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歐美哲學可謂歐洲貴族的普遍沒落和美國平民的全面勝利。羅素哲學反映英國貴族沒落的同時也是法國貴族沒落。杜威哲學的美國科學實用主義和歐洲的反猶太民族運動,將愛因斯坦等歐洲大科學家"送"到美國為平民服務。
柏格森,由盧梭、叔本華、尼採的思想脈絡交織的生命哲學在法國的最大傳播者,20世紀上半葉法國社會的上上下下為其思想吸引,形成了"柏格森狂"。
亨利•柏格森,1859年生於巴黎的猶太裔法國人,接受了最優雅的貴族教育,受教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獲哲學學士、博士學位,做過教授、研究員、駐外大使,40歲時其優美文筆傳遞的生命哲學極具吸引力,被讚為"現代最偉大的哲學"。跟黑格爾一樣,柏格森起初也是在中學教書時開始哲學寫作的,《時間與自由意志》、《物質與記憶:身心關係論》沒給他帶來輝煌;成為大學教授九年後問世的《創造的進化》,使他幾乎在一夜之間成了哲學界最顯赫的人物。理性的社會名流和感性的華貴女士共同匯聚到柏格森的講堂,聽他以充滿色彩和比喻的話語講"生命與意識"、"道德與宗教"方面嚴謹和簡潔的思想,臉龐泛起紅暈,從而接受牛頓力學的唯物主義和科技理性思想而被悄然造就的機器分子身體得到清理。
柏格森倡導的生命哲學是對近現代社會形成的唯物論科技理性文化思潮的阻擊。生命哲學是伴隨心理學發展而興盛的一股社會思潮,回到哲學最初主張萬物都有生命的泰勒斯時代,以蘇格拉底之前的公民哲提出萬物本源是水、氣、土、火等而依據的生命直覺體悟世界,代表人物在德國是狄爾泰、齊美爾和以《西方的沒落》而聞名於世的斯本格勒,在法國就是柏格森。德國生命哲學的直覺主義接尼採的"超人"棒跑權貴道,成為納粹黨國家社會主義的思想工具。法國生命哲學的直覺主義接力棒被柏格森手持跑向全社會,氣得納粹黨和共產黨眼睛紅。
柏格森認為唯物主義萬分荒謬:生命的火焰運動竟然在原始星雲的漩渦運動那裡就被決定了,簡直不可思議!莎士比亞戲劇中的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的每句憂鬱的話語,怎麼可能來源於遠古太空的星雲結構中?那時就寫好了,怎麼給我證實!柏格森針扎科學和理性分析蒼白的血:概念只能把握物體(現象)在空間移動和結構變形中呈現的相對的運動和實在的表皮,不能把握自我在時間綿延(積累)和生命衝動(創造)中蘊藏的絕對的運動和實在本身,科學實證的圖像如同放電影--是以一組靜止的畫面連續投影製造的運動假象矇騙人們的感覺。於是,女性、青少年和藝術家喜愛的直覺主義登堂入室:生命存在於記憶中的"綿延",這唯一真正本體性的存在只有通過直覺才能體認和領悟。柏格森在其《形而上學導論》中說:生命的衝動"使人置身於實在之內,而不是從外部的觀點來觀察實在,它藉助於直覺,而非進行分析。"在《創造的進化》中,柏格森提出並細緻地論證了生命的本質及衝動的作用:生命既是主觀的非理性的心理體驗,又是創造萬物的宇宙意志;向上噴發,產生精神性的事物,如人的自由意志、靈魂等;向下墜落則產生無機界、惰性的物理的事物;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對待的一個整體。老柏所處時代,生命被生物學當作蛋白體的存在形式,即無靈則必須保鮮的肉。共產黨國堅信這一觀念是絕對真理。柏格森的生命上帝及衝動的哲學思想讓共產黨恨得咬牙切齒。
柏格森生命哲學中最閃亮的是其"創造性進化"的思想(簡稱創化論)。在柏格森看來,達爾文之"物競天擇"的物種進化論不到50年早已千瘡百孔,無力解釋生物本能的最初起源和先天差異;進化是生命的衝動(創造性活力)的現象,是一種能夠生長、自我修復、一定程度上控制環境的意志力量;宇宙的一切都是有活力的,是一個永久的"生命衝力"在有目的地運作,上帝就是這種生命,創造一切個體和物種作為他的進化試驗品,他也要不斷地超越物質約束而不斷的冒險和創造;進化有三條路徑,貪圖苟安的穩定而成為植物,精力凝縮而成了螞蟻和蜜蜂,拋棄本能的脊椎動物投入思維永無止境的冒險而成了人。在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中,任何生物都是生存環境的決定物,沒有創造力或真正的創造力。柏格森將"進化"和"創造"兩個概念結合起來,以張揚創造性的生命進化論顛覆了宣揚環境決定論和鬥爭殘酷性的生物進化論,因而對道德與宗教提出了不同於天主教的看法,主張超越形式與教條,走向主體的生命活力與普遍之愛。
柏格森的創化論以生氣勃勃的思想和理想主義激情,重創了科技(工具)理性的機械論和決定論,順理成章地推出了他關於"封閉社會"和"開放社會"的歷史觀。根據現代國家制度對待人的創造性的扼殺和保護的兩種態度,柏格森把以納粹德國和共產蘇聯為代表的專制國家判定為封閉社會,把保護人的個性和直接體驗到生命衝動、直接與上帝打交道、開創歷史新時代的歷史人物的民主國家判定為開放社會。很顯然,柏格森的生命衝動論和開放社會的思想阻擊了唯物的共產主義在20世紀的喧囂。因而共產黨國的教授們評柏格森的生命哲學,便竭盡歪曲之力,將詭辯論、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直覺主義、反理性主義等政治棍棒全打到柏格森的頭上,讓可憐的學生見不到比馬克思可愛的多的猶太老頭。
柏格森的生命哲學和創化論表現出法國重振貴族精神的曇花一現。他獨具語言文字魅力的生命哲學創建在其"綿延"、"基本的自我"、"真正的時間"、"生命衝動"、"創造性進化"等基本概念之上。其思想的法國哲學淵源始於笛卡爾的"自我"實體,卻不再是"我思(疑),故我在",而是"我綿延(衝動、創造),故我在"。這套詞語組織起來的思想體系,引導法國人告別唯理論大師教導的"理性思考,實驗求證,操作推廣"的傳統,喊著"少思考,多行動"的口號,將世界變成表現創造力的舞臺和材料,不惜向納粹軍隊投降以換取藝術品保存。法國貴族沒落。這雖然令法國人沒面子,卻使世界今天得以瞻仰盧浮宮的藝術珍品。
在科學的時代,哲學敲打牛頓力學的機械唯物論,只能起到暫時的棒喝作用。而科學的敲打則不同了,因為都有公式計算和實驗證據,對於依靠肉眼及望遠鏡、顯微鏡、X機看世界的人而言,那就可能從某方面或整體上根本動搖牛頓力學的權威。先哲學敲打,再科學敲打,歷史就這麼安排的,於是有了愛因斯坦的棒喝。愛因斯坦關於牛頓力學時空觀方面的棒喝,敲紅了一個26歲的猶太青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年生於德國,到他76歲壽終正寢之際,影響力依然顯著,而且越來越蓋過了牛頓,名聲至今顯赫。愛因斯坦,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相對論的創立者,生在一個經營電器作坊的小業主家庭,父母都是猶太人,三歲還不會說話,五歲著迷袖珍羅盤,六歲習拉小提琴,幼兒和少年時代從烏爾姆遷居慕尼黑,再到義大利的米蘭,中學、大學就讀又去了瑞士的阿勞市。愛因斯坦從小學到中學,就是一個愛思考的人。不愛思考的老師公開說他:"你將一事無成。"大學老師更討厭愛因斯坦,氣得愛因斯坦的女朋友胸脯更加不平。而愛因斯坦就在這不公平的對待中成就了他後來得以聞名於世的思維能力,瑞士阿勞州立中學關於"概念思考建立在‘直觀'之上"的信念開啟了他的大腦陸地,他學會了"白日夢"似的思想試驗,在想像的時空中遨來游去,輝煌由此開始。
1896年,愛因斯坦進入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學習物理學,成績不高不低,老師不滿意。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時候,愛因斯坦畢業當"家教"維生,通過大學同學父親"走後門"才成為伯爾尼瑞士專利局技術員。但科學冥想就在這時候建功立業了。愛因斯坦在想像中看見:兩艘宇宙飛船--X船和Y船--分別以10萬公里/秒和18萬公里的不同速度飛離地球,同方向行駛;地球上的觀測表顯示,Y船每秒落下X船8萬公里; X船和Y船上的觀測表卻顯示,兩船的距離每秒鐘都在以10公里增加,兩飛船8萬公里的距離一點沒變。這是怎麼回事?愛因斯坦追究的結果,發現了新的時空觀。用牛頓的絕對時空觀來解釋,飛船上的觀測表要麼壞了,要麼觀測錯了。愛因斯坦的相對時空觀卻另有解釋:觀測沒錯,儀錶也完好,而是地球上和飛船上的時空不同了。相信牛頓時空觀的老頭們呵呵直笑:這個猶太小夥子的白日夢真逗。可當1945年美國空軍將依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時空觀製造出來的原子彈扔在廣島和長崎,迅速結束太平洋戰爭時,沒人敢再笑了。因為這個爆炸結果就在40年前愛因斯坦E = mc²的公式裡。
公式裡E是能量,m是質量,c是光速(30萬公里/秒),c²= 9百億公里/秒;由此公式計算可知,c²光速運動下,1克原子每秒將釋放能量2200億千卡。天!1905年,老學究撥不開的物理學烏雲,猶太小青年輕輕一撥就開了,取得三個輝煌成就:1、"光量子"理論;2、狹義相對論;3、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基於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之上,得出時鐘變慢、尺度縮短等結論。10年後他再提出廣義相對論,告訴世人:沒有萬有引力,只有因質量而彎曲的時空。當時又譏嘲很多,可愛因斯坦據此預測的1919年的日全食為觀測結果所證實,就此登上20世紀物理學的頂峰。馬克思30歲宣布共產黨要砸碎文明世界,愛因斯坦26歲到36歲時乘科技理性之光到了四維時空的原子世界的門口。這是兩個猶太青年的戰鬥。馬克思為蘇共列寧和中共毛澤東奠定了製造"原子邪彈"的理論基石,愛因斯坦為美國奠定了研製物質原子彈的理論基石。歷史就這麼安排的。
相對論完成之後,愛因斯坦提出了宇宙空間有限無界的假說,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這以後近40年裡,愛因斯坦一直尋找統一場理論,企望"兼併"電磁場,卻最終都沒有獲得成功。1905年的半年裡,愛因斯坦完成了三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當然這有他個人頭腦比較特別的因素,但終究是歷史特別安排的,所以才有石破驚天的業績。而當愛因斯坦更加成熟,研究條件也更加好之後,40年也沒能完成統一電磁場的心願。這並非愛因斯坦突然笨了,而是歷史沒安排他這樣幹,實現在個心願所需要的智慧給封閉了,所以他帶著遺憾去世了。愛因斯坦站在原子世界門口幾十年,具有思想試驗的技能也不能登堂入室,這是為什麼?因為類似地球和太陽系的原子時空全景,只能讓神、道、佛和修煉者真正的看見。身在分子中,分子世界對愛因斯坦必有隔離。
從科學視角看,愛因斯坦很偉大。從婚姻角度看,他又很普通:兩次婚姻失敗(一次是近親),還有10個情人(管不住情慾)。他曾寫信給一位友人的兒子,說:"我尊敬你的父親,因為他一生只陪在一個女人身邊。這是我難以做到的。"由此可知,愛因斯坦的道德跟他的個頭一般高。因此,他完成歷史使命後,整個人生就在還願和了緣,跟科學再無大關係。漸漸地他也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於是以他的方式走入宗教式信仰中。反駁量子力學哥本哈根派的"非決定論",愛因斯坦扔出一句流傳至今的名言:"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他恪守"因果律",因為他知道這是神存在和主宰世界的證據。他52歲時說:神秘主義的知識,以及"意識可以接受的最深奧的推理和最美麗事物的感覺構成了我們對宗教的虔誠。......在此意義上,我深信宗教。"他還說過:"我相信斯賓諾莎的神,一個通過存在事物的和諧有序體現自己的神","有一個無限的高級智慧通過我們脆弱無力的思維可以感受的細節來顯示他自己",未來宇宙將信沒有神學和教條的佛。愛因斯坦是一位素食主義者與和平主義者。很多證據顯示:沒加入任何教會和寺廟組織的愛因斯坦,中老年之後,通過理性的認知,一步一步地與佛結緣。
從英國牛頓到德國、瑞士、義大利再德國的飄來泊去,最後成為美國永久公民的愛因斯坦,科學的實驗和演繹式理性智慧通過教育的普及已進入平民社會。這才有了缺少牛頓那種高雅貴氣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卻一樣能有巨大的社會貢獻。社會精神就這樣在20世紀發生了越來越平民化的演變,成就了美國的輝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