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自己很搶手」
帕森結識第一位女友是在一年多以前,在澳大利亞使館的一次活動中,他注意到了一位中國姑娘, 「我們兩人覺得很談得來,活動之後就互留電話,兩週以後正式確立了戀愛關係。可以說,我們在很多方面有共同語言,那個時候我覺得很幸福。可是沒過兩個月,她就急切地想跟我結婚。我並不是一個不想考慮婚姻的人,可我覺得我們之間根本沒有做好結婚的準備。她的急切讓我懷疑:她愛我,還是愛我的國籍?「不久,帕森主動結束了他在中國的第一段戀情。以後的幾個月,他告訴自己不要相信中國女孩的愛情,直到遇到第二個令他心動的姑娘。「我覺得我們是真的合得來」,帕森回憶說:「在一起的日子很愉快,她很體貼,關心我的衣食住行。
但是,我受不了她時不時打電話問我‘你在哪裡?在幹什麼?’「過分的關心對帕森來說變成了一種打擾和佔有,他又一次懷疑對方的動機,於是第二段戀情也畫上了休止符。
帕森相信自己所碰到的女孩決非偶然,在老外身邊確實存在著一個一心想與他們交往的女性群體。談話中,他從包裡抽出一份英文雜誌,翻到一頁給我看:在「尋語言交流對象」一欄中,有一則自我介紹這樣寫道:「容貌姣好,性感,舉止優雅「。帕森說:」語言交流和容貌有什麼關係?誰都看得出來這簡直類似於徵婚啟事。「
法國人洛科特也有這方面的體會,「來到中國之後,我發現有些女孩子大膽得可怕。在酒吧裡,經常有一些精心裝扮的女郎主動與我搭訕,在戀愛方面,她們的觀念甚至比外國人還開放。在俱樂部等一些場合,如果我主動去追一個中國女孩,成功的機率會比在法國大得多。在中國,我覺得自己很搶手,和我在一起的女孩很重視我,關心我的一切「。
「我們不比中國男人更優秀」
為什麼有些中國女孩想找個外國戀人呢?帕森從自己的經歷感覺到,金錢和綠卡仍是一部分中國女性最看重的東西,「她們想讓我幫助她們出國,而且她們覺得外國人都很有錢,嫁個外國人可以一輩子有人養活,不愁吃穿。而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我們面對很多壓力,連自己的未來都把握不了,你們看我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很便宜,我根本沒有多少錢「。
帕森的說法在一些中國女孩看來可能有些過時,很多人都知道洋打工的錢包未必就比自己的鼓,拿到綠卡也不等於一輩子有保障。一個中國女孩曾同洛科特談過自己的想法,她說,西方小夥子穿什麼都精神,挽著一個金髮褐眼、高大魁梧的外國男友是一件很榮耀的事。對此,洛科特則不以為然,「我覺得中國女性對外國男人的認識存在誤區。在我看來,很多中國男人非常優秀,絲毫不遜於我們「。
美國人特瑞在北京一所大學學習漢語,他覺得中國女孩的開放與好奇是她們找外國男友的最大原因。在來中國之前,特瑞在日本工作過一段時間,他所接觸到的日本女性都很含蓄,他在那裡交過一位女友,對方認為交男友屬於自己的私事,不會刻意公開,而到了中國以後,他發現中國女性在這方面前衛得多,不僅交男友不是秘密,而且也樂於嘗試新鮮事物,很多女孩談戀愛的時候並不考慮長遠。
中國女性有魅力
特瑞不久前看了國產大片《英雄》,顯得很興奮:「電影中的每一個畫面都很美,尤其在片中飛來飛去的兩個女人,更是漂亮。「帕森也說,很多外國人認為中國美女高、瘦、清秀,非常有東方女性的韻味,有些人在來中國之前就有與中國美女親近的打算,還有人主動在雜誌上刊登徵友廣告。這些人中不乏在國內找不到理想老婆的王老五,對他們來說,中國是一個很能滿足他們自信心的地方,帕森的一個朋友就已經有了十幾任中國女友。
在特瑞看來,中國女性的魅力還不僅僅在於漂亮,「在校園裡,經常有女學生走過來找我練習英語,她們聰明敏捷、舉止大方。這一點跟在美國很像,不相識的人輕鬆聊天,彼此都感到很愉快,但沒有別的意思「。
文化差異不是大問題
雖然與中國女友的戀情並不順利,帕森還是對異國之戀充滿信心,「我聽說過很多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的故事,他們生活得很幸福「。
上大學時,帕森的專業是古代漢語,他對中國女性的最初印象來自於古典文學,而到了中國之後,他既沒有遭遇《水滸傳》裡的孫二娘,也沒有撞上《紅樓夢》裡的林黛玉,「每個中國人都不一樣,正如每個英國人都不一樣,「帕森說,」因為同一國家的人彼此也不同,所以國籍並不是談戀愛的障礙「。
有人認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生活在一起會產生很多摩擦。而帕森則表示,文化差異至少對他來說不是問題,「我跟以前的女友在一起如果說有什麼差異,只能說她習慣早睡早起、我習慣晚睡晚起。這些算什麼障礙?我承認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變數,但是兩種文化之間也帶來相互吸引的動力。因此,不管你是哪國人,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真心相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