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時,有一位年僅23歲的劉姓姑娘,被倒塌的房屋砸傷了腰椎,再也不能站立。她在描述自己得救前的「瀕死體驗」時說:「我思路特別清晰,思維明顯加快,一些愉快的生活情景如放電影,一幕幕在腦海中飛馳而過,童年時與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逗,談戀愛時的歡樂,受單位表彰時的喜悅,這一切都在幾秒鐘裡出現。」
另一位倖存者稱,當時「似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渺無人煙,走向哪裡?慌不擇路時出現一個大黑洞,走進去不覺得害怕,洞裡還濺起層層水花。走啊,走啊,在彷彿見到光亮時,我急速跑出了洞,又見到了天日。」還有一位倖存者描述:「當時覺得自己身體分為兩個,一個躺在床上,那只是個空殼,而另一個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氣還輕,晃晃悠悠飄在空中,感到無比舒適。」
天津市安定醫院精神病醫學教授馮志穎,1987年和同事隨機找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100位倖存者,進行瀕死體驗調查,收回有效調查數據81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今年65歲的他介紹說:「81例被調查者的‘瀕死體驗’有:回顧一生、意識與軀體分離、失重感、身體陌生感、身體異常感、世界毀滅感、同宇宙融為一體感、時間停止感等多達40種類型,比此前世界上同類研究多出10種體驗類型。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能體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感覺。」
據瞭解,這次對「瀕死體驗」的研究雖然只有81例,卻是世界集中採集案例最多的一次研究,也填補了該研究領域的空白。對「瀕死體驗」的認識有助於人們瞭解生老病死的規律,對面臨死亡的人進行救生、安撫和醫療照顧,使其增長對死亡的抵抗力。同時對大災難後獲救或患了不治之症而隨時受到死亡威脅的人來說,會有一種支撐力很大的精神力量。
「瀕死體驗」內容因何而異?
調查表明,81例研究對象中,半數以上的人遇險時不但不害怕,反而思維特別清晰、心情格外平靜和寬慰,無恐慌感。近半數的人產生意識從自身份離出去的感受,覺得自身形象脫離了自己的軀體,游離到空中。約三分之一的人有自身正在通過坑道或隧道樣空間的奇特感受,有時還伴有一些奇怪的嘈雜聲和被牽拉或被擠壓的感覺;有人還感到自己在黑暗的坑道內行進,快到了盡頭,看見了光亮,感覺「光明即將來臨」。
倖存者李某這樣回憶:「當時身體好像已經不屬於自己,下肢似乎不翼而飛,身體的各個部位散落在空間,接著好像沉在萬丈深淵裡,四週一片黑暗。這時開始快速回顧自己的一生,但這些回憶根本不受大腦支配。有此類體會的人約佔被調查者的四分之一。
研究表明,社會心理、文化程度、職業、婚姻、性格、傾向等,對「瀕死體驗」的內容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男性較女性思維過程加快的感受多;未婚者比已婚者具有超感官知覺和世界毀滅感的體驗多;文化程度越高,思維特別清晰的感受越多,文化程度較低者,離體體驗、生存於非塵世領域的體驗、軀體陌生感和世間非真實感較多;農民和無工作者時間緩慢或停止感和身體感覺異常的體驗多,幹部和工人有突然醒悟感的多。
通過對國內外「瀕死體驗」研究的對比,馮志穎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儘管東西方在宗教和文化傳統上有很大差異,但有瀕死經歷的人體驗內容大部分是相同的。
研究「死亡」是為了更好生活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提起死亡很不吉利。因此,讓經歷過「死亡」的人敘述最不願回憶的一幕很不人道。在對唐山大地震倖存者進行調查時,就多次遇到了難堪場面。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妻兒、自己也高位截癱的工人在被訪時就曾沖調查者怒吼:「我不願回答你們的問題。過去的一切我都不願意再想起來,我受不了那種刺激!」
「我們對被訪者從不強迫或糾纏,並且很理解和同情他們。」馮志穎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但作為學者,我們會把這項研究堅持下去,以造福更多人。」在81例研究對象中,有47例「瀕死體驗」前後性格有改變。
據介紹,利用「瀕死體驗」會導致人格積極改變的機理,可為某些類似的影響人格改變的心理治療提供依據和設想。精神醫學理論和實踐證實,人在危險境遇中的精神狀態,心情平靜和身體放鬆有利於身處絕境的人保存體力;相反,驚慌、恐懼或垂死的悲痛,會迅速剝奪體內能量的貯備,加速死亡。因而,將「瀕死體驗」 應用於臨床,還可以幫助遇到重大身體創傷或死亡機率極高的手術的臨危個體保存能量,減少消耗,轉危為安。
目前,馮志穎積極地將已經獲得的「瀕死體驗」研究成果應用於醫學臨床治療。他說,在社會醫學和精神病學臨床中,將「瀕死體驗」變成形象的文字並給予心理治療,可以增進他們對生命價值的珍惜和留戀。他還想對可預期性死亡(患重大疾病、自殺)進行「瀕死體驗」研究,掌握更多的「瀕死體驗」類型,以造福更多人。
来源:新民晚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