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婺源的名聲越來越響,引得遊客紛至沓來,曾經的小橋流水、靜謐山村,已經逐漸為旅遊業的興起所沾染。相對來說,婺源的東線開發較早,受遊客的影響也更深,但是在北線的最深處,還藏著一個名叫「理坑」的村落,那裡更像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
沿著婺源鄉村的道路一路走來,兩側青山綠水。作為朱熹的故鄉,婺源在歷史上曾是古徽州的重鎮,與皖南一帶共屬當時的徽州府。可是上世紀的婺源卻三易其屬,最終在解放後被劃入了江西省的版圖。
理坑在江西與安徽的交界處。由於地處婺源盡頭,又與皖南諸村隔著一座大彰山,因此,無論兩地的旅遊業如何紅火,相對來說,這裡還能保住鄉間的寧靜氣氛。
我到理坑時,已是傍晚時分。從遠處望去,村子裡炊煙裊裊,一派田園景象。馬頭牆在夕陽的映照下,投出古樸的影子;青郁的稻田則逆著光芒,閃動著靈性的華彩。村口,幾位老人叼著煙嘴,在一旁悠閑地嘮著家常。這是我所能想像的最理想化的鄉土圖景:處處都和諧安寧,人人皆怡然自得。
婺源在舊時文風很盛,因此,其地名多有尊古之意。看到「理坑」這個村名,就知道此處必定推崇儒家理念。理坑始建於北宋末年,它雖偏居山村一隅,村民們卻也好讀成風。這個村莊在歷史上出了不少名仕,直到今天,村中還保留著明代工部尚書余懋學的「尚書第」、吏部尚書余懋衡的「天官上卿第」、兵部主事余維樞的「司馬第」、廣州知府余自怡的「駕睦堂」等多處官宅。村口處有一座「理源橋」,橋上刻有「山中鄒魯」、「理學淵源」的字樣。
傍晚,我就住在當地的村民家。與古徽州的其他地方一樣,這裡的民居裡多有一些舊式的家什。我住的房間裡,就有一張從前的彫花木床,房間的牆壁上還刻有鏤空的花紋,住在其間,確實是古意盎然。至於日常三餐,你大可以任由主人隨意做些小菜。婺源人的廚藝是極棒的,濃郁的菜品再配上當地特產紅辣椒,盡興而無損雅氣,簡單卻不失精緻。
每個來到婺源的旅行者,都會品嚐一下這裡的紅鯉魚。紅鯉魚味道異常鮮美,已成了婺源的一道名菜,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種鯉魚最早便出自理坑。據說在明朝萬曆年間,理坑名人余懋衡告老還鄉時,皇帝為表彰其為官清正,一身廉潔,特意從宮中選出幾尾紅鯉魚作為賞賜,從此,御賜的鯉魚便流落民間。在今天,婺源境內家家戶戶的院落裡都挖有魚塘,養著紅鯉魚。
第二天清晨,我早早起來,在村中隨意走動。周圍的山巒間飄來霧氣,使理坑多了幾分水墨畫式的意境。我覺得這裡的色調極美,白牆黛瓦,素面朝天,那些錯落有緻的馬頭牆,在霧氣中更顯出文人的情懷。這種素雅,決不能搭配一絲一毫的顏色。據說湯顯祖有一句詩——「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我想,只有以夢境為底,方能彫琢出理坑這股不落凡塵之氣。
這古風十足的儒雅之地,自然能出些真正的讀書人。在歷史上,理坑共有七品以上的官宦36人,進士16人,文人學士92人,他們的著作達333部582卷之多。在這之中,共有5部78卷被收入《四庫全書》。理坑是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書生之鄉,一直以來,當地的人們也都崇尚「讀朱子之書,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禮」的儒家理想。
在理坑村邊,有一條小溪,每天下午都會有不少婦人在這裡洗衣服。河水兩側,可謂是全村最熱鬧的地方。在溪水上方,有一座石橋,名曰「天心橋」,不管何時都有老人在上面對弈、晒太陽。遠望這幅畫面,充滿了恬靜的氣息。其實,比起村中的那些掌故,我更喜歡眼前這個生活化的理坑。
理坑妙就妙在沒有多少遊客前來打擾,可以讓你在閑情散淡中,領略最真實的婺源生活。
徒步攻略: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旅行者開始採用徒步的方式遊覽婺源,而理坑就是這條徒步路線上的一個重要村落。由於地處皖、贛兩省的交界,你可以從理坑出發,沿徽饒古道翻過大彰山,一直走到另一邊的安徽境內。在這一過程中,你會經過虹關、江南第一樟、吳楚分源等景點。雖然路途有些艱苦,但也是與眾不同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