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十大紅顏薄命(上)

發表:2008-06-15 18: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美女與政治:歷史上的十大紅顏薄命(上)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大凡能在史冊上留名的美女,大多與政治脫不了干係,好像離了政治,美女就不值錢了。而事實上,美女與政治的聯姻也基本上是以悲愴為結局的。歷史上一幕幕以美女為主角的活劇,似乎總在驗證著紅顏薄命的宿命,而帶給人們的總是無盡的唏噓和感嘆。在此,筆者懷著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從紛繁蕪雜甚至歪曲篡改的史料中打撈出中國歷史上十大薄命紅顏(以歷史年代為序),願天下有情人能為之同聲一哭!

NO.1 妹喜

有人說, 妹(mo)喜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間諜。若果真如此,就注定她此生是不幸的。據史書記載,妹喜是有施部落最美麗的女子。有施氏(今山東省騰縣)是東方小國,但起初卻不肯向夏朝臣服,夏桀立即派重兵圍攻。強敵當頭,有施氏才大感不妙,立刻表示願意稱臣納貢。夏桀卻不肯善罷干休,一定要血洗有施氏。有施氏打聽到夏桀是一位好色暴君,想到部落裡有一位絕色美女,就將其進獻請降,以求保全宗族。

這個女子就是妹喜,一名末嬉,有施氏女,有施氏原為喜姓。有詩稱讚妹喜的美麗:"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妝霓綵衣,裊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

妹喜不負族人所望,不僅利用美色平息夏桀王的怒氣,令其罷兵,而且很快就成了夏桀王履癸的寵妃,把他迷得神魂顛倒。

當時,夏王朝並未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只是中原地區比較大的一個諸侯國而已。桀娶有施氏之女妹喜,不過是一種政治的聯姻,但兩人曾有過一段兩情相悅、耳鬢廝磨的快樂日子。但後來,他背棄盟約,冷落妹喜而寵愛岷山二女,導致妹喜和有莘氏部落首領伊尹聯合,助成湯滅亡了夏朝。也因為如此,妹喜被後世當作紅顏禍水的典型--儘管後世認為成湯取代殘暴的夏桀是合理的。但如果將夏之滅亡全歸咎到這個弱女子身上,只怕也太沒有天理了吧!而據史書記載,桀被成湯所擒,流放歷山後,妹喜以商朝功臣的身份,居然視榮華富貴如糞土,不計前嫌,隨桀一同赴死!最終"同死於南巢之山" 。

NO.2 妲己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裡,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的合拍了。如果按《史記• 殷本紀》裡的說法,紂王可謂殘暴之極,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裡的演繹,那簡直就是變態,有著嚴重的"施虐狂"傾向。按《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所以紂王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妲己真有這麼壞麼?無論正史典籍,還是稗官野史,妲己都是一個蛇蠍美人,可謂千古淫惡的罪魁禍首。隨著時間推移,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級。從《尚書》裡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 晉語》:"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先識》:"商王大亂,瀋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像力就愈濃厚,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因為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提供的諸多素材,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惡女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

這樣論調已經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但問題是,歷史的真實情況真是這樣麼?
  
先說紂王,歷代已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春秋時期,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 "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今天的歷史考證也表明,紂王其實頗有雄才大略,關於紂王殘暴的罪狀,大都出於後世的牽強附會和胡亂編造。而商之滅亡,實則是因為精銳部隊都在邊境作戰,導致周乘虛而入。自古成王敗寇,為了增加自己謀朝篡位的合理性,往紂王身上潑髒水也就正常了。

如此說來,關於妲己禍亂朝綱的說法也就無從談起。好端端一個美女,被周武王殘殺,還要揹負如此惡名,也真夠冤枉的!

NO.3 褒姒

《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滅之。"偌大一個西周,結果被一個女子弄得亡了國,也虧詩經的作者下得了筆.若果真如此,褒姒一人豈不賽過百萬雄兵?
周幽王是西周最後一代君主,史書形容他"性暴戾,少思維,耽聲色"。書中所謂的"色",即指褒姒。褒姒是中國歷史上橫空出世的絕代佳人,前有妹喜、妲己,後有西施、昭君。關於她的容貌有"一笑千金""傾國傾城"等成語可以想像。

作為春秋時代拉開大幕時第一位出場的美女,她也難逃"紅顏禍水""遭人唾罵於千古"的厄運。在包括《史記》和《東周列國誌》等歷史名典中,她均被列為"妖女",是專為"亡周"而由上天派來的"紅粉殺手"。

《東周列國誌》中其來歷為:夏桀王末年,有神人化為二龍降於王庭,口流涎沫,自稱褒城二君。王懼,命太史佔之,藏其涎收於內庫。三百年後至周厲王,見內發毫光而啟之視,失手流於地上,化作元黿,盤旋庭上,忽爾不見。一宮女年十二,偶踐黿跡而孕,四十年生一女,怪而棄之。姜後派人查看,已被水漂去。宣王聽信 "糜弧箕胞,幾亡周國"之謠,殺了一個賣山桑木弓的婦人,其夫逃走, 郊拾此女。因無法養活,送與褒人姒大,此女即後來的褒姒。後來褒君直言獲罪,褒人獻褒姒以救君。幽王如獲至寶,從此日夜玩樂,不理朝政,為博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褒姒與申後爭位,幽王廢太子而立褒姒之子伯服,種種荒唐淫奢之事不一而足,終至身敗名裂、國破家亡。

小說家在書中花這樣多的筆墨來記述一個女子的出生,無非突出褒姒其妖--如此來歷,方能嬌媚無雙,妖言惑主,是上天生下來亡周的,給幽王亡國找個合理而浪漫的推托理由而已。

史載幽王為人殘暴寡恩,喜怒無常,狎昵群小,整日飲酒食肉,剛一即位就讓他所寵信的近臣到民間廣徵美女供其泄欲。褒姒被迫嫁給這樣一個王八蛋,又怎麼能笑得出來?可笑的周幽王竟然搞出"烽火戲諸侯"的把戲,自取滅亡而不自知。褒姒之笑,實際上是在笑周幽王的愚蠢昏庸呀!

周幽王敗後,褒姒下落不明。一個可憐的薄命女子,結局很讓人惦念。

NO.4 夏姬

在中國歷史上,夏姬是最為美艷妖嬈的美女之一。按照歷史的記載和後人的演繹,夏姬曾與三個國君有染,故被稱為"三代王后";她因先後嫁了七次,被稱為"七為夫人";而"九為寡婦"則是據說有九個男人死於她的採補術下。

 現在看來,上述說法並不可信。但夏姬是一個顛倒眾生的人間尤物確是眾口一詞,毋庸置疑。她具有驪姬、息媯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至於說她曾得異人臨床指點,學會了一套"吸精導氣"之方與"採陽補陰"之術,因此一直到四十多歲,容顏的嬌嫩,皮膚的細膩,仍然保持著青春少女的模樣,則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編造。

夏姬是鄭穆公的女兒,自幼就生得杏臉桃腮,蛾眉鳳眼。長大後更是體若春柳,步出蓮花,羨煞了不知多少貴冑公子。由於母親管教嚴格,並無私相授受的機會。後來她遠嫁到陳國,成了夏御叔的妻子,夏姬的名字也就由此而來。

如果就這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那麼夏姬可能會一生平淡而幸福。然而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身逢亂世,天生的花容月貌帶給夏姬的卻是無盡的屈辱與災難:

先是夏御叔壯年早逝,臨終前,夏御叔囑咐夏姬,將兒子夏南托與摯友孔寧、儀行父等人撫養。於是二人乘虛而入,將御叔的兒子送到外地讀書,將夏姬搬到株林居住,並通過種種手段使夏姬就範。

後來,孔寧為了巴結陳靈公,把夏姬引薦陳靈公。因為他是一國之君,夏姬不敢嫌棄他,只能百般獻媚,虛意奉承。夏姬之子夏南長大成人後,憤怒之下殺死陳靈公,改立新君。楚莊王興師伐陳,殺死夏南,並欲納夏姬為妃,被大夫屈巫勸阻,便把夏姬賞給了老臣襄老。

襄老娶了夏姬不到一年就征戰而死。襄老的兒子對繼母早就心存不軌,強行霸佔了夏姬。當時襄老屍首還在晉國,其子貪戀繼母美色不去迎屍,引起國人不滿。夏姬想借迎屍的名義回到鄭國。在屈巫幫助下,夏姬返回鄭國。屈巫也藉口出使齊國到了鄭國,與夏姬在驛館成親。 然後帶夏姬投奔晉國。楚莊王一怒之下派公子嬰齊率兵抄了屈巫的家。

屈巫到了晉國以後,與夏姬開始了雙宿雙飛的日子。屈巫因罪被晉王誅殺後,夏姬從此不知所終。

夏姬絕色誘人,一直是各國君臣追逐的對象。在群雄林立的春秋亂世,身處於列強夾縫中的小國公主,夏姬的一生注定要輾轉各國,飽經滄桑。在亂世之中求生,靠出賣青春美色苟延殘喘,也真是非常可憐的,但是還是有髒水不斷潑在這個弱女子身上。紅顏薄命,令人唏噓!

NO.5 西施

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本是春秋末期越國的一名浣紗女,之所以能名垂青史,是因為她不幸成為歷史上著名的《三十六計》中"美人計"的女主角。吳王夫差對之寵幸有加,也因為她對越國放鬆了警惕最終被越國打敗。 但與妹喜、褒姒不同的是,儘管角色相似,但史書對西施的評價卻跟妹喜、褒姒等截然相反。對唱慣了紅顏禍水論調的中國歷史來說,倒是罕見的反例。

西施故事不用多說。她本是來自於鄉野民間的農家女,只因出眾的美貌,成為被利用的棋子,擔負起打擊敵國、復興越國的任務。

但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似乎是功臣的必然命運。西施,這個為了復興越國貢獻最大、犧牲最多的女子,卻成了勾踐第一個要除掉的人。她從來沒有選擇命運的權力,當初被當做間諜送入吳國時,她無從選擇;吳國滅亡之後,她同樣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她的美貌既然可以讓吳王夫差神魂顛倒,傾覆吳國,怎能不引起越王勾踐的垂涎?從前為了國家的復興,勾踐可以臥薪嘗膽,激勵自己同時也激勵人民奮發圖強,也可以壓抑自己的慾望,將絕世美女拱手送給自己的敵人。但是如今,吳國被征服,吳王夫差自刎,勾踐也坐上了霸主之位,正是征服者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了。那麼,擺在西施面前的道路只有兩條:要麼進入越王的後宮,要麼死!

十年的吳宮生涯,西施含辛茹苦,曲意逢迎,使得吳國朝廷大亂,但她對這樣的生活早已厭倦,也許唯有浩浩的江水才是她最後的歸宿。無論是自沉還是被越王賜死,她都無怨無悔。

但是後人不忍心這位絕代佳人有如此悲慘的結局,他們充分發揮想像力,西施在越王宮受訓三年,或許可能與越國重臣范蠡譜出過戀曲,而在西施死後不久,范蠡離開越國,更名為奇怪的"鴟夷子皮",似乎就更為這種猜測增添了幾分可信度。更有甚者,流傳出西施與范蠡偕隱西湖的美滿結局。《越絕書》是東漢人袁康編撰的,所記載的吳越兩國的史跡和范蠡等人的事跡,大多採用傳聞軼事,事實的真相往往來自於傳聞的可信性,那麼西施到底有沒有跟隨范蠡隱居江湖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西施的下落很令人懷念!




来源:新浪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