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主流戰略學者普遍認為,中國是美國外交政策面臨的最重要挑戰之一。雖然許多學者承認當前的中美關係處於許多年來的最好狀態,但是,在臺灣 2004年3月舉行的地區領導人「大選」前,陳水扁採取的各種漸進式台獨舉措受到中國大陸的警告,這個事實表明,臺灣問題仍然是一個潛在的衝突源。如果陳水扁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有推進臺灣獨立的進一步舉動,如修改「憲法」等,很可能導致一場新的台海危機。把臺灣作為作戰重點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下簡稱解放軍),以及臺灣島內有爭議的那些政治演進,使中國大陸攻打臺灣成為東亞穩定和美國經濟與安全利益在短期和中期(今後5-10年)內最可能面臨的威脅。中國大陸能否藉助武力成功地解決臺灣問題?
原文作者認為,美國學者們在有關中國在東亞的意圖和總體戰略目標的討論中,很少涉及中國大陸成功地以武力收復臺灣這一議題。美國有學者在最近兩篇文章中指出,解放軍在2010年之前無力成功地對臺灣發動兩棲攻擊,在短期和中期內,中國大陸可能會威懾臺灣,而非對臺灣發動攻擊。由於缺乏足夠的武統臺灣的軍事能力,中國大陸可能不得不藉助給臺灣造成足夠大的損失以迫使其投降。解放軍近期的現代化努力似乎集中於發展這種威懾和毀傷能力。人們討論最多兩種威懾戰略是使用短程彈道導彈和潛艇。本文將集中分析中國大陸使用潛艇封鎖臺灣航運的可能性及效果。
要判斷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潛艇封鎖行動能否取得成功,就需要對中國大陸的軍事能力和臺灣軍事對抗的政治意志進行分析。本文將分析中國大陸對臺灣進行為期6個月的潛艇封鎖時,使用魚雷和水雷這兩種作戰手段所帶來的結果,並且不把美國介入臺灣的反潛艇封鎖的可能性考慮在內。
對臺潛艇封鎖戰:中國大陸的優勢
原文認為,假如解放軍展開針對臺灣的潛艇戰,則中國大陸將充分利用自身在潛艇的數量和戰鬥力上的優勢(見表1),以及臺灣在軍事和經濟上的脆弱性,實施海底封鎖。在短期內,潛艇封鎖將引發臺灣經濟的震盪,並可能迫使臺灣在倍感圍困的壓力的狀態下選擇投降。在中期內,潛艇封鎖會損害臺灣的貿易,減少臺灣對原材料的進口量和製成品的出口量。
原文假定解放軍海軍將動用它擁有的所有潛艇對臺灣實施封鎖。但是,它的63艘潛艇並非都能夠進行實戰部署和用於作戰。解放軍海軍的羅密歐級(西方情報機構對我國某型常規潛艇的命名,以下各級、型潛艇的命名同此--編者)潛艇是世界上繼續服現役的最陳舊柴油動力潛艇,它們在20世紀50-70年代被解放軍海軍編入艦隊。明級潛艇是羅密歐級潛艇的最新改進型,但是,2003年4月的一艘潛艇失事的事件表明,明級潛艇的發動機或電池可能存在某種缺陷。宋級潛艇是中國首次自主建造的現代化柴-電動力潛艇。也許由於對第一艘宋級潛艇的質量和可靠性過於失望,解放軍海軍不得不再次開工建造明級潛艇。在對第二艘宋級潛艇完成測試後不久,解放軍決定從俄羅斯增購8艘基洛級潛艇。這些事件發展表明,解放軍對宋級潛艇的改進很不滿意。據俄羅斯和西方媒體報導,在1998年和 2000年期間,中國引進的4艘基洛級潛艇中,至少有2艘因技術故障而停止服役,並被送回俄羅斯進行維修。由於解放軍海軍正在削減艦艇維護費用,再加上其維護手段的不太完善,因此,它的潛艇完好率必然大打折扣。
原作者寫道,對於解放軍海軍潛艇的完好率的一項比較悲觀的評估認為,它的63艘潛艇中只有33艘能夠用於作戰,即它的潛艇完好率為50%左右。而一項比較樂觀的評估卻認為,有51艘能夠用於作戰,即完好率約為80%。鑒於非常陳舊的潛艇數量佔中國所擁有的全部潛艇的近1/2,以及中國對潛艇的維護手段的不完善,上述兩項評估可能都高估瞭解放軍海軍的潛艇待命率。例如,在冷戰時期,美國國防部僅把蘇聯潛艇艦隊(一般認為其比中國水下力量的現代化程度要高得多)的待命率評估為50%。因此,即使假定解放軍海軍能夠在不出現重大故障的情況下持續作戰,則那些評估也是對它的作戰能力的高估。
對臺潛艇封鎖戰:臺灣經濟和地理上的脆弱性
原文認為,臺灣在經濟和地理位置方面,都易於遭受中國大陸的潛艇封鎖。臺灣最近雖然經歷了一次經濟衰退,但它仍是東亞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但是,臺灣島嚴重依賴對外貿易,臺島內消費的食品和石油的80- 90%以上依賴進口。在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儲備了能夠滿足1年使用量的石油,但截至2002年夏季,臺灣的石油儲備下降至1個月的使用量。臺灣還嚴重依賴出口以支撐其經濟增長。
臺灣島距離福建省的東海岸大約160公里。臺灣的三大港口--基隆、臺中和高雄的貨物吞吐量佔臺灣進出口總量的近90%,其中包括臺灣所需的絕大多數食品和石油。因此,這三個港口最有可能成為中國大陸實施潛艇封鎖行動的目標。它們在6個月內的商船進出港數量為大約3萬艘。
在分析臺軍反潛作戰的不利地理因素時,作者認為,這些港口所在的海域比較淺,這會使臺軍進行反潛作戰時面臨諸多困難。複雜多變的水下環境妨礙了聲波的傳播,降低了潛艇探測器材發現潛艇或魚(水)雷的可能性。淺海中的雜訊會產生許多虛假信號,這會嚴重干擾搜索敵方潛艇的行動。例如,在二戰期間,德國的帶通氣管的潛艇在英國海岸的淺水區活動時,盟軍的反潛裝備就難於發現它們,最後不得不集中了大批反潛裝備來消除這些潛艇帶來的威脅。另外,解放軍潛艇部隊一直在臺灣海峽附近海域進行訓練,因而能夠在這些海域得心應手地作戰,儘管淺海區域使解放軍海軍潛艇的機動性面臨挑戰,但淺海將使解放軍海軍得以更為有效地部署沉底水雷,這些水雷可能會隱藏於海床上而難以被發現和摧毀。潛艇探測器材在淺海海域尋找水雷時也會面臨許多困難。
魚雷作戰模擬及毀傷效率評估
原文作者為了預測海峽潛艇封鎖作戰中解放軍水下力量的戰法及其作戰效率,他運用作戰模擬的方法進行了模擬。他認為,如果中國大陸對臺灣實施潛艇封鎖,它的潛艇將會在基隆、臺中和高雄港口附近海域巡遊,並伺機使用魚雷攻擊進出這些港口的艦船。
解放軍潛艇魚雷毀傷效率評估
二戰時的持續性潛艇封鎖作戰中的魚雷毀傷效率,可以作為評估中國大陸對臺灣實施潛艇封鎖時其魚雷毀傷效率的參照。當然,因當前的潛艇和水下武器的威力的提升,當前的魚雷性能和效能也得以提高,但是,臺灣附近的淺海對聲波傳播的干擾,可能會降低自動尋的魚雷的毀傷概率。同時,商船航行速度和噸位的提升,也會降低自動尋的魚雷的作戰效能。基於這些因素,再加上解放軍海軍總體訓練質量的因素,作者認為,把解放軍海軍的魚雷殺傷率評估為25%是合理的。
魚雷作戰模擬(1)
該模擬是基於一種最有利於中國大陸的假定條件:臺灣允許商船單獨自由地進出它的港口;解放軍海軍的每艘潛艇每次出擊所攜帶的16枚魚雷都命中目標,摧毀4 艘商船;在進行封鎖戰的6個月內,進出臺灣3大港口的商船一共為3萬艘,而中國大陸的參戰潛艇為33艘或51艘;臺灣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依照這些假定條件,中國大陸的潛艇封鎖戰會給臺灣帶來嚴重損失(見表2)。
魚雷作戰模擬(2)
該模擬是基於一種更接近實際狀況的假定:臺灣建立了由S-2s型陸基巡邏機和海上護衛艦為主體的兩道反潛防線;中國大陸的潛艇在發動攻擊之前,需要設法穿過這兩道防線。參照冷戰時期對北約- 華沙條約組織之間的反潛防線的研究數據,需要穿過反潛防線的潛艇所發射的魚雷的殺傷率,大致為5%-20%;在淺海區域,由於地形複雜和商船密集,臺灣難以發現中國大陸的潛艇;中國大陸的潛艇每次都能夠找到足夠的目標加以攻擊。依照這些假定條件,中國大陸的潛艇封鎖戰給臺灣帶來的損失並不算大(見表 2)。
魚雷作戰模擬總結
作者認為,以解放軍現有的水下作戰力量,如果不考慮未來發展因素,那麼在上述各個模擬狀況下,即使以較高的水準評估中國大陸的潛艇的作戰能力和潛艇封鎖作戰效能,解放軍海軍在攜帶較少的魚雷和出動數量有限的潛艇時,其對進出臺灣各個港口的大批商船所造成的損失並不算致命。原文分析了戰史上的戰例。他寫道,德國在發動二戰時僅擁有56艘潛艇,但在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德國海軍建造了1007艘新潛艇,這使德國在整個二戰期間擁有的常年潛艇出動數量一直保持在200艘以上。但由於中國潛艇建造基地的相對落後,以及二戰後的柴-電動力潛艇的結構在建造上的複雜性,中國大陸在實施為期6個月的潛艇封鎖戰期間,可能無力大幅度增加潛艇數量。
但是,由於進出臺灣各個港口的商船比較密集,數量也相當大(6個月內有3萬艘),解放軍潛艇所發射魚雷的毀傷效率仍會保持比較高的水平。總之,魚雷作戰模擬(1)和(2)都比較樂觀地估計了中國大陸在進行海底封鎖戰時可能給對手造成的損失,尤其是在臺灣對商船進行護航的情況下。
水雷作戰模擬及毀傷效率評估
在當代海軍作戰行動中,因為水雷比較廉價,即使先進的水雷也比較容易獲取,而反水雷的手段不但代價高昂,而且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因此,水雷與反水雷作戰一直是海上封鎖活動的重要手段。原文作者假設解放軍海軍用潛艇在臺灣各個港口附近布設水雷的戰法來封鎖臺灣,據此設定了作戰模擬,併進行了毀傷效率評估。
中國大陸擁有的水雷總量
原作者認為,二戰後,中國大陸不但自己製造水雷,而且向蘇聯購買了大量水雷。美國學者伯納德.科爾估計,中國在2001年擁有10萬枚水雷,但臺軍的一位海軍軍官認為是5萬枚。雖然中國擁有的水雷中的90%為落後的觸發水雷,但中國也製造了一些沉底水雷、錨雷(系留水雷)和遙控引發水雷,以及一些帶有延時裝置的先進水雷。
中國大陸投送水雷的手段
假如解放軍無力獲取海峽的制空權,這會限制它在臺灣附近海域布設水雷或多次佈雷的行動能力。海上戰艦在試圖佈雷時也非常易於遭受攻擊。由於這些限制因素,潛艇成為解放軍在對抗臺灣的攻擊性佈雷行動中的最佳投送手段。潛艇可能隱蔽地接近某個港口,藉助其魚雷發射管布設水雷,並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安全返回。商船、漁船和拖撈船也可以用來佈雷,但它們不具備布設先進水雷的能力,並且難以協調行動。
水雷的毀傷效率分析
要分析水雷的殺傷效力,最好是參照歷史實例。一戰和二戰時期的水雷戰的數據(見表3)顯示,使用潛艇布設的水雷由於大多布設在敵方船隻經常通過的海域,其殺傷效力一般都比較高。
為評估解放軍潛艇佈雷行動的潛在規模和殺傷力,下文將設定三種水雷作戰模擬,並且假定每艘潛艇每次出擊平均攜帶26枚水雷。由於潛艇能夠布設的水雷總量取決於這些水雷是否帶有延時裝置,下文設定的三種水雷作戰模擬將分別涉及三種先進程度不同的水雷,並把解放軍海軍參加佈雷的潛艇數區分為33艘(佔潛艇總數的50%)或51艘(佔潛艇總數的 80%)兩種情況。
水雷作戰模擬(1)水雷沒有延時裝置
原文寫道,該模擬假定中國大陸潛艇布設的水雷沒有延時裝置,因而它無法在同一海域的不同地點多次佈雷。這意味著解放軍潛艇僅有一次機會來布設儘可能多的水雷。雖然動用解放軍海軍三大艦隊的潛艇參加佈雷行動可能會被臺灣發現,但不被臺灣發現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水雷作戰模擬(2)水雷能夠延時20天
先進的水雷都帶有延時裝置,這就使潛艇能夠在延時水雷被激活之前,在同一海域的不同地點多次佈雷。但是,中國大陸使用延時水雷可能會引發政治風險,因為如果臺軍在這些延時水雷被激活之前發現了中國大陸的佈雷行動,大陸的國際形象可能會受到損害,並可能引發其它國家採取不利於大陸的外交行動。如中國大陸使用遙控引發水雷,則也會帶來類似的風險。
原文水雷作戰模擬(2)假定中國大陸布設的水雷帶有與EM-55型上浮水雷一樣的延時裝置,它們能夠延時480個小時或20天。解放軍海軍如果動用三大艦隊的潛艇多次佈雷,則肯定會被發現,因此,該模擬假定它只動用東海艦隊的潛艇。在20天內,每艘潛艇將能夠完成4次佈雷出動。
水雷作戰模擬(3)水雷能夠延時250天
該模擬假定中國大陸將使用的水雷帶有與EM-52型上浮水雷一樣的延時裝置,它們能夠延時250天。這可能是中國大陸能夠佈雷最多的一種方案。為防止被臺灣發現,中國大陸將只使用東海艦隊的潛艇,在250天內,每艘潛艇將能夠完成23次佈雷行動。
原文假定在這三種水雷模擬戰中,擊沉一艘商船平均需要的水雷數分別為15枚(高殺傷率)、30枚(平均值)和45枚(低殺傷率),則三種水雷作戰模擬的具體殺傷效力見(表4)。(未完待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