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05-12-01 23:39:00作者:
從法理名義上看
「志願軍」並非中國正式派出的正規軍隊(中國政府公開否認是自己派出的)。
敵人則是由安理會決議,由十六國組成的聯合國軍。
即是說:
一群未得到政府授權的中國人,逕自跑到外國土地上,在一個外國政權(斯大林)的裝備和指揮下,為保衛另一個外國政權(金日成),與聯合國作戰。(那這是什麼性質的武裝團體呢?--也許類似雇佣軍)。
談判桌上,是朝鮮對聯合國。志願軍處境尷尬(一支名義上沒有自已的政府而依附於朝鮮政府的軍隊)。
因此,從法理名義上看,朝戰勝敗,與中國無關。
.
從實際行為上看
志願軍實際受中國政府指揮。但,有關朝戰的大政方針,毛、金都要向斯請示,有關戰略大局由斯作最後決斷(見前蘇解秘檔案)。戰爭最高決策權在斯大林。
蘇聯出指揮出裝備。中國出人命出錢財。朝鮮出人命出土地。
而聯合國方面,是以美為首的十六國參戰。
所以,這不是中國與美國單挑,實際上,是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陣營的一次集體對決。中國在其中,為犧性最多之一員大將而己。
中國不是為民族利益而戰(聯合國軍並無進攻中國之計畫),而是為社會主義陣營利益而戰。
勝敗是兩個陣營打成平局。從哪兒來,還回哪兒去了。
因此,從戰場本身看,與中國的國家榮譽關係不大。
.
從後果利弊上看
開戰前,美己不管臺灣,我軍打下臺灣只是幾年內的事了。戰爭使美軍協防臺灣,第七艦隊成為阻擋大陸攻臺的鐵壁,由此台海成為迄今未能解決的大麻煩。
開戰前,朝島無美軍,戰後出現美軍長期駐紮。
當志願軍雄赳赳地跨過鴨綠江之時,1950.11.20印度軍隊乘機也雄赳赳地開進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到朝鮮戰爭結束,印度也完全佔領了這片中國土地;
開戰前,中國是美蘇都想爭取的力量。開戰後,由於毛的「一面倒」,認蘇為「老大哥」,自居小弟,被西方認定為蘇之衛星國。
1950.10 泰國邀美國簽訂軍事協定;1951.8.30菲律賓同美國簽訂《美菲聯防條約》;1951.9.1美、澳、新簽訂《太平洋安全條約》;1951.9.8舊金山和會通過《對日和約》、日美簽訂《美、日安全條約》;1953.9,美臺簽訂《軍事協調諒解協定》;1953.10.1美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4.9美、英、法、泰、菲、澳、紐西蘭、巴基斯坦在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1955.1.11美國、巴基斯坦簽訂《美巴防禦援助協定》、1955.5.15柬埔寨同美國簽訂《軍事援助防禦協定》。這些條約明顯都是針對我國的,美國勢力合法地延伸到整個亞太、南亞地區。
1950.7.20,美國取消了所有已經核准往中國物資的特種許可證,對中國實行全面戰略禁運。1951.5.18,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和朝鮮實行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 1951.10.27,巴黎禁運機構中增設了專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委員會。到1953.3,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國家達45個。
本來,在二戰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的威望和影響,到此基本喪失殆盡,中國得到的是一個更危險的更惡劣的周邊環境。
.
中國死傷幾十萬青年人,還欠了一屁股軍火債(蘇式武器不是白送的),最後退出朝鮮,什麼也沒得到(朝鮮也未控制在中國手裡)。
.
從歷史上看
朝窮韓富,如何面對歷史?
與韓建交,與美聯手搞垮蘇聯,又何必當初。
「志願軍」並非中國正式派出的正規軍隊(中國政府公開否認是自己派出的)。
敵人則是由安理會決議,由十六國組成的聯合國軍。
即是說:
一群未得到政府授權的中國人,逕自跑到外國土地上,在一個外國政權(斯大林)的裝備和指揮下,為保衛另一個外國政權(金日成),與聯合國作戰。(那這是什麼性質的武裝團體呢?--也許類似雇佣軍)。
談判桌上,是朝鮮對聯合國。志願軍處境尷尬(一支名義上沒有自已的政府而依附於朝鮮政府的軍隊)。
因此,從法理名義上看,朝戰勝敗,與中國無關。
.
從實際行為上看
志願軍實際受中國政府指揮。但,有關朝戰的大政方針,毛、金都要向斯請示,有關戰略大局由斯作最後決斷(見前蘇解秘檔案)。戰爭最高決策權在斯大林。
蘇聯出指揮出裝備。中國出人命出錢財。朝鮮出人命出土地。
而聯合國方面,是以美為首的十六國參戰。
所以,這不是中國與美國單挑,實際上,是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陣營的一次集體對決。中國在其中,為犧性最多之一員大將而己。
中國不是為民族利益而戰(聯合國軍並無進攻中國之計畫),而是為社會主義陣營利益而戰。
勝敗是兩個陣營打成平局。從哪兒來,還回哪兒去了。
因此,從戰場本身看,與中國的國家榮譽關係不大。
.
從後果利弊上看
開戰前,美己不管臺灣,我軍打下臺灣只是幾年內的事了。戰爭使美軍協防臺灣,第七艦隊成為阻擋大陸攻臺的鐵壁,由此台海成為迄今未能解決的大麻煩。
開戰前,朝島無美軍,戰後出現美軍長期駐紮。
當志願軍雄赳赳地跨過鴨綠江之時,1950.11.20印度軍隊乘機也雄赳赳地開進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到朝鮮戰爭結束,印度也完全佔領了這片中國土地;
開戰前,中國是美蘇都想爭取的力量。開戰後,由於毛的「一面倒」,認蘇為「老大哥」,自居小弟,被西方認定為蘇之衛星國。
1950.10 泰國邀美國簽訂軍事協定;1951.8.30菲律賓同美國簽訂《美菲聯防條約》;1951.9.1美、澳、新簽訂《太平洋安全條約》;1951.9.8舊金山和會通過《對日和約》、日美簽訂《美、日安全條約》;1953.9,美臺簽訂《軍事協調諒解協定》;1953.10.1美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1954.9美、英、法、泰、菲、澳、紐西蘭、巴基斯坦在馬尼拉簽訂《東南亞集體防禦條約》;1955.1.11美國、巴基斯坦簽訂《美巴防禦援助協定》、1955.5.15柬埔寨同美國簽訂《軍事援助防禦協定》。這些條約明顯都是針對我國的,美國勢力合法地延伸到整個亞太、南亞地區。
1950.7.20,美國取消了所有已經核准往中國物資的特種許可證,對中國實行全面戰略禁運。1951.5.18,聯合國通過了對中國和朝鮮實行禁運和經濟封鎖的決議。 1951.10.27,巴黎禁運機構中增設了專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委員會。到1953.3,對中國實行禁運的國家達45個。
本來,在二戰中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的威望和影響,到此基本喪失殆盡,中國得到的是一個更危險的更惡劣的周邊環境。
.
中國死傷幾十萬青年人,還欠了一屁股軍火債(蘇式武器不是白送的),最後退出朝鮮,什麼也沒得到(朝鮮也未控制在中國手裡)。
.
從歷史上看
朝窮韓富,如何面對歷史?
與韓建交,與美聯手搞垮蘇聯,又何必當初。
朝戰的嬴家是三方:
蘇聯:成功把中國誘入與西方決裂的道路,使自己在南邊有了一個充當屏障的小兄弟。又順手把因二戰結束而積壓無用的大批軍火賣給了這個小兄弟。
臺灣:死裡逃生。
日本:本等待美蘇中等同盟國的嚴懲,反因朝戰,與美化敵為友,得到政經扶助,崛起東亞。並因之擁有實力地位,迫使大陸與臺灣競先對日示好,在簽和約與建交時大佔便宜(如不賠款不割地)。
.
朝戰的真正輸家其實只有一個:
毛澤東
毛澤東的人生業績,有二個至關重要的輝煌機會,被朝戰打掉了。
一是攻臺,攻臺不僅是戰役軍事勝利,攻臺將使毛澤東成為歷史上又一次統一中國的開國之君。
二是接班,像金日成那樣,讓岸英接班,陽光將持續至二十一世紀。
這兩個機緣,「生前統一全國」,「死後繼承香火」,均失落在朝鮮戰場上了。
(至於文革中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節衣縮食耗費大量資財援外,以讓中國成為第三世界領袖,自己成為「世界人民心中的紅太陽」,這己為史實證明是南柯一夢----因為缺乏歷史可能性。但前述兩個輝煌機緣卻是有可能性的,可惜被朝戰打掉了)。
.
「在錯誤的地點、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這句話說的確有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