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母子趣聞:同住不同食 同族不同語

發表:2007-09-26 20:2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對於移民父母們來說,子女對中國傳統文化缺乏興趣,無法繼承之,這也許是其最頭疼的問題了。在父母們心裏,中西兼備、外西內中,是最理想的子女的狀態,不過,要求從小遠離祖籍國氛圍、接受西方文化熏陶的孩子做到這一點也確實不容易。

這個時候,需要的是雙方的理解和包容,站在彼此的立場作一個換位思考,彼此嘗試著進入對方的文化觀。誠如本文作者所言,「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匯中,求同存異」。

我是在中國改革開放後來美國留學的新僑。我們這代移民的後代,或者出生在美國,或者很小就來到美國。因此,在我們這兩代移民之間形成了明顯的文化隔閡。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卻吃著不同的飯,講著不同的話,有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不同的行為習慣。

同住不同食

我來美國兩年半以後,讓我母親把3歲半的兒子喬尼卡帶到美國。兒子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度、陌生的家,連久未見面的父母都不認識了。當時我正在讀博士,所以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照顧他。兒子來了兩個星期就被送去托兒所了。在托兒所裡,他看到的都是金髮碧眼、膚色不同的孩子,聽到的是不知何意的語言,嚇得嚎啕大哭。中午吃飯時看到的食物,不識為何物,亦不知如何吃法,兒子拒不進食。第二天中午,我只好親自去托兒所餵他吃飯。

沒想到,自從吃了美國飯,兒子就不吃中餐了。早上吃熱狗,中午吃漢堡,晚上吃比薩餅和雞塊。芹菜、黃瓜、胡蘿蔔、菜花一律生吃。美國食品多是微波半成品,連做帶吃只需十幾分鐘,簡單方便省時間,我便樂觀其成。

我是頓頓離不開中餐。母子中西餐不同調,很少能在一起就餐,減少了家人交流的機會,也減少了講中文母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從不吃中國飯開始,到不講中國話,以至到最後,兒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都被美國化了,成為典型的「香蕉人」。

同族不同語

一次,兒子看到我從信箱裡取出一個大號信件,他說「好大一本信啊」。為了提高兒子的中文水平,我送兒子去暑期中文學校。他把寫漢字當成畫畫,畫得很好看,卻不知是何意。一個夏天也沒學會幾句中文。美國朋友說,這是老師沒教好,而我覺得兒子自己不肯學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從那以後,我就打消了再送兒子去中文學校的念頭。

我當時要找教書工作,為了創造英文語境,開始與兒子完全講英文,養成直接以英文表達的習慣,而不是將中文譯換成英文。當我的英文語感形成了,大學聘書到手了,兒子的中文也快忘光了。

兒子讀中學時要修外語課,學校裡正好開中文課程。我覺得這是把中文當作第二語言來學習的絕佳機會。兒子卻說他有他的選擇,我們不能強加於他。結果他選修了四年西班牙語。後來因為對日本的動漫感興趣,兒子又自學日文。唯獨對中文知難而退。

我與母親在家裡講中文,兒子自練西班牙語和日語,我們之間只能通過英語來溝通。有一次,兒子指著正在吃的餅乾對姥姥說:「Twomore(還要兩塊餅乾)。」姥姥一聽,兔毛?禿毛?還以為餅乾中發現兔毛了呢。為了能與外孫溝通,60多歲的姥姥也開始學英文單詞。

還有一次,兒子問我:「我聽許多人說ArmyTofu,那是什麼意思啊?」我實在想不出來軍隊和豆腐有什麼關係。最後才弄明白,他問的是阿彌陀佛!同是華裔,一家人卻講兩國話,感覺很彆扭。

同宗不同俗

兒子每次吐痰都吐到紙上,拿在手中,直到看到垃圾桶,才丟進去。這是在托兒所學的。當兒子回國看到「不許隨地吐痰」的宣傳畫時,感到很驚奇,說這還用宣傳告訴嗎,在他看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和兒子一起看電視,他笑得前仰後合,我卻感覺不到任何可笑之處。問他笑什麼,他要麼說三言兩語說不清楚,要麼就是說我沒有幽默感。我知道這實際上是我們之間的文化差異。

語言是個傳媒載體,如果語言不通,很多習慣俗成和價值觀念便難以解釋,難以傳承了。對我的「望子成龍」、「養兒防老」觀念,兒子認為我這是不對的,他是獨立的人,我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塑造他。上中學時,他對我說要更多的自由。我說,美國的孩子最自由了,你還要什麼?他說要做他自己,要按個人的意願,實現個人的價值。

在「9·11」事件發生後,老師立即在課堂上打開電視讓學生們看即時新聞。當聽到電視新聞裡說「這是恐怖主義對我們價值觀念的攻擊,是對我們的民主制度的攻擊」時,兒子義憤填膺,熱血沸騰,自此開始參與政治活動。他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做義工,為加州州長候選人阿諾·施瓦辛格做義工,為州眾議員、市議員、學區教委做義工。在阿諾當選州長後,兒子還受邀參加了州長的就職典禮。

同根不同念

美國的教育對兒子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裡的教育注重與實際結合,強調動手能力。學習數學百分比時,老師讓學生每天追蹤股票行情,計算出增降的百分比,因此激發了兒子對股票投資的興趣,剛剛成年就開了自己的投資賬戶。為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老師在讓學生寫家譜時,必須寫得與眾不同才能得滿分。我說:「家譜都是從祖先開始往下排,怎麼發揮創造?還能倒著寫,把你自己放在上面嗎?」結果,兒子把家譜畫成一棵樹,祖先是根,他是葉,下面根深蒂固,上面枝繁葉茂。他還把泥土、樹皮、樹葉貼在紙上,終於繪製出一個別具一格的家譜,得到了滿分。

為了培養學生的想像力,造句作文時常常可以用畫圖來代替文字,於是兒子總是選擇畫畫。後來在高中畢業畫展中,他的畫獲得校外藝術家評審的一致好評,並獲贈藝術學校的獎學金。有一次,我看到他把孫中山與蔣介石混為一談。我鼓勵他選修了中國現代史課程,結果獲得他有史以來最低的成績。

我深感他與中國文化的疏離,讓他參加了世界青少年中國尋根之旅。兒子從自己的出生地上海,到父母的出生地遼寧,從首都北京,到蘇杭「天堂」,一路追本溯源。他開始瞭解到,他的父母從土插隊到洋插隊,從在美國舉目無親到安家立業,走過了多麼漫長的道路。而路再長,也切不斷我們在故鄉的根;離家再遠,也隔不斷我們與故土的聯繫;出國再久,也稀釋不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回首20年移民路,我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能讓兒子堅持學好中文。如今,我們母子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匯中,求同容異,汲取多元文化的營養,各自發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与您相约(图)

来源:北美生活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新一期特刊已經發表
請榮譽會員登陸下載
捐助
更多會員專刊
更多專題
今日重點文章
更多重點文章
72小時熱門排行
更多熱門排行
熱門標籤
更多專欄作家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