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貧農有意誇大成分
毛澤東作為泱泱大國的領導人,許多學者都喜歡將他作為研究對象,而對於家庭成分的劃分更是重要的內容——這牽涉到毛澤東的階級鬥爭理論。對於毛澤東的成分,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系美籍教授施拉姆,在其《毛澤東》一書中對他的家庭成分評述如下:
雖然中國農村非常貧窮,一個人生活稍有寬余,即足以定為「中農」甚至富農,但毛澤東也可能稍微誇大了他家的階級成分。這可能是因為他從前經常同父親發生激烈衝突而對他不那麼孝敬了;也許是他在1936年想藉此說服學生中間的許多富農子弟,他們的階級出身並不一定妨礙他們參加革命活動。無論如何,不管毛澤東的父親後來擁有多少財產,他出身貧農這一點肯定對其家庭有深刻影響……(施拉姆:《毛澤東》)
通過施拉姆的這段評述,可以明顯看到他對毛澤東家庭成分的自述持有不同的觀點。顯然,他認為毛澤東自認是富農,是出於其它用意「稍微誇大了他家的階級成分」,換句話說,毛澤東是出身於貧農。
日本著名學者大澤升在他的《中國向何處去》一書中則記述毛澤東是「富裕中農的長子」。
事實上,關於毛澤東的家庭成分是貧農的說法在中國人的看法中很普遍。早在1929年4月時,國民黨政府沒收毛澤東一家在韶山的全部房屋、家產和田地。1949年8月15日,解放軍打入韶山,而在此三年前(1946年),毛澤東被國民黨反動政府沒收的家產仍未歸還。據此,有人認為毛澤東的家庭成分應為貧農——因為1950年全國在廣大農村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時,是根據解放前三年擁有的家產(主要是不動產)來劃分家庭成分的。
毛澤東:我是富農
毛澤東對於自己的成分自有說法。1936年10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談話時曾說:「我父親原是一個貧農,年輕的時候,因為負債過多而只好去當兵。他當了好多年的兵。後來,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別的營生,克勤克儉,攢積下一點錢,買回了他的地。」
他還說:「這時我家有15畝地,成了中農,靠此每年可以收60擔谷。一家5口一年共吃35擔——即每人7擔左右——這樣每年還有25擔剩餘。我的父親利用這些剩餘,又積蓄了一點資本,後來又買了7畝地,這樣我家就有‘富’農的地位了。」(摘自埃德加?斯諾:《西行漫記》)
在民間,也有許多人認為毛澤東應該屬於富農。他們認為,毛澤東的家產雖然早已被國民黨反動政府沒收,但他父親健在時,置買了22畝田地,家中只有5口人,平均每人佔有土地4畝多,而當時韶山平均每人只能佔有九分三左右的土地。除此,毛澤東的父親還雇過長工。因此,毛澤東的家庭成分應該評為富農。
那麼,毛澤東的家庭成分到底應該評為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曾經把當時負責土改工作的韶山鄉(當時為清田鄉)農會主席兼鄉長毛寅秋難壞了。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毛澤東早在1936年同斯諾談話的內容。
據阿憶在《共和國的日記》中記載,毛寅秋當時心想:按毛澤東家原有的財產,應該劃為富農。但把富農的成分劃在一個偉大革命領袖家,怎麼行呢?他左右為難,沒有別的辦法,只好寫信請毛澤東答覆。
毛寅秋給毛澤東寫的信,大意是:「家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您的親切關懷下,土改工作現已進入劃成分、分田地的階段了。您知道,韶山是山多田少,初步推算,每人平均九分三左右,不知您老家有幾口人在韶山分田?特向您匯報,請指示。」
鄉政府的郭秘書看了毛寅秋寫給毛澤東的信,感到內容比較含糊,便說:「那成分的事,怎麼沒有講呢?」毛寅秋則回答說:「主席看了信,便會曉得我們的意思。」
果然,信發出不久,毛澤東就趁毛岸英、毛岸青回韶山之便,向韶山鄉轉達了他的意見。具體說有以下三點:一、所有財產分給農民;二、劃分富農,責無旁貸,付來三百元作為退押金;三、人民的政府執法不徇私情,照政策辦事,人民會相信政府。
完成了這件使命,毛岸英來到了朝鮮平安北道大榆洞,作彭德懷的機要秘書趕赴朝鮮戰場。而韶山鄉則根據毛澤東的意見,把毛澤東的家庭成分劃為富農。儘管如此,當地政府向到韶山參觀的國內外人士介紹毛澤東的家庭情況時,一般仍不講毛澤東出身富農家庭,而說是純樸的農民家庭或革命家庭。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