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1962年用中印戰爭掩蓋內部危機

發表:2005-09-18 19:0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談到中印戰爭,我的祖母嘆了口氣道:「那一週,周恩來還在德裡(Delhi)的一個盛大歡迎儀式上微笑著與尼赫魯[Nehru,當時的印度總理]交談,並信誓旦旦說不會爆發戰爭。一週後中共]就宣戰了。」

1962年9月爆發的中印戰爭歷時不到兩個月,規模不大。儘管中共以全方位勝利的姿態出現,但是他們把70%艱苦戰鬥贏得的土地返還給了印度。

中國大陸,這場戰爭已被大多數人遺忘,但是它仍銘記在絕大多數經歷過這場戰爭的印度人心中,認為這是「中共一手策劃」的一個典範。

這場戰爭欺騙了印度,也欺騙了全世界。當時在中國大陸正上演著一出世界上最恐怖的悲劇之一 ,中共正是以這場戰爭向全世界施展障眼法。

背景

雖然沒有人能確切的知道這場戰爭究竟是如何開始的,有說法稱起因是雙方都宣稱擁有對方邊境內的領土主權。據說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中共軍隊的一個小分隊在一塊有爭議的地段上包圍了一家印度郵局。當時身在英國倫敦的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及印度國防部長克瑞施納-梅農( Krishna Menon )下令印度軍隊「保衛我們的領地。」

雖然印度已下決心抵抗,但軍力不足,行動遲緩,中方迅速策略性的戰勝了印方軍隊,進駐一座又一座小鎮。1962年11月,在美國決定採取行動,將給印度軍隊空運大量物資的時候,中共軍隊宣布單方面停火。

中共軍隊撤回戰前領地。雖然中共技術性「打贏」了這場戰爭,但是結果就像這場戰爭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領土爭議問題也不提了。隨著時光飛逝,在中國,這場戰爭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但在印度及世界其它地區,直到近期反中共情緒一直佔主導,這種情緒也許一直駐留在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民心中。中共的口是心非令印度蒙羞在印度引發了愛國熱潮。

但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也許是中共需要利用這場戰爭來欺騙自己的人民。

掩蓋中共的內部危機

1950年代後期,中國正在走向死亡。這並不誇張-「肅反」「反右」令中國失去了知識份子。「大躍進」實際上是一場災難 - 毛澤東希望把每一個村莊都變成鋼鐵生產地的荒唐夢想變成了一場惡夢。雖然中共官方代言人稱每畝土地的小麥產量高得難以置信,但是耕種的農民因飢餓在走向死亡,甚至無錢火葬。飢荒導至人吃人的悲劇,大紀元最近發表的「九評共產黨」系列文章對此有很深刻的描述。

毛澤東及其同夥都很清楚「國家和人民正在走向死亡」。在此情形下,中共需要一個外在的目標來掩蓋他們可悲的錯誤行為。

他們發現了一個完美的目標,那就是印度。

時機

中共對這場戰爭時機的掌控是否完美目前仍然是謎。但是當時印度的一個省份果阿(Goa)剛剛掙脫葡萄牙的殖民地控制,重新回歸印度,加上克什米爾地區叛亂,印度軍隊仍然稚嫩,這些已令印度忙得不可開焦。

然而中共當時完全掌控著中國的軍隊,他們已做好了作戰準備,儘管當時普通的中國百姓像飛蠅一樣死去。

中共軍隊行動迅速,損失甚微。中共先以不會爆發戰爭的承諾來痲痺對手,戰爭中面對的又是一個武裝簡陋的印度軍隊,因此中共迅速攻入印度領土,兩個月後又快速撤離。

結果也許正是中共想要的-它震驚了世界,它暗地裡耍手腕的欺詐創造了奇蹟。正當印度感到蒙羞,戰敗後印度軍隊被整頓之際,美國總統尼克松和西方世界感到了警訊- 紅色中國下一步會到哪裡?

結果,中共把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人造災難「大躍進」的掃到了地毯下面。很久以後這場悲劇的全貌才被揭示出來,那時它已變成了一個悲慘的歷史事件。

現在和將來

中共在中印戰爭中顯示出其為了掩蓋內部危機而攻擊他國的意圖。

現在它也再次顯示出其戰爭野心。它鼓吹戰爭,暗示如果臺灣表現出任何獨立的味道就要武力攻臺,近期在中共授意下,中共的朱成虎將軍及前國防部長遲浩田發表了要對美國打核戰及生物戰的威脅言論。

當然,中共真正想要的不是戰爭, 而是掩蓋它統治中國人民的絕對失敗。

它想掩蓋大紀元「九評共產黨」引發的已有四百四十萬人的退黨潮, 這也是中共面臨的最大生存危機。

中共此前就利用戰爭來掩蓋其在中國內部的醜惡內幕,這一次如何才能阻止它故技重演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