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中國新民黨賑災委員會的地震專家指出,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和512四川龍門山地震帶7.8級地震都被中國"非主流科學家"成功臨震預測。
中國"非主流科學家"採取的預測理論是中西科技文化優勢互補的預測理論。
512四川龍門山地震帶7.8級地震被中國"非主流科學家"、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耿慶國先生在2008年4月26日預測,他在4月30日急報國家地震局等國家機關的文字報告中明確指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前後10天以內)"。
但是,這一重大科研預測,沒有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
下面介紹一下,中國地震學方面傑出的"非主流科學家"耿慶國研究員的科研成果。
1966年4月27日,周總理在中南海專門請李四光和翁文波來談話,說我請你們來是要你們做地震預報,這是我給你們的任務。周總理給了李四光和翁文波地震預測的任務。他們二人一直到臨終前都在努力工作。李四光先生搞的是地質力學和地應力,他有自己的一套主張和搞法,翁文波院士搞的是信息預測,例如充分利用歷史文獻記載和"取像比類"的方法。翁文波的信息預測研究取得了很多預測成果,這些都是我們國家自主創新的成果。
1970年1月5日1時0分34秒,中國雲南省通海縣發生震級為7.7級的大地震,震中烈度為10度強,震源深度為10公里,死亡15621人,為中國1949年以來繼1954年長江大水後第二個死亡萬人以上的重災。震前,豕突犬吠,雀啼魚驚,牆縫噴水,騾馬傷人。
時任地質部物探研究所北京管莊地震前兆綜合觀測臺技術臺長的耿慶國先生當天上午抵達通海極震區後,即接到北京打來的電話傳達總理凌晨作出的重要指示,周總理指示:"密切注視,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的,可以預防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地震工作要以預防為主"。
周總理問耿慶國先生:"耿慶國同志,你剛才講,你們現在用10餘種方法手段進行觀測,到底有哪10餘種手段,要一個一個地說給我聽。"
耿慶國先生和其它同志一一做了具體匯報:測震、地形變、地傾斜、地應力、地磁、形變電阻率、地電......
周總理說:"你們說有10餘種方法,才說9種,動物為什麼沒有提到,是不是不重要?地震前動物是否有反應?動物觀測不能取消。動物某一種器官比人靈敏,動物要研究。螞蟻雖小,下雨天就知道要搬家。各種動物有各種反應,有的遲鈍,有的不遲鈍;不僅動物要研究,植物也要研究。......氣象與地震有沒有關係?天體的因素都要考慮。中國縣誌上也講了一些現象,有些是有道理的,別國可能沒有那麼長的記載。"
此後,耿慶國先生根據歷代(包括1956-1970年)大旱與地震關係的統計,發現"6級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區,震前1-3.5年往往是旱區。旱區越大,乾旱時間越長,相應的震級越高"的統計規律(公元512年-1879年中國大旱後2-3.5年,發生了7次7.5-8級大地震)。1972年耿慶國提出"旱震關係大地震中期預報方法",根據這一規律,耿慶國預報了1975年的海城地震,特別是1976年的唐山地震,取得遙遙領先國際的科研成果。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前數日,耿慶國等先生就預測到了,並立即給主管華北震情的國家地震局分析預報室副主任梅世蓉打電話。 "26日那天,國家地震局來了15個人,梅世蓉沒到。國家局的同志聽取了整整一天的匯報後,傳達了梅世蓉的意見。"耿慶國回憶說,當時梅世蓉的意見是:"四川北部為搞防震已經鬧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區再亂一下可怎麼得了?北京是首都,預報要慎重!"
就這樣,唐山大地震在已經預測到的情況下,沒有通知唐山人民,以至死亡24萬之眾。地震後,耿慶國、張閔厚等先生抱頭痛哭。他們測出來了,卻報不出來。
耿慶國先生在1980年代出版了專著《中國旱震關係》(科學出版社)。這些成果觸犯了地震界當權者、"主流科學家"的利益,耿慶國被調出預報隊伍,去了地震報社。
2008年5月12日,聽到四川汶川發生7.8級強震,中國"非主流地震科學家"耿慶國研究員悲痛欲絕。2006年他根據旱震關係提出中期預報,近年阿壩地區將發生7級以上地震。2008年4月26日、27日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下屬的"天災預測委員會"經集體討論,作出"在一年內(2008.5-2009.4)仍應注意蘭州以南,川、甘、青交界附近可能發生6-7級地震"的預報(文字報告於4月30日以密件形式發報中國地震局等國家機關)。
耿慶國根據強磁暴組合,明確提出"阿壩地區7級以上地震的危險點在5月8日(前後10天以內)"(以上地震預報三要素:震級、地點、時間均已明確)。
作出這一預測的中國"非主流地震科學家"有耿慶國、汪成民、任振球、王迪興、李世輝等。
讓中國人民記得他們的名字!他們是中國的英雄!但是,卻被埋沒了!埋沒他們的直接結果,是數萬人被埋沒在地震的廢墟裡!
"非主流科學家"在中國被埋沒是中國科技體制和政治體制的悲哀,更是中國人的悲哀。他們的很多具有創新性的科學成果和學科在國內遭到了"主流科學家"、"主流學者"打擊。
為天災預測作出傑出理論和實際貢獻的已故翁文波院士與為中國和世界解決糧食問題作出傑出貢獻的袁隆平先生......由於尊重和出色地應用了東方科學思維,致使他們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翁文波院士天災預測方法被攻擊為"偽科學"。袁隆平先生當年在評選院士的問題上多次遭受到壓制和中傷,要不是袁先生在國外取得引以自豪的成績,再也壓不住了,才最終授予了工程院院士。
而今更可惡的是"主流科學家、主流學者"們還將批"偽科學"的矛頭集中指向漢字和中醫。
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的分分合合,人民倍受戰亂之苦,其中更是經歷了幾次文化大浩劫,然而中華民族在磨難中卻巍然屹立。她吸納百家文化,有容乃大,更加熠熠生輝。
一個民族能不能長存,一個國家能否長久保持獨立,完全取決於兩個因素:一個是傳統文化。一個是基於文化之上的人民。兩者缺一不可。
為懇請國家領導人重視"非主流科學家"、"非主流學者",中國新民黨中央黨部呼籲國家有關方面立即停止以所謂"偽科學"對中國"非主流科學家"採取的中西科技文化優勢互補的預測理論的漠視和打壓,任命"非主流科學家"擔任其相關行業的專業顧問。
現公布反對以所謂"偽科學"對中國"非主流科學家"的中西科技文化優勢互補的預測理論進行漠視和打壓政策的學者名單:
耿慶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
李世輝:中國科學院工程地質力學重點實驗室客座研究員
李志超: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史與科技考古系及天文與應用物理系教授
陳一文: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天災預測專業委員會、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顧問
孫文鵬: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劉易成: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
劉定權: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楊雨霖: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高級工程師
杜樂天: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研究員
張治平:上海地震局地震觀測技術所研究員
徐業林: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
徐好民: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
徐海亮:水利部減災中心客座教授
張 哲:湖北省地質礦產調查所
徐道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高建國:中國地震局地質所教授
蕭欽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高級工程師
王鳳保: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馬曉彤:中國中醫科學院基礎理論所副研究員
王偉勇: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〇四研究所研究員
王文光:中國專利局高級工程師
朱 震: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
朱建國:總參三部原副局長
任振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田淑賢:山東煤礦泰安機械廠高級工程師
莊壽強:中國礦業大學教授
於成全:原遼寧社會科學合作與開發公司副總經理
馬凌環: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王達水:廣州鐵路集團公司衡陽車站
王延生:原遼寧省《湖濱工程報》和《海北科普報》主編
王金龍:河北省張家口捲煙廠
盧衛華:湖南省婁底冷水江市一中高中(中學高級)
文裕庚:中央臺副研究館員
孔祥林:中國普天首信集團工程師
尹育凌: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
石益祥:浙江海洋學院數學系副教授
田合祿:太原市新聞出版局主任
葉眺新:四川省《綿陽日報》社研究員
馮寶生: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思維科學所研究員,北京相對論研究聯誼會副秘書長
匡調元: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呂應鐘:臺灣自然醫學教育學會理事長,臺灣南華管理學院副教授
呂嘉戈:北京羲黃文化研究中心所長
邱 浩:北京中醫藥大學圖書館
邱 鋒:中國老年學學會科學健身與長壽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
劉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劉東風:石家莊市熱電一廠
劉月生:新疆醫科大學教授
劉先志:成都西南技術物理研究所高工
劉明基:廣東省長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合同管理部副經理
劉福芳: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湯學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
莊一龍:上海市科技黨校副教授
齊 新:《北方經濟報》社主任
江正傑:山東工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孫開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
孫振遠: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研究員
牟重行:浙江椒江區氣象臺高工
紀 由:中國河洛易經學院易學教授
李升平: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李光福:天津大學社會科學與外國學院教授
李全起:北京創造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研究員
李紀兵: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研究員,中南大學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診所)執行主任
李伯淳:中華文化復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楊少山:杭州市中醫院國家級老中醫
楊金城:貴州省六盤市水城二中高級教師
楊儉華:首都師大物理系教授
嚴谷良:國家發改委原副司長、高工
嚴春友: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教授
蘇雲放: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教授
余傳琮:武漢供電公司高級經濟師
沉今川: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汪國風:天津畫院教授
宋孔智: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教授
宋正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所研究員
宋安群:原新疆石油地質調查處副研
辛立洲:天津師範大學教授
閔家胤: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張 帆:深圳中航集團高級工程師
張 浩: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張 箭: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張以寬:北京工商大學教授
張進峰:《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科)副主編
張偉榮:中國船舶工業七〇八研究所研究員
張寶印: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高級工程師
張啟斌:河北張家口捲煙廠基層幹部
張建軍:河北省邯鄲縣糧食局
張培林:北京世界華人文化院副院長
張崇安:山西省煤炭地質公司高級工程師
陳 帆:湖北省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
陳 寬:北京大學人才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亞平:北京畫院資深專業畫家
陳先德:中船重工集團公司七〇五研究所 高級工程師
陳其翔:北京聯合大學物理系教授
邸振興: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原組織部長、高級工程師
邵傳賢:《新知客》雜誌編輯、文字統籌
邵鄰相: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苗玉章: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苒 豐:煤炭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研究員
武月萍:河南中醫學院講師
武茂燦:山東煤礦泰安機械廠高工
歐陽首承:成都資訊工程學院教授、(美國)世界廣義系統研究所研究員
周文斌:《光明日報》原科技部主任、高級記者
周吉善: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周光華:山東淄博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研究員
周勤勤: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編審
季 灝:上海東方電磁波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孟運余: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
胡祖堯:中國兵器工業第五設計研究院原總設計師、高級工程師
柏青山:吉林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
南文政:《中國水利報》主任記者
榮葵一:武漢理工大學高工、教授
段文虎: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姚春鵬:曲阜師範大學政治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
袁 立:北大資源學院副教授
賈 謙: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徐欽琦: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所研究員
徐德江: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錢書森: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研究員
殷 傑:華夏意象文化藝術書院院長、教授
郭上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所副研
黃 拓:浙江中醫藥大學中醫臨床基礎專業研究生
黃友直:《發明與創新》雜誌社原主編兼社長
梅開豐:江西省南城縣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江西名中醫
蕭啟宏:東方文星漢字研究所所長
程崇仁:江西財經學院副教授
章健雄: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高工
商宏寬:地震出版社編審
彭 賢:曲阜師範大學副教授
蔣春暄:航天工業總公司二院4部高工
韓行高:瀋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高工
徐朝陽:北京亙原生新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碩士
陳松鶴: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
傅玉玲:華夏意象文化藝術書院副教授
傅偉敏: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副研究員
傅景華: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
郭鐵峰:吉林大學副教授、工學博士
高懿德:曲阜師大教授、哲學博士、理論經濟學博士後
郭 泉: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法學碩士、哲學博士、文學博士後
中國新民黨代主席 郭泉
QQ:115659144 手機:13151423196
郵箱:[email protected] Skype:gwnguoquan
通信地址:(210097)南京寧海路122號南師大文學院郭泉收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