然產生政治危機。
可悲的是,除了本次陸日暗訂和議私約終生外,做為中國電能權威的李氏高層棄商從政入主山西,不僅還在一如既往地出賣那點並不多餘的煤炭資源,怕是還要覷覦中國的能源之根、不絕吾後不死心吧!!? 對此,我們還能有哪怕一絲的謹慎樂觀嗎?就算本次東海結果有利於我,外爭之利是否能抵得上內貪之失的缺口?內憂與外患孰輕孰重,國人當自有分明。
外爭而內失,爭回來的東海也不是國民之海,必將為官所貪而成為私人之海,集團之海,並破壞環境為患後代。如此,歸與不歸併無大異。
內緊外松的政治,是中國凝聚力皆無之根本。長期得而不治之要素,是因為沒有一個可靠的制度。社會制度的欠缺才是民意無聲、民權無從的最大約數。
大鍋流油,遍地揀芝麻,不足取也。東海是我們的外傷,內貪才是我們的絕症隱痛所在。
2008.7.2.
来源:來稿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