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是韓國人發明的?

發表:2008-01-12 00: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你知道端午節被韓國申請為非物質性世界遺產了嗎?
知道。端午節不但中國、韓國有,東南亞國家也有。況且,端午節在韓國已經本地化,有了鮮明的地方特色,「端午江陵祭」申遺好像無可厚非,畢竟不是申請的整個端午節,你說。
那麼,你知道韓國人說中國歷史名人孔子,甚至李時珍、西施都是韓國人?你知道韓國人稱漢字和中醫是韓國發明的,還要將漢字和中醫申遺?
這個......畢竟是鄰居,文化上互相影響也是可能的。比如韓醫已經和現代的中醫有所區別。你會說。
好吧。那你知道不知道,在某些韓國人看來,「中國」這個國家不曾存在過;相反,古代朝鮮佔據了整個中國的版圖?
這......太離譜了吧。你終於愕然了。
還沒完。你知道韓國國旗上的圖案是甚麼?太極圖和八卦。新版壹萬韓元上的圖案又是甚麼?渾天儀。這些東西也變成了韓國人的發明。不久的將來,中華文明將變為韓國文明體系中的一個子集,中國文化的一切,都是韓國人發明的。
......
腹背受敵,這正是中華文化現在面對的窘境。腹,是中國盛行的民族文化虛無主義;背,韓國正努力成為漢文化的正宗。
《尚書大傳.洪範》中記載,周武王滅殷,封箕子於朝鮮,賜其侯爵,其受封之地即今之平壤。箕子朝鮮的歷史延續千餘年,直到西漢被燕國人衛滿所滅。今北朝鮮平壤尚有箕子陵。無奈,韓國學者對這段歷史並不承認。朝鮮李氏王朝太祖李成桂派人把兩個國號「朝鮮」與「和寧」送到明朝,明朝皇帝賜「朝鮮」為其國號。清時,清朝在朝鮮仍然擁有治外法權,可以隨意圈地。比如現在的仁川中國城就是當年清朝劃定的。[注五]韓國國旗也是清使臣設計的。直至清朝國力衰微,日本入侵朝鮮,朝鮮才脫離中國的保護國地位。即使在韓國抗議下,日本對於這一段史實和朝鮮的「中國附屬國」地位也是承認的。
韓國經濟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起飛。到本世紀初,韓國已經從一個「最飢餓的國家」成為一個新興發達國家,其GDP已經進入一萬億(美元)俱樂部。同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韓國的文化發展和國際影響力。韓國人深知本國從中原地區繼承下來了中華文化,但因為母體文化圈(中華文化圈)孱弱,從後進者(中國)那裡繼承文化便被視為莫大的恥辱;反過來,中華文化成就輝煌,歷史悠久。如果能藉助自己強大的經濟實力在文化上吞併中華,成為中華文化的締造者,豈不是能更好的左證韓國人的出身高貴和韓國今天的成功?韓國雖然在國際關係中早已獨立,但在文化上仍處在「斷奶期」。韓國人展開的文化爭奪戰,只不過是向原宗主國尋求在精神和文化上徹底獨立的舉動。尋求獨立本無可厚非,篡改歷史,拿別人的金往自己的臉上貼就不對了──在漢字文化圈,日本和越南歷史上都使用過漢字,但從未有人聲稱本國發明瞭漢字,本國創造了中華文明,而是承認自己受到中華的影響。這恰恰暴露了韓民族的文化自信嚴重不足。
從歷史上來看,中華文化圈興盛之時,不但教化遠播,漢字流傳,還會有屬國來朝;沒落之日,影響力便江河日下,門可羅雀,甚至在古代中國國力最鼎盛的唐朝也是如此。九世紀後半期,唐先後發生了安史之亂和黃巢起義,國力頹廢。公元894年,新任遣唐使菅原道真上奏日本天皇,以「大唐凋敝」、「海陸多阻」為由,建議停止派遣唐使。這一日本政府推行了238年的國策遂告中斷。從此,日本假名詩歌(和歌)漸漸代替了漢文唐詩,書法由唐風轉變為和風,形成了所謂和體書法。韓國人也發明瞭自己的文字,但卻比日本人走得更遠──他們因使用過漢字而聲稱發明瞭漢字。這就好像說因為美國人使用英語,所以美國人發明瞭英語;中國有最多的佛教徒,於是中國發明瞭佛教一樣荒唐。
在中國古代,如果國力衰弱,無力捍衛自己的文化產品,算得上是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一個政府刻意貶低自己的文化成果,引用外來理論來改造和替代自己文化血脈,用打砸搶的辦法來消滅文物,那麼以前的屬國來覬覦中國的文化神器,就不足為奇了。你蔑視的,不能禁止他人去珍惜。孔子成了「最反動的大混蛋」,不但陵寢被砸,連府院和孔林都跟著遭殃;千年傳統,一朝割裂。風水是甚麼?封建迷信!需要徹底打倒和禁止。八卦和周易是甚麼?毫無價值的文化糟粕。中醫經絡理論?根據西方解剖學,根本不存在。但是經絡理論已經存在了幾千年,已經證明其正確性?沒有科學根據,應當禁止!我們民族的文化,有許多國粹博大精深;可惜在當局的捕殺下,已經比大熊貓還要瀕危了。
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的競爭如果能迫使當局保護我們的文化,我看反倒是一件好事。很多人提到當年的八國聯軍搶燒圓明園會憤恨不已,但畢竟當年流失的文物在西方保存下來了,沒有被砸碎、燒燬。如果圓明園保留到今天,會變成甚麼樣?我想起來頤和園萬壽山上一座寶塔,塔身上塑有各式各樣的小佛像,但已經全部被毀壞,無一完好。這可不是八國聯軍的傑作,而是當年除四舊的戰果。圓明園果真到了今天,估計不會比萬壽山那座寶塔狀況更好。如果單從保護文化和文物的角度看,八國聯軍應該搬走整座圓明園;孔府和孔廟應當送給韓國和日本--到了那兒,孔子真是得其所哉。
當年我曾和朋友騎車在北京四處去尋找古蹟。無奈的是,古蹟無處追尋,都變成遺址了。遺址之上,閃閃發光的玻璃大樓巍巍聳立。唯有一座故宮(包括天安門和前門在內),還能讓人依稀見到古都的勝景。北京的明代城牆經歷了數百年的改朝換代,保存極為完好;但「大躍進」一開始,城牆在數月之內灰飛煙滅。今天就是想追尋遺址,亦不可得也!於是乎成全了西安和山西平遙的城牆。其實無論是比規模還是比建制,這二者均是小兒科。大家如果有興趣,在網路上還能找到一些北京老城牆的照片,有些是外國傳教士20世紀初拍攝的。
來到海外,文化斷層的感覺更加明顯。有一次,一個日本人得知我來自中國,於是要跟我討論孔子。看著他對孔子紀年如數家珍,歷歷道來,我羞愧得無言以對──當時我甚至不知道英語裡孔夫子這個詞怎麼說--除了中學課文上的「兩小兒辯日」等之外,我們知道多少孔子?又知道多少孟子?多少莊子?這名單可以無限制地列下去。日本同學知道孔子出自中國,卻不知道中國人已經拋棄了孔老二,「超越」去也。當我告訴他孔子之學在中國已經斷根,他那種驚訝的表情我至今還記得。
比起中國,美國是沒有甚麼歷史,算起來建國才230多年。因此,在美國有幾十年歷史的對象,就能算上「古董」了。但是,美國人對傳統和那些遠算不上文物的「古董」的珍視,真的需要我們學習。這幾年出來的中國年輕人覺得中國發展了,跟美國人炫耀一大堆玻璃樓和大橋,很自豪。但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內涵和文化豈能是那些現代派建築就能完全代表的?對美國人而言,那只是基礎設施而已。在基礎設施之上,才真正是人的舞臺,文化的櫥窗。
韓國人的文化戰爭,引起了中國網路草根階級的民族文化覺醒。如果說我們文化的根曾經失落過,回歸本色,此其時也。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