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40週年紀念日。今年的紀念活動規格特別高,除了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親自出面講話,政協、僑辦等等也分別舉辦活動,海外很多大使館、領事館也在各自國家舉辦活動。大陸還第一次邀請了國民黨代表到大陸參加紀念活動。中共並聲稱是孫中山事業最忠實的繼承者。
其實,中共1949年在中國大陸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孫中山先生及其提倡的三民主義不僅絲毫沒有共同之處,而且還是反其道而行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共歷來的宣傳教育中,都是說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的。哪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是中共推翻的嗎?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各項不平等條約,絕大部分都在民國各個時期先後廢除。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奧兩國作為戰敗國被取消了與戰勝國中國之間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和特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作為交戰的一方,中華民國按照國際慣例宣布廢除和交戰另一方德意日的一切條約。特別是在二戰時期,中華民國作為反法西斯陣營的主要參戰國之一,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尊敬。在蔣介石的極力推動下,美英分別廢除了和滿清政府簽訂的主要不平等條約。至1943年初,中華民國政府已經廢除了作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主要標誌的各項不平等條約和特權。
保留不平等條約的正是中共的"蘇聯老大哥"。蘇聯曾於十月革命後宣布廢除1896年及以後的部分不平等條約,但那主要指的是關於瓜分中國的日俄各項條約。割佔中國大片領土的《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不平等條約,則還要等80年以後,由"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中國共產黨的總書記簽字確認永久割讓。而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勝利,是在1945年由蔣委員長領導的中華民國取得的。中共乘民族危難之機做大,才有可能最後奪取政權,才使毛澤東在多年後要感謝日本侵略使中共上了臺。
真正被中共推翻的"帝國主義",大概就是香港和澳門了。不過香港是熬到了租借到期的1997年收回的,距離中共"推翻帝國主義"的1949年差不多有半個世紀之遙。澳門倒是還有一個小插曲,1966年,文革蔓延到澳門,葡澳當局開槍鎮壓,廣東停止對澳門的供應。葡澳當局立即低頭。此後,北京已經實際控制了澳門,但仍然要等到條約期滿才"勝利的"收回。
另一座大山是"封建主義",由於早在2000多年前秦統一中國後"封建制"作為一種社會制度已不復存在,這裡所說的"封建主義"只能憑猜測,大概說的是地主對農民的"剝削"。如果確實如此,其標誌就應該是土地改革。孫中山的民生主義最重要之原則一為平均地權,二為節制資本。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就開始制定土地法規,準備土地改革。從1927到1937年,先後出臺了240餘種土地法令和各省地政府單行章則。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其中也包括中共割據叛亂和日本入侵,國民政府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土改。到抗戰勝利以後,國民黨在中共的全面進攻面前只是為生存而戰,更無暇顧及了。不能不說,國民黨之敗,這也是原因之一。1949年國民黨退踞臺灣,下決心解決土地問題。分三個階段在臺灣重新進行土地改革。基本上解決了臺灣的土地問題,真正實現了孫中山的"平均地權"和"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反觀中共,土地政策一直是為奪取政權服務的工具。抗戰時期為拉攏人心而將紅軍時代消滅地主沒收土地的政策暫時改為減租減息
,抗戰一結束,立刻在中共統治區重新恢復消滅地主的政策並在建政後向全國推行。在這具有中共特色的土地改革中,中共通過"挖窮根"、"鬥爭大會"等方法,人為製造出農民對地主的階級對立意識、"革命鬥爭意識"和擁護中共的意識,從而徹底消滅了傳統的民俗倫理。而一旦中共覺得自己的統治已經穩固,不再需要農民為其當炮灰時,就立即再次剝奪了農民的土地。這次被稱為"集體化"的剝奪是非常徹底的,中國的農民,作為一個整體,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失去了土地所有權。"地權"不再是"平均"而是"有無"的問題,"耕者"也就徹底的"無其田"了。今天中共特權集團之所以能在全國農村城市大規模的圈地、拆遷,其根源早在建政之初就已種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通過推翻滿清帝國,也不是通過趕走日本侵略者,而是靠推翻了孫中山一手創建的中華民國建立起來的。按中共的講法,新民主主義是對舊民主主義的否定,就是用馬列主義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勝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何來繼承之說?
看中國首發 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