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10-18 03:55:00作者:楊立華
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中國思想概說,非常扼要地給大家介紹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精髓,它們的基本精神、基本問題以及問題展開的基本邏輯架構。我們按佛、道、儒的順序講,我把我認為最重要的放到最後。
首先講佛家思想。
我們大家對佛教都不陌生,但是佛教思想根本是關注什麼問題卻不是人人都瞭解。用一個非常簡潔的概念來概括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覺」。這個「自覺」是「自我覺悟」的意思。佛教整個的思想精髓就是覺悟。怎麼才叫覺悟?為什麼要覺悟?覺悟是達到解脫的道路,人通過自我覺悟最終要達到這個解脫。這個時候「解脫」這個詞就成為整個佛教展開的最為核心的概念。
說到「解脫」這個詞,我們就要幫助大家建立一種哲學分析的方法。圍繞著解脫,有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麼要解脫」,第二「從哪兒解脫」,第三「解脫到哪兒去」,第四「怎麼解脫」。對這四個問題的回答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於是我們引出了佛教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四聖諦」。「諦」就是真理,四個神聖的真理就是「四聖諦」。佛教的「四聖諦」說得無比簡潔——「苦」、「集」、「滅」、「道」,這四個字就把圍繞著解脫的所有的問題都展開來了。為什麼要解脫?是因為「苦」。從哪兒解脫?從「苦」中解脫出來。注意這個「集」,「苦」跟「集」是一塊兒的,「集」叫「苦集」,人生首先是苦,進一步人生是諸苦的彙集,人生無處沒有這個苦。解脫到哪兒去?是「滅」,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苦。有人說涅槃就是重生的意思,而實際上是終極寂滅的意思。把苦整個消滅掉,從而進入到真如實境之中,與這個世界最飽滿最真實的真相結合到一塊兒,這就叫涅槃。「道」,就是方法,解脫的方法。
我們從「苦」字開始講起。佛教把人生分為「八苦」。生、老、病、死,這是前四種;接著是「怨憎會」,你越是厭煩的東西越是圍在你身邊;「愛別離」,你越是珍愛的東西遲早會從你的指縫間流出去;「求不得」,你越是追求的東西離你越遠;第八苦叫「五取蘊」,「取」就是「執著」,意思就是執著「五蘊」。換言之,整個的苦,其實根本上來源於這兩個字——「執著」,所以第八苦是對前七苦的總結,是前七苦的根由。人如果沒有執著也就沒有苦。如果消除掉了執著,也就滅掉了苦,從而達到瞭解脫。
怎麼消除掉執著?圍繞著「執著」這個詞,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基本的結構。執著隱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一個是執著的主體——誰在執著;第二個是執著的客體——執著什麼。執著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只能在執著的主體和客體上下功夫。如果你認識到無我的話,連「我」都不存在了,我執著些什麼?如果你同時意識到無物的話,事物也不存在,那你又執著些什麼?如果既然你能做到無我跟無物,也就沒有中間的這個執著,由執著產生的所有的苦是不是就消滅了?
佛教的道理就集中在下面的問題:怎麼消除掉執著的主體和客體。也就是說,怎麼才能意識到無我?同時怎麼才能意識到無物?
咱們先從「我」來入手。「我」是誰?有這麼個「我」嗎?佛家講的很清楚,沒有。「我」是由什麼構成的呢?是由各種「識」構成的,嚴格意義上叫「八識」或「九識」。「眼」、「耳」、「鼻」、「舌」、「身」,我們人就是一團視覺、一團聽覺、一團嗅覺、一團味覺以及一團觸覺,沒有什麼恆長單一、純粹不變的自我。人是由這些諸多的「識」雜和而成的。除了上面五識,還有「意」,這六者是我們都能理解的。但是這六者還不能構成一個我,還要有一個統覺來貫穿,叫「末那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直識,一個一以貫之的東西、一個統一的東西把這些感覺統一為一個單一的主體。換言之,這個末那識其實是自我的幻相的來源。第八識叫「阿賴耶識」,第九識叫「阿末羅識」,這兩識是結合在一塊的。阿賴耶識又稱為業力種子。佛教是不講死的,人死了之後馬上又轉入到下一個人生了。在佛教的道理看,人之所以有這種自我的幻相是因為無始以來,無盡的劫數以來,人所種下的種種業(有善業有惡業),業在身上承載的結果就是阿賴耶識。「阿末羅識」叫清淨種子。業力種子是幻相的來源,是人沉浸到幻相的根源。而阿末羅識是清淨種子的來源,清淨種子是解脫的根據,是覺悟的來源。因為它有,所以實際上每一個自我都是由這九識構成的。
佛教又進一步把每一識進行了區分,認為每一識又是由五蘊構成的。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實際上是由前四者合成後者這個識。換言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都有它獨特的「色受想行」這四個要素。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在佛教的語言裡就是「物」,是嚴格的客觀性物質。我們以眼睛為例,每個人眼前都是一個有色彩的世界,這個就叫眼識。「受」是感覺,外在的物觸動感覺器官。「想」是觀念,我們在看到東西的時候,我們頭腦中要有一個東西的觀念。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具體的眼識要有一個概念在頭腦中。換言之,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就沒有眼前的這個眼識。所以這個「想」就是觀念或者概念。「行」,我們注意,任何一種看,同時意味著一種行為。我們現在這麼看是堂堂正正地看,如果你扒著門縫看那叫偷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每一種識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行為。
分析到最後我們發現,人是什麼?自我是什麼?自我就是一堆極為零散的要素雜和而成的。連自我都不存在,你要執著些什麼?
接著就是要消除執著的客體。如何能把這個物看成虛無?這就涉及到佛教的物空或者法空的概念。佛教又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淨」。「諸行」即人的行為它是無常的。「法」,就是所有的存在,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是客觀的物的還是觀念的,這個字在佛教裡面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由於「諸行無常」,人的行為沒有恆長性,所以「諸法無我」,「我」就是自性,所有的物都沒有它恆長不變的本性。這是我對佛教的「三法印」的一個非常淺顯的解釋。我們舉個例子,這個粉筆,我可以用它來寫字,但我現在看見某個同學睡覺,我用它打過去,由於行為的不同,我們把物命名為不同的東西,一個是書寫的工具,一個是提醒的工具。我每一個行為的變化就賦予了這個物以不同的意義。既然「諸行無常」就導致了「諸法無我」。換言之所有的事物都沒有恆長不變的自性或本性。既然如此,你執著些什麼呢?我們常常是這樣的:在一瞬間的一個場景,我們認為這個東西無比重要,重要得如生命。但是回頭一看,不能理解自己。你現在無比喜歡,轉頭就能無比厭煩。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物是沒有自性的。
物沒有自性,一方面是因為人的行為沒有恆長性,另一方面則要從物的生成以及構成上去講。一個事物之所以能夠成其為事物的原因是什麼?這在佛教裡有一個專門的詞,就是「緣」。「緣」就是條件。缺了任何一個條件這個東西就沒有了。佛家有一句話叫「一椽即舍」,房子由很多零件構成,缺了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行。既然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合和而生,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物都是虛假不真的,都是沒有自性的,它是由偶然的條件湊合而成的。
《金剛經》結尾的一個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注意,「夢幻泡影」、「露」、「電」,都是短暫虛幻不真的。從長久的方面去看,你會發現,所有的事物都具有這樣的特性。《金剛經》告訴我們的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世界以及認知這個世界的方法。要看到這個世界虛假不真的本相,而你一旦看到這個本相,那你還有這個執著嗎?自然就沒有了,也就沒有了苦。人回到了涅槃寂淨之中,就與真理同在,就在真如實相之中。「真如實相」,這個「如」字就是「如來」的那個「如」,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如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如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去看待它。看破所有幻相,那麼人生就無比飽滿、堅實而且快樂。
佛教的基本的道理、基本的邏輯架構就是這樣。大家聽懂了是不是就悟了?就解脫了?沒有。僅僅理解這點東西,離解脫至少還有十萬八千里。因為解脫必須是對世界真實的看法,你沒有改變自己的感知結構,僅僅是在道理上瞭解是沒有用的。要真正的悟,需要長期的修。怎麼修呢?藉助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禪」,就是「禪定」。這個「禪定」到了禪宗以後,就變得有一點頓悟在裡面。但是在早期,尤其是在漢代的禪法裡,這個禪其實就是苦行。人要經過幾代的苦行甚至無數世代的苦行才能徹底改變自己感知世界的結構。這個苦行,其中有幾種,比如「安般禪」、「觀不淨法」。「安般」也叫「持息念」。「禪定」實際上就是靜坐,觀鼻息一出一入,體會自己的呼吸,漸漸地圍繞著自己的呼吸把心沉下來。這就是「持息念」。這個要很多年才行。更為可怕的一個辦法就是「觀不淨」,去掉苦惱的辦法是生厭離心。人家送你一個美女,而在佛陀的眼裡,這個美女是一個皮革的袋子裝了一堆血而已。想時間長了,你自然就生出厭離心,也能慢慢解脫。但是這個解脫不是一代的事。
佛教史上有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徹悟了以後,他開始傳法,於是這就出來了一個悖論:如果他傳播佛法,說明他還有執著,有執著說明他還沒有徹悟,那他所看到的真理仍然是有限的真理,他傳的佛法還不是最究極的真理。
為瞭解決這個悖論,佛教在佛滅度五百年左右,發生了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的分離。「乘」就是車,運載工具,大乘把所有的眾生都運載到彼岸去,小乘是我只管把自己運載到彼岸就行了。於是這就分出了果位的不同。其中一種叫「羅漢果」,一種叫「菩薩果」,在這之上是佛的果位。菩薩信仰是完全來源於大乘信仰,小乘信仰追求的就是羅漢的果位。菩薩已經具備了全部成佛的條件,但是卻拒絕成佛,因為菩薩要度盡眾生然後成佛。這個在佛教有個說法叫「留惑潤生」,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執著都去掉,要保留救度眾生這個執著,給眾生帶來恩澤。大乘佛教,在中國流傳甚廣,漢傳佛教裡最主要的傳統是大乘佛教的傳統。
首先講佛家思想。
我們大家對佛教都不陌生,但是佛教思想根本是關注什麼問題卻不是人人都瞭解。用一個非常簡潔的概念來概括佛教的思想就是——「自覺」。這個「自覺」是「自我覺悟」的意思。佛教整個的思想精髓就是覺悟。怎麼才叫覺悟?為什麼要覺悟?覺悟是達到解脫的道路,人通過自我覺悟最終要達到這個解脫。這個時候「解脫」這個詞就成為整個佛教展開的最為核心的概念。
說到「解脫」這個詞,我們就要幫助大家建立一種哲學分析的方法。圍繞著解脫,有四個問題,第一「為什麼要解脫」,第二「從哪兒解脫」,第三「解脫到哪兒去」,第四「怎麼解脫」。對這四個問題的回答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於是我們引出了佛教的第一個重要的概念——「四聖諦」。「諦」就是真理,四個神聖的真理就是「四聖諦」。佛教的「四聖諦」說得無比簡潔——「苦」、「集」、「滅」、「道」,這四個字就把圍繞著解脫的所有的問題都展開來了。為什麼要解脫?是因為「苦」。從哪兒解脫?從「苦」中解脫出來。注意這個「集」,「苦」跟「集」是一塊兒的,「集」叫「苦集」,人生首先是苦,進一步人生是諸苦的彙集,人生無處沒有這個苦。解脫到哪兒去?是「滅」,就是「涅槃」,涅槃就是滅苦。有人說涅槃就是重生的意思,而實際上是終極寂滅的意思。把苦整個消滅掉,從而進入到真如實境之中,與這個世界最飽滿最真實的真相結合到一塊兒,這就叫涅槃。「道」,就是方法,解脫的方法。
我們從「苦」字開始講起。佛教把人生分為「八苦」。生、老、病、死,這是前四種;接著是「怨憎會」,你越是厭煩的東西越是圍在你身邊;「愛別離」,你越是珍愛的東西遲早會從你的指縫間流出去;「求不得」,你越是追求的東西離你越遠;第八苦叫「五取蘊」,「取」就是「執著」,意思就是執著「五蘊」。換言之,整個的苦,其實根本上來源於這兩個字——「執著」,所以第八苦是對前七苦的總結,是前七苦的根由。人如果沒有執著也就沒有苦。如果消除掉了執著,也就滅掉了苦,從而達到瞭解脫。
怎麼消除掉執著?圍繞著「執著」這個詞,我們可以分析出一個基本的結構。執著隱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要素,第一個是執著的主體——誰在執著;第二個是執著的客體——執著什麼。執著本身是看不見摸不著。所以只能在執著的主體和客體上下功夫。如果你認識到無我的話,連「我」都不存在了,我執著些什麼?如果你同時意識到無物的話,事物也不存在,那你又執著些什麼?如果既然你能做到無我跟無物,也就沒有中間的這個執著,由執著產生的所有的苦是不是就消滅了?
佛教的道理就集中在下面的問題:怎麼消除掉執著的主體和客體。也就是說,怎麼才能意識到無我?同時怎麼才能意識到無物?
咱們先從「我」來入手。「我」是誰?有這麼個「我」嗎?佛家講的很清楚,沒有。「我」是由什麼構成的呢?是由各種「識」構成的,嚴格意義上叫「八識」或「九識」。「眼」、「耳」、「鼻」、「舌」、「身」,我們人就是一團視覺、一團聽覺、一團嗅覺、一團味覺以及一團觸覺,沒有什麼恆長單一、純粹不變的自我。人是由這些諸多的「識」雜和而成的。除了上面五識,還有「意」,這六者是我們都能理解的。但是這六者還不能構成一個我,還要有一個統覺來貫穿,叫「末那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直識,一個一以貫之的東西、一個統一的東西把這些感覺統一為一個單一的主體。換言之,這個末那識其實是自我的幻相的來源。第八識叫「阿賴耶識」,第九識叫「阿末羅識」,這兩識是結合在一塊的。阿賴耶識又稱為業力種子。佛教是不講死的,人死了之後馬上又轉入到下一個人生了。在佛教的道理看,人之所以有這種自我的幻相是因為無始以來,無盡的劫數以來,人所種下的種種業(有善業有惡業),業在身上承載的結果就是阿賴耶識。「阿末羅識」叫清淨種子。業力種子是幻相的來源,是人沉浸到幻相的根源。而阿末羅識是清淨種子的來源,清淨種子是解脫的根據,是覺悟的來源。因為它有,所以實際上每一個自我都是由這九識構成的。
佛教又進一步把每一識進行了區分,認為每一識又是由五蘊構成的。五蘊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實際上是由前四者合成後者這個識。換言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都有它獨特的「色受想行」這四個要素。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在佛教的語言裡就是「物」,是嚴格的客觀性物質。我們以眼睛為例,每個人眼前都是一個有色彩的世界,這個就叫眼識。「受」是感覺,外在的物觸動感覺器官。「想」是觀念,我們在看到東西的時候,我們頭腦中要有一個東西的觀念。這就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具體的眼識要有一個概念在頭腦中。換言之,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就沒有眼前的這個眼識。所以這個「想」就是觀念或者概念。「行」,我們注意,任何一種看,同時意味著一種行為。我們現在這麼看是堂堂正正地看,如果你扒著門縫看那叫偷看。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每一種識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行為。
分析到最後我們發現,人是什麼?自我是什麼?自我就是一堆極為零散的要素雜和而成的。連自我都不存在,你要執著些什麼?
接著就是要消除執著的客體。如何能把這個物看成虛無?這就涉及到佛教的物空或者法空的概念。佛教又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淨」。「諸行」即人的行為它是無常的。「法」,就是所有的存在,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無論是客觀的物的還是觀念的,這個字在佛教裡面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概念。由於「諸行無常」,人的行為沒有恆長性,所以「諸法無我」,「我」就是自性,所有的物都沒有它恆長不變的本性。這是我對佛教的「三法印」的一個非常淺顯的解釋。我們舉個例子,這個粉筆,我可以用它來寫字,但我現在看見某個同學睡覺,我用它打過去,由於行為的不同,我們把物命名為不同的東西,一個是書寫的工具,一個是提醒的工具。我每一個行為的變化就賦予了這個物以不同的意義。既然「諸行無常」就導致了「諸法無我」。換言之所有的事物都沒有恆長不變的自性或本性。既然如此,你執著些什麼呢?我們常常是這樣的:在一瞬間的一個場景,我們認為這個東西無比重要,重要得如生命。但是回頭一看,不能理解自己。你現在無比喜歡,轉頭就能無比厭煩。所以在這個意義上,物是沒有自性的。
物沒有自性,一方面是因為人的行為沒有恆長性,另一方面則要從物的生成以及構成上去講。一個事物之所以能夠成其為事物的原因是什麼?這在佛教裡有一個專門的詞,就是「緣」。「緣」就是條件。缺了任何一個條件這個東西就沒有了。佛家有一句話叫「一椽即舍」,房子由很多零件構成,缺了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行。既然所有的東西都是因緣合和而生,所以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的物都是虛假不真的,都是沒有自性的,它是由偶然的條件湊合而成的。
《金剛經》結尾的一個偈子:「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注意,「夢幻泡影」、「露」、「電」,都是短暫虛幻不真的。從長久的方面去看,你會發現,所有的事物都具有這樣的特性。《金剛經》告訴我們的如何正確地看待這個世界以及認知這個世界的方法。要看到這個世界虛假不真的本相,而你一旦看到這個本相,那你還有這個執著嗎?自然就沒有了,也就沒有了苦。人回到了涅槃寂淨之中,就與真理同在,就在真如實相之中。「真如實相」,這個「如」字就是「如來」的那個「如」,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如這個世界本來的樣子,如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去看待它。看破所有幻相,那麼人生就無比飽滿、堅實而且快樂。
佛教的基本的道理、基本的邏輯架構就是這樣。大家聽懂了是不是就悟了?就解脫了?沒有。僅僅理解這點東西,離解脫至少還有十萬八千里。因為解脫必須是對世界真實的看法,你沒有改變自己的感知結構,僅僅是在道理上瞭解是沒有用的。要真正的悟,需要長期的修。怎麼修呢?藉助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禪」,就是「禪定」。這個「禪定」到了禪宗以後,就變得有一點頓悟在裡面。但是在早期,尤其是在漢代的禪法裡,這個禪其實就是苦行。人要經過幾代的苦行甚至無數世代的苦行才能徹底改變自己感知世界的結構。這個苦行,其中有幾種,比如「安般禪」、「觀不淨法」。「安般」也叫「持息念」。「禪定」實際上就是靜坐,觀鼻息一出一入,體會自己的呼吸,漸漸地圍繞著自己的呼吸把心沉下來。這就是「持息念」。這個要很多年才行。更為可怕的一個辦法就是「觀不淨」,去掉苦惱的辦法是生厭離心。人家送你一個美女,而在佛陀的眼裡,這個美女是一個皮革的袋子裝了一堆血而已。想時間長了,你自然就生出厭離心,也能慢慢解脫。但是這個解脫不是一代的事。
佛教史上有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悟道,徹悟了以後,他開始傳法,於是這就出來了一個悖論:如果他傳播佛法,說明他還有執著,有執著說明他還沒有徹悟,那他所看到的真理仍然是有限的真理,他傳的佛法還不是最究極的真理。
為瞭解決這個悖論,佛教在佛滅度五百年左右,發生了大乘佛教跟小乘佛教的分離。「乘」就是車,運載工具,大乘把所有的眾生都運載到彼岸去,小乘是我只管把自己運載到彼岸就行了。於是這就分出了果位的不同。其中一種叫「羅漢果」,一種叫「菩薩果」,在這之上是佛的果位。菩薩信仰是完全來源於大乘信仰,小乘信仰追求的就是羅漢的果位。菩薩已經具備了全部成佛的條件,但是卻拒絕成佛,因為菩薩要度盡眾生然後成佛。這個在佛教有個說法叫「留惑潤生」,就是不能把所有的執著都去掉,要保留救度眾生這個執著,給眾生帶來恩澤。大乘佛教,在中國流傳甚廣,漢傳佛教裡最主要的傳統是大乘佛教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