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7-05-16 00:16:19作者:汪莉絹
保護江漢平原千萬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湖北省荊江大堤,自二○○四年以來屢屢發生崩岸潰堤,嚴重威脅大堤的防洪安全;大堤崩岸潰堤的罪魁禍首,正是被視為長江洪防重點工程的三峽大壩。
中共當局迄今不願公開承認,荊江大堤崩岸現象頻傳,肇因于于三峽大壩攔截泥沙,導致清水下洩。對於荊江大堤崩岸現象,大陸國家防汛指揮中心人員坦承,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崩岸時間若是發生在主汛期,後果十分可怕。
大陸地方媒體早知道這種情況,但中央下達封口令,沒有媒體敢踏紅線。中共第一黨報「人民日報」主動披露荊江大堤險情。報導說,「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近年中共當局投入巨資,加固荊江大堤,提升荊江的防洪能力。但據統計,自二○○四年九月以來,荊江大堤出現六十四處崩岸潰提,其中,至少四處是重點崩岸潰堤,諸如文村夾、石首調關、松滋謝牟崗、抱雞畝閘等,這是一九四九年以來從未發生的情況。
湖北省荊州市副秘書長羅會林指出,清水下洩,回流淘刷,迎流頂沖,侵蝕大堤根基,造成崩岸現象,是當前荊江大堤防洪遇到的迫切問題。羅會林說法含蓄,「清水下洩」的真正原因,就是三峽大壩。
自三峽大壩開始蓄水,大壩上游的水流受大壩擋水影響,流速變緩,河水挾沙能力減弱,原來水中的泥沙在三峽水庫庫尾沉積下來,使流出三峽水庫江水中的泥沙含量大為減少,江水變清。下洩的清水,對堤岸的下切和側蝕力度大幅加強。
長江流經湖北荊州地區,上起枝江、下至城陵磯,約三百四十公里的河段,叫做荊江。荊江左岸上起江陵縣棗林崗、下抵監利縣城南,長一百八十二公里左右的江堤,稱為荊江大堤。
荊江大堤的江堤,建築在第四紀的沖積層,結構鬆散,因而長江江堤最大缺陷,是堤防基礎差。三峽大壩下洩清水的下切和側蝕作用,會破壞現有不透水層的亞黏土和黏土層,在洪水期間造成管湧事故,導致堤潰;嚴重者,就會淘空長江江堤的基礎,使江堤崩塌。
為鞏固荊江大堤,解決清水下洩導致的崩岸問題,目前水利部門用治標方法,水下平順拋石鎮腳,水上削坡護岸,進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