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女同學叫流光,她死於一場車禍。死的第二天,是她十八歲的生日。
在最初的一個月裡,班上的同學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熱烈地議論著。大家對這樣的離去充滿了關注。悲傷不能說一點兒都沒有,但那只是個別人的感受。有更多人是披了悲傷的外衣,津津樂道著她死時的慘烈。畢竟,這世上苟活下去的倖存者是大多數,而意外夭折的黑髮人寥寥無幾。
知道一切都有期限
終於,話題有談厭了的時候。一年一度的藝術節要來了,年少的孩子們匆匆忙忙地丟掉了「悲傷」,穿起節日的盛裝,花紅柳綠地迎接即將到來的盛典。
不瞞你說,我對這件事情和這件事情所引發的一切,長久不能釋懷。
在我的生命體驗裡,只有死亡,能讓我有耐心停留。我久久地觀察,想探究在時間給予我們表面生活的背後,隱藏了什麼。
時隔這麼多年,我仍然對生死別離耿耿於懷。我清楚地看到,在我追究和探問的過程裡,更多的時候是掙扎,是無法平靜,是茫然成懼,是握拳成空。
但是可哥,我並不因為這熊熊的生命煉獄之火而頹廢,而沉淪,而停止探究。在我們大家都希望擁有,都希望長相守,都希望生生世世約會的時候,我看到了別離之美。
因為有了生別離,生活不再顯得漫無天日和度日如年,它讓時間變得有意義,有存在的價值,它讓我們知道一切都有期限,無論人,無論事,他們的出現、陪伴、相濡以沫及決然離去都是有日可待的。
因為有了死別離,生命不再是瑣碎的、囉嗦的、糾纏不休的,它讓我們懂得了平等的概念,知道無論你是曾經幸福地愛過,還是艱難地苦過;無論你是一輩子飛黃騰達,要什麼有什麼,順利得一塌糊塗;還是你終生都窮病愁苦,哭天天不應,坎坷得舉步維艱,你都得從人生的宴席上抽身退步,在你無比清醒而不舍的時候說永別。
因為有了愛別離,感情不再是簡單的遊戲,它讓我們明白什麼應該珍惜,什麼應該舍棄。愛的時候,我們如同飲下了人間最醇烈的美酒。與愛別離時,無論是因為愛已褪色,還是由於愛已消亡,我們都會為曾經有過的或熾烈或平和的感情心存感激。
因為有了恨別離,我們的負擔終於有了卸下的可能性,那讓我們久久縈懷的刻骨情愫,隨著這別離成為面目可笑的記憶,讓你深味「你眼前看到的一切均是假象」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在你與你的恨冰釋前嫌的那一天,你會發現原來你以前做的很多都是浪費……
學會把握相聚的此刻
別離,讓我們逐漸地、不得不地,學會了把握相聚的此刻,它強調了一生只有一次,來生你已是他人。別離,不是為了再相見,它在警示我們相聚只有一次,過時不候,時不再來。
別離使我們的品質變得敏銳,不再愚鈍地在糾纏中休養生息,它讓我們看到我們所有的親密愛人——包括我們自己——終究要先後離去。我們親手種下的一草一木,我們曾經漫步的田園山林,都會成為別人眼前的景致,而不再屬於我們。也就是說,它會讓我們對萬物的執著產生一個最根本的觀照,那被我們一直看作屬於我們的東西(或人/或情感/或大千世界的一絲一毫),真的就屬於我們嗎?你要在這時深深地自問!
別離使我們的心靈迅速成長,不再陷於不能相守、沒有永恆的泥淖之中。它讓我們徹底地覺醒什麼是真實的存在,什麼是虛幻的未來。那曾經困擾我們的,讓我們日思夜想、苦苦留戀的,都將無情地退席。
大家都是揹負了自己的願力和業力,來這世間遊走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和作業。相聚不是我們來的目的,而是我們來時的遭遇——經由相聚,我們逐步地完成自己,成長,然後分離。或早或晚,總得各奔東西!
放下苦苦的執著
別離,不是消極的、悲傷的、痛心疾首的;相反的,它是勇敢的、堅強的,它是浴火的鳳凰,在煎熬裡百煉成鋼,在九天裡驕傲地飛揚。
那所有和我們打過招呼的生命,包括父母、愛人與兒女,包括房屋、板凳和桌椅,他們都各有因緣,自由來去!認識這一切,放下對他們的苦苦執著,微笑地、珍惜地面對每一個在與不在的日子,看時光荏苒,我們依舊敦厚純良……
可哥,我說不好別離,它是那麼地深邃。但我要告訴你,不要悲傷,悲傷不是別離饋贈我們的禮物。
你有聽過蘇芮的那首閩南語歌兒嗎?「花若離枝」。歌中唱道:「花若離枝隨蓮去/擱開已經無同時/葉若落土隨黃去/擱發已經無同位……」我的理解是,花若離了枝椏,很快就會隨風而逝,來年花再開時,已不再是原來的那朵;葉若落下,也將埋進土裡,化成春泥,來年滿樹新綠,亦不會是那同一片綠葉。生命中最美的姿態,與感情裡最美的時機,總是稍縱即逝的擦肩而過,就這樣擦肩而過!
所以,珍惜現有的一切,善待你已得到的,感激生活不僅賜予你健康,還賜予你敏感聰慧的覺察力。好好地過下去,等待你的生命慢慢顯現它本來的面目,是你不辜負別離的最好方式。
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