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斯潘今卸任新任挑戰多

發表:2006-01-31 19: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本月3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將把聯儲主席之職交給繼任者本.伯南克。辭舊迎新之際,華爾街金融家們如何看待這位美國金融界的老舵手呢?
自1987年8月11日就職以來,格林斯潘已經在美聯儲主席位置上穩坐了18年半之久,任期內先後經歷里根、老布希、克林頓和小布希四位總統,對華爾街、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影響深遠。

曾供職美聯儲的斯坦福華盛頓研究集團高級經濟顧問萊爾.格蘭利說:「格林斯潘是最早認識到新經濟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成功地說服了美聯儲內部同僚採取靈活的貨幣政策,以支持新經濟的持續成長。」格蘭利認為,格林斯潘長袖善舞,在狙擊通貨膨脹和刺激經濟增長之間「優雅地走鋼絲」,任期內不僅控制了通脹,重建了價格穩定,還保證了比較高的就業率。

CreditSights公司戰略研究專家克里斯頓.斯坦克指出,格林斯潘面對各種金融難題和突發事件總是泰然自若,主動出擊。他成功應對了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以及此後的兩次海灣危機和2001年的「9.11」事件。當1998年起源於亞洲的金融危機擴散到拉美地區並對全球經濟造成威脅時,格林斯潘果斷地在10周內連續三次減息,創造了美國歷史上最快的減息速度,成功化解了迫在眉睫的金融災難。

Putnam投資公司高級顧問戴維.凱利認為,格林斯潘在任期間,除了1990-91年及2001年兩次輕微的經濟衰退,美國出現了歷史上最長的經濟增長期,更在克林頓時代創造出「零通脹」的經濟奇蹟。格林斯潘使美國經濟平均每年增長3%左右,平均失業率徘徊在5.5%。這些已經足以使他名垂青史。

華爾街銀行家們還對格林斯潘在美聯儲決策透明度方面的改革大加讚賞。哈特福德投資管理公司執行總裁比爾.戴維斯說:「格林斯潘時代以前,美聯儲對決策信息的控制過於嚴格和保守,是格林斯潘給聯儲帶來了更高的透明度」。

然而在高度評價格林斯潘政績的同時,華爾街也對他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滿。戴維.凱利說,美聯儲公布的信息過多,使市場對其政策出現不同解讀,並且無所適從。此外,格老對下屬過於溫和,下屬在媒體上頻繁露面,透露美聯儲下一步貨幣政策的玄機,使美聯儲的權威性和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打折扣。

克里斯頓.斯坦克認為,格林斯潘的貨幣政策總體是成功的,但並不完美,19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就與其不恰當的貨幣政策有關。此外,格林斯潘在2001-02年的一連串減息動作幅度過大,短短一年間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75%,這使美國房地產領域出現大量泡沫。而一旦房價下跌,居民消費緊縮,美國經濟增長後勁將無法持續。這也是留給下任聯儲主席的一道難題。

穆迪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讚迪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認為,格林斯潘2001年以來支持布希總統的減稅政策,使美國本已龐大的赤字更加嚴重,從而帶給美國經濟更深的內傷。

不過,時勢論英雄。多年來,格林斯潘謙遜、沉著、果敢的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人們的心中。在更多人眼裡,他仍不失為美國歷史上最好的聯儲主席。

格老簡歷

1987年8月11日,由美國總統里根任命的艾倫.格林斯潘接替保羅.沃爾克,開始執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1987年10月19日,華爾街經歷「黑色星期一」,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全天跌幅達到創記錄的23%。美聯儲迅速發表簡短聲明,承諾向任何處於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幫助。次日股市反彈。1990年7月,美國經濟進入一次短暫、溫和的衰退。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國際油價飆升。1991年3月,美國經濟衰退結束,從此開始了長達10年的、創記錄的經濟擴張。1994年2月4日,美聯儲首次公開宣布調整其貨幣政策槓桿──聯邦基金利率,即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1996年9月,格林斯潘說服同僚放棄了升息計畫。他指出,當時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快於政府表面的統計數據,這將使失業率下降,同時不會引發通貨膨脹。1996年12月5日,格林斯潘在公開演講中提出股市上漲反映了「非理性繁榮」。華爾街股市應聲而跌,但隨後回彈。

1998年9月29日,美聯儲開始連續三次快速降息,成功抵禦了亞洲金融風暴和一家大型對沖基金瀕臨倒閉給美國經濟帶來的衝擊。

2000年1月14日,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創11722.98點歷史最高記錄。隨後幾個月中,股市陷入低迷,賬面價值損失近萬億美元。

2001年1月3日,美聯儲出人意料地在兩次決策會議間隙中,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50個基點。它表明在經歷股市下跌、商業投資下降後,聯儲開始實施新一輪刺激經濟的政策。

2001年1月25日,格林斯潘在國會作證說,當年巨大的財政預算盈餘(但最後未能成為現實)為減稅提供了空間。此舉使布希政府的1.3萬億美元減稅提案在國會獲得通過。

2001年3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美國歷史上最長的經濟擴張期結束。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襲擊。格林斯潘在歐洲參加一個會議後回國,途中被迫改變航向。美聯儲副主席羅傑.弗格森發表聲明,宣布美聯儲準備為處於金融困境的銀行提供貸款。

2001年11月,美國經濟衰退停止。但企業為提高競爭力,競相削減勞動力成本,導致失業率上升。2003年6月25日,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1%這一45年來最低水平。聯儲希望以此刺激經濟增長,並抵禦潛在的通貨緊縮威脅。

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開始採取每次25個基點的系列升息步驟,逐漸淡化其經濟刺激政策。2005年10月24日,美國總統布希在白宮宣布,他提名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接替格林斯潘,出任下任美聯儲主席。本月3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將把聯儲主席之職交給繼任者本.伯南克。

新任的挑戰

79歲的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將於1月31日交棒,他的職位由原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本.伯南克接替。伯南克上任恰逢油價高漲,美國國內消費出現降溫苗頭。在保持經濟增長方面,這位聯儲新當家人面臨著諸多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伯南克上任後面對的第一個挑戰是選擇適當時機,結束聯儲將近兩年的升息歷程。目前美國經濟增長已有放緩跡象,如果貨幣緊縮政策維持時間過長,美國經濟就有陷入衰退的危險。但如果過早採取行動,在油價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通貨膨脹有可能失去控制。

伯南克的決定將對數百萬消費者、投資者和企業的金融活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梅西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師迪亞內.斯旺克說:「我們正處在一個轉折階段,現今任何金融政策都不能立竿見影,也沒有一個準確的終級利率數字來參照。所以,伯南克的最大挑戰就是何時停止升息。」

除利率問題以外,伯南克還必須在其他領域展現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首先,美國房地產市場面臨過熱問題。房地產業近年在支持美國消費者支出和整體經濟增長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這一市場已有降溫趨勢。一旦房地產業降溫過猛,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沈重打擊。為此,伯南克及其同僚們必須提早籌劃應對措施。

其次,伯南克要解決貿易和財政赤字問題。雙赤字問題的長期存在始終是美國經濟的隱患,如果日本、中國和英國這些美國政府債券的最大投資者失去信心,減持美國債券,美國經濟將陷入困境。最糟糕的情況是,美國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下跌,利率上升,美元貶值,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並拉動國內通貨膨脹。屆時伯南克將面臨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雙面夾擊,其利率政策也難有作為,因為刺激疲軟的經濟需要降息,而抑制通貨膨脹需要升息。

伯南克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居高不下的油價。去年的「卡特里娜」颶風,已經生動地證明美國國內市場的油價可以以驚人的速度飆升。颶風過後,墨西哥灣地區多處重要油氣設施被毀,原油價格達到每桶70美元,汽油價格也升至每加侖(合3.785升)3美元。高油價會抑制消費、就業以及整體經濟活動,而企業將油價上漲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無疑將增加通貨膨脹壓力。

此外,伯南克一向推崇的為通貨膨脹設定目標的政策也將受到考驗。伯南克還必須同其他國家的央行行長保持良好關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隨後的俄羅斯和巴西金融危機所帶來的慘痛教訓,清楚地表明瞭各國央行行長間溝通渠道暢通的重要性。

伯南克有著深厚的學術積澱及良好的口碑,但作為美聯儲新主席,他肩上的擔子並不輕鬆。也許正如經濟師斯旺克所說,伯南克將發現,「他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淋漓盡致地把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13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奧古斯塔。他自小就顯示出非凡的學習能力,小學6年級時贏得州拼字比賽冠軍,大學入學考試成績達到1590分,離滿分僅差10分,並以優異成績從哈佛大學畢業。1975年獲得哈佛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7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在2002年被布希總統任命為美聯儲理事之前,伯南克主要從事學術工作。他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17年,並擔任該校經濟學系主任。伯南克離開普林斯頓大學之後在美聯儲任主管官員,並與格林斯潘共事3年之久。2005年6月,他出任美國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2005年10月24日被布希提名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伯南克學術成果豐碩,其中最有名的,是他與合作者在一篇展望格林斯潘之後美聯儲政策的評論文章中,提出給通貨膨脹設定目標的理論,即在一定時期內使通貨膨脹率保持在特定的水平。

1月31日美國參議院將正式通過布希總統對伯南克的美聯儲主席提名。伯南克將於2月1日成為第14任美聯儲主席。

華爾街日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