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訪十天花費高達兩萬餘元
美國當地學生陪同參觀哈佛大學校園;舉行一場籃球友誼賽;學生之間相互展示自己的才藝……日前,上海市某重點中學的高二年級小張剛從美國遊學回來。小張介紹,學校的姐妹學校組織學生來學校進行交流,因為自己的英語口語比較好,所以被選拔進入陪同接待隊伍。之後,這所學校向本校發出回訪的邀請,儘管是姐妹學校的交流活動,每位學生需要自理所有的費用,10天參加各種活動和來回機票就需要2萬多元。
「出發前,自己對這次訪問活動滿懷期待,訪問活動結束後,我才發現這僅僅是一次短期旅遊,自己並未學到什麼知識。」小張後悔地說道,「以後,再有這樣活動,我不會再報名參加。」
調查顯示,近幾年來,上海市部分中小學校紛紛與國外學校結成姐妹學校,很多國外姐妹學校熱衷組織學生之間的互訪活動,他們先來上海訪問幾天,然後再邀請中國學生去國外訪問幾天,所有費用由學生自理,10天左右的訪問活動至少需要2萬元,一些學校甚至把該項目作為學校的盈利項目來操作。
家長:為孩子前途盲目跟風
親身體驗異域文化生活、感受名校氛圍等行程「亮點」是吸引眾多家長鼓勵孩子報名參加訪問活動的原因。聽說學校要忙著組織下一批的出國訪問的名單了,家住浦東新區的趙女士也開始著急起來了,兒子今年上高二了,如果這學期爭取不到訪問的名額,以後就沒有時間參與了。
「現在很多單位招聘時,都很看重學生是否有在國外學習或生活的經歷。讓孩子多出去走走,可以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提高孩子的口語水平,可能對孩子今後升學也有幫助。」趙女士介紹,儘管學校組織的訪問活動費用很高,但學校組織的活動肯定比旅行社組織的更有保障。
調查發現,類似趙女士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眾多家長有著盲目選擇的想法,他們往往認為別的孩子參加了,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伍,甚至覺得價格越貴越好。但他們對遊學本身究竟能學到點什麼並不關注。
專家:防止滋生攀比心理
復旦附中謝校長介紹,學校組織學生出去進行一些互訪活動,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學生與不同背景學生交流的能力。但這種短期的訪問不會對學生的成長和成績有太大幫助。因此,學校不應大力宣揚並提倡。相反,學校還要規範這些行為,謹慎組織學生出國遊學。此外,只有少數家庭條件好的同學才能成行的遊學活動,校方也要做好引導工作,防止學生之間產生攀比心理。
對於家長希望通過遊學提高孩子的英語能力,謝校長不以為然。他說,語言學習是有規律性的,要不斷地積累,對學生的語言學習而言,通過短期出國遊學的形式並不會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
来源:西部商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