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陵寑一向是神神秘秘的,過去屬「禁地」,連陵區周邊的圍牆都是靠不得的,牛羊也不會讓放。中國帝王陵寑的選址到底神不神呢,其實不神,差不多都離不了一個共同的標準,即「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這就是「風水說」。但一具體說起來,內容就複雜了,在執行時忌諱多多。起先,這「風水說」是用於諸如住宅、廟宇這些人類活動場所選址,但在傳統「陰陽」學說左右下,人死了是去陰間,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了,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選址自然不能馬虎的,至今人們在給逝去親人選擇墓地時,仍要講風水。而帝王陵寑選址的好壞,則直接影響國運、江山的興亡,格外受到重視,因為選址不慎被帝王殺掉的風水先生不在少數。
這在明、清帝王陵寑的擇址上,表現最為明顯。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陳喜波、韓光輝兩位學者曾就此作過專門的研究。清東陵(見上圖),據說是順治親自跑馬遊山而選定的風水寶地,他們分析後認為,這裡確是一塊風水絕佳之地。其依據是—— 整個陵區以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後龍」,是龍脈來源;陵區以昌瑞山為靠山,東側的鷹飛倒仰山為青龍;西側的黃花山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鐘的金星山為朝山;遠處的影壁山為案山;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屈曲流過,環抱有情。
從上面看,清東陵是「山環水繞、負陰抱陽」的水水格局。青山環護,形成了拱衛、環抱、朝揖之勢,實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根據當年留下的建陵資料,依傳統的「分金立向」風水理論,確定陵寢建築的中軸線。東陵主陵孝陵和南部的金星山構成整個陵寢的建築軸線,整個陵區的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山川景物,都由金星山和昌瑞山一線相連的山向所控扼,這條軸線在陵區內諸多陵寢的有機配置下,得到不斷充實和強化,在空間序列的展開層次上,處處得到山川形勝景物天成的有序映襯和烘托,顯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圖景。清代各帝后妃陵寢的選址和營建屆是這樣,無不考慮龍、砂、穴、水、明堂、近案和遠朝的相互關係。期望背後龍山重崗、開屏列帳,陵區負陰抱陽,避免冬季寒風。
左右護砂,環抱拱衛,溪水分流,藏風聚景。近案似幾,遠朝如臣,使建築物前後對景,遙相呼應。當自然山川條件不能十全十美時,就人工加以修,補、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機結合在一起,造就出一個理想的「人造」風水寶地。清代帝王陵寢選址、規劃時的「天人合一」觀念,承繼的是明朝的一套,其首倡者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中國都城中,南京的都城城牆是不規則布局的,網友如果到過這座世界目前保存最好、最長的都城牆,就會發現,牆體都是傍山依地形順勢而建,城牆帶景象優美。如依傳統的「中軸線」理論,方方正正,就不會有「鬼臉照鏡」這樣的「金陵四十八美景」了(位於南京城西、清涼門北)。朱元璋為自己選擇陵寑地址時,也追求陵寑與自然和諧統一,「遵照典禮之規制,配合山川之形勝」。
朱元璋與歷代皇帝一樣,宗法禮制,崇尚祖先。不同的是,朱元璋對陵址選擇的講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此求得風水佳境,賜福朱氏子孫。有專家認為,中國歷史上的帝王陵寢制度,是在明朝才完備起來的,此說不無道理。明朝的帝王陵分布在四處,即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葬朱元璋父母的鳳陽「皇陵」、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這些陵寑所在都是「風水寶地」。關於中國古代帝王陵寑的「風水」問題,不少專家都作過研究,這方面的書籍、論文很多。在明孝陵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時,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所長賀雲翱、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所長王前華、孝陵博物館館長周鈺雯,聯名提交了《「世界文化遺產」明孝陵解》一篇報告,其中有一章節,詮釋了孝陵的「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