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大新聞系組成的採訪團,由2位教授帶領40位學生,投票前4天就搭機飛抵臺灣,帶隊的浸大新聞系教授黃煜表示,新聞系一向重視臺灣總統大選,這次參與的學生人數比4年前多了一倍,包括了30位香港學生和10位內地學生。這些學生擔任浸大實習報刊《新報人》的記者編輯,來臺行程馬不停蹄,接連採訪藍、綠兩黨的記者會、參訪知名電視臺民調中心,選舉前一晚更一口氣發了20多篇新聞稿給香港當地的報社,如《文匯報》、《青島日報》、《信報》、《新報》等,獲採用的稿件也相當多。
浸大新聞系教授俞旭表示,學生們報導的新聞不同於主流媒體,像是有同學就以藝術的角度來報導藍綠兩陣營的競選廣告,採訪選前臺北藍綠造勢晚會的重點更是放在如閃亮三姐妹、台語歌手和富創意的諷刺劇等主題。選舉當天早上也不停歇,跑到投票站觀察,更問選民對新總統首要之務的看法。俞旭對於學生的主動與積極相當佩服,雖然人生地不熟,還是有數名學生為了採訪馬英九選前掃街活動前往三重。
這次採訪團的學生中有10位來自大陸內地的學生,他們普遍對馬英九印象不錯,一年級的謝皖宇在採訪過程中看到馬英九,興奮地高聲尖叫,"馬英九很帥、英文講超好。"深圳的牛佳對造勢晚會印象深刻,她說:"很驚訝造勢大會那條街可以擠進那麼多人!"湖北的付曉認為臺灣人很友好,但是選民倒是挺激動的,付曉回憶自己混到綠營的造勢大會時,心中挺害怕的,她說:"我記得有個大叔拉著我,不停對我說馬英九不好,還噴我一臉口水。"
香港學生因為國語不輪轉,在採訪上有些困難,黃煜表示:"學生為了來臺灣採訪,都拚命操練國語。"不過他們也都很關心臺灣的民主直選,是否能作為香港特首普選的模範,一年級的林子斌表示,民主是一個好的機制,希望臺灣可以作為華人地區的模範;二年級的陳健衡則認為,臺灣選民比較不成熟,"為鋌而挺"比較不注重政策面,如果香港有普選的機會,會表現得更好。
觀察臺灣大選,這群學生也發現了許多有趣的地方,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學生,都學了幾句台語,像是"奧步"、"凍蒜"。林子斌對臺灣的政論call-in節目印象也很深刻,"香港很少這樣的節目,這是很好的平臺,可讓不同立場的人交換意見。"不過也有學生認為臺灣新聞過於偏頗,還有立委在節目上面丟麥克風,"感覺很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