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6-07-25 10:56:28作者:奚旭初
在經歷改革大潮的洗禮,取得世人矚目的成果同時,我們的民族出現了一些道德滑坡現象,諸如跑官要官、貪贓枉法、造假工程、公款吃喝、見死不救、抄襲剽竊等等。道德底線頻頻被突破,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如果不引起高度警覺和重視,可能威脅到社會穩定與和諧。(4月28日市場報)
物質生活水平跨越了「小康線」,跨越了「富裕線」,道德底線卻每況愈下,這種現象確實發人深省。道德底線既然被稱為底線,就意味著這是不可再逾越的一道「紅線」。但可怕的是,這個底線這幾年似乎已經「下不保底」,不斷地在打開下跌空間。道德底線被頻頻突破,已構成對我們社會公序良俗的嚴峻挑戰。
拿了紅包就要把手術做好;多收了錢就要把教育抓好;大吃不大喝,收禮不受賄……這些本是畸形的社會現象,現在在很多人眼中卻已經成了可以接受的「道德底線」。當鮮廉寡恥終於不再引起大驚小怪而只剩下見怪不怪,當過街老鼠開始招搖過市,當道德觀象溫水中的青蛙被慢慢煮熟的時候,也正是畫出了道德底線不斷跌落的軌跡。
道德底線不是道德標準,可嘆的是今天有不少不願墮落的人也只是以道德底線自律而不是追求道德標準。有道是「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倘若取法乎「底」,是否真能得「底」,恐怕變數太多。有一個故事耐人尋味。有甲、乙、丙三個規模不等的店舖商人,甲商人在3萬元誘惑前丟棄了道德底線,乙商人在5萬元誘惑前丟棄了道德底線,丙商人在30萬元誘惑前丟棄了道德底線。三個商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線,然而又先後突破了各自的道德底線。這個故事告誡我們,要是道德底線只是量的不同而沒有質的區別,那麼所謂堅守也是脆弱的。如果將這個故事作為樣本,我們不妨自我作一個自測:要是自己的道德底線不是無價,那麼多少錢能使底線失守?如果說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是不解決好遲早總會發作的問題,那麼我們就會備感確立「八榮八恥」榮辱觀是多麼迫切,多麼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