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良敏 胡念飛 NBD北京報導
在對中國MBA教育現狀長達數年的實踐和觀察之後,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國際MBA教授林毅夫日前在近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首次系統地闡述了他的看法:「目前,中國MBA的教學模式出了問題,迫切地需要進行本土化重塑工作。
」
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林毅夫教授用了近2個小時的時間講述了他對MBA教育思考的結果:「堅持天時、地利、人和的教學觀,讓學生不僅掌握『術』而且掌握道』,達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才是中國MBA教育的目標。」
NBD:《財富》(中文版)雜誌的調查顯示,當前人們對中國MBA教育批評最多的依次是市場混亂、缺乏品牌、收費過高、教學與實際脫節、師資太差。在您看來,中國MBA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林毅夫:不可否認,現有的這些MBA項目和教育機構,大多師資力量不夠,很多教師是轉行的,對教學的內容還沒有吃透。由於這種教育是全新的,商學院往往要引進師資或者理論,引進的方式不外乎下面兩種:
一是讓教師到國外商學院考察、查資料,或購買國外教材回來備課,甚至派人到國外學習然後回來教學。但這樣就有一個問題:對於國外的理論要吃透,並不是讀一兩本教科書就可以的。
另一種就是中外合作辦學,國內不能開的課就請外國教授來教,這樣雖然對所教內容有了把握,可以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但是它有另外的問題,即使能把外來的經」掌握了,這種「經」適不適合中國還是個問題。
我們知道,理論來自對現象的觀察,在國外發展起來的理論也是根據國外現象提出的。有不少表面上看起來一樣的現象,背後的邏輯卻可能完全不一樣。即使把國外的理論吃透了,也不見得就能夠解釋中國的現象。
NBD:的確,如果把國外的經典奉為金科玉律,就可能出現所學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現象,使學生陷入困惑中。這可能是國內許多商學院共同的問題。那國內商學院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林毅夫:越學越困惑,盲目崇拜、盲目照搬的結果只能是這樣。正如《財富》(中文版)調查所示,近一半已畢業的MBA學員表示,如果重新選擇,自己不會再攻讀MBA學位。這表明中國商學院教育出了大問題。
我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僅僅收費高、師資差等方面的問題,從國外引進的做法有必要,但是轉型中國家的許多問題與條件和發達國家不一樣,完全照搬會出現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問題。在引進國外的MBA教育的同時,必須進行本土化重塑工作。傳統的智慧告訴我們,要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戰爭或是一個企業投資項目,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方面:
第一,在商業領域,「人和」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內部人力資源管理,讓表現出色的人獲得高的報酬,這樣才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在內部也需要有清晰的財務會計等等,這樣才能控製成本,大家才不會推卸責任,也只有這樣才能凝聚人心共同為企業的目標奮鬥。
第二,「地利」,也就是我常說的比較優勢。在我們國家這個發展階段,經濟中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是什麼,一個企業只有按照比較優勢來選擇產業、產品和服務,才能形成競爭優勢。
第三,「天時」,是大的制度環境、經濟結構等的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在國外,MBA教育側重「人和」與「地利」,沒有「天時」。這是因為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發展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各種制度相對成熟,市場環境和經濟結構相對穩定。所以,美國的MBA教育側重在與「人和」有關的內部人、財、物的管理,以及怎麼利用比較優勢形成競爭優勢的「地利」;「天時」在發達國家是基本不變的,所以在MBA教育中沒有多少位置。
在中國這樣一個轉型國家,情形就不同了。企業經營的大環境不斷變化,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做得好的企業大多數是靠「批條子」,誰能搞到批件誰的收入就高;到了九十年代,「倒爺」消失了,一部分人開始投機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九十年代末,這部分人出問題了,現在真正站住腳的張瑞敏、柳傳志、任正非等,都是從事實業的。時代環境在不斷變化,企業家就要不斷適應這個變化。如果,柳傳志在八十年代不知道搞批件,就不會有聯想,如果聯想還靠搞批件,聯想也早就沒有了。但這個問題在國外幾乎不存在,因為他們沒有大的結構變化、制度變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我想教學內容的缺失,不能提供給學生需要的、有用的教育內容是當前我國MBA教育的最大不足之處。其實,這個問題也普遍存在於其他處於快速制度和結構變遷的轉型中和發展中國家。
NBD:中國的商學院應該以怎樣的實踐方式,才能使MBA學生將「天時」、「地利」、「人和」三者「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林毅夫:我剛才討論的是MBA教育的內容,至於教學的方式一直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哈佛大學的案例模式,另一種是芝加哥大學的理論模式,但兩者背後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案例教育不是簡單地看過去別人如何處理事情,而是希望從案例出發,幫助學員瞭解企業做決策的基本理論原則。芝加哥大學一向強調理論,但他們教的絕不是跟現實社會無關的抽象理論,而是根據案例現象總結出來的理論。
因此,這裡面有個「道」與「術」的問題。過去的事件不會再次發生,美國的案例更不會在中國重複,MBA教學無非是要讓學生掌握規律,提高學生處理不確定性問題的能力,案例背後的「道」也就是原則、規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學「術」,或者照搬案例所用的方式去管理,那肯定不行。而且,不管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都要教會學生,讓他們掌握「道」。
唯此,學生才能夠體會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真諦。
有些商學院肯定被淘汰
NBD:前不久《財富》(中文版)和《福布斯》(中文版)先後推出中國商學院排名,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北大國際MBA在兩個榜單的5個第一中拿了4個,讓很多人覺得有點出乎意料,您對此怎樣看?
林毅夫:這次排名結果對我來說是「出乎意料之外,然在情理之中」。
這兩家雜誌在評估方面,一個是向讀過MBA的讀者群發問卷,由他們評選心目中最有市場價值的MBA項目,一個是從國內各個項目2001年的畢業生那裡直接獲得他們畢業後工資增長的資料。
前者是從MBA教育的受眾,後者是從MBA教育產品的購買者來考察商學院教育的「產品」得到市場認同的程度,這實際上反映了各商學院的教學質量如何,學生到這邊讀書後在市場中所增加的人力資本如何。這樣的評比有利於我們總結經驗,並規劃未來。
NBD:在接受調查的人士中,有70%的人願意接受MBA教育,可見這一市場的需求比較大;但另一方面,市場競爭也就很激烈,有的開始使用低價競爭策略,學費三、四萬就行。對此您怎樣看?
林毅夫:中國MBA教育市場需求非常大,原因在於:一方面,我們正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大的經濟環境變化很快,對企業的經營帶來了許多挑戰;另一方面,經濟發展得非常快,市場的機會很多,給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
作為一名經理人,要想把握住機會,提升自己的人力資本相當重要。按1979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教授的人力資本理論,增加人力資本的好處是提高處理不確定狀況的能力。改革開放給大的經濟環境帶來的變動以及快速的經濟發展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對企業來說處處充滿著新的前所未有的不確定性。
好的MBA教育能增加企業經理人員處理不確定的市場狀況的能力,這就給國內的MBA教育創造了巨大的需求。
中國現在有100多所商學院提供MBA教育,中外合作項目也有30來個,但有些肯定會被淘汰。在美國,商學院有幾百家,但著名的就那幾家。這種現象很正常,沒有競爭就不可能進步。但是市場最終會淘汰那些不能提供良好教育服務的機構。
需重視「海歸」變「海待」
NBD:您曾提到,就是哈佛來中國培養MBA,也敢和它叫板。是不是因為您覺得本土化的教學比國外的更有效?您又如何看待「海歸」變「海待」現象?
林毅夫:最近我在想,為什麼我們商學院教育良莠不齊,根源可能就在此---沒有根據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對MBA教育進行本土化重塑工作,也沒有理順「道」與「術」的問題。
我們必須有能力把國外的不足、不完善予以補充,才有可能辦好中國的MBA教育。
就拿哈佛來說,在「地利」方面,本土商學院對中國的瞭解肯定比它多;「人和」方面,需要結合文化、歷史,基礎掌握以後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天時」方面,海外的商學院基本不涉及。
將三者結合應該是教學觀念的核心,培養出的學生自然會在本土佔優勢。
當然,我們並不反對到國外去念MBA,哈佛商學院、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當然非常好,如果要到美國工作,讀這些學校自然很合適,但如果要回國的話就不見得合適了。
目前「海歸」之所以變成「海待」,就是因為他們對天時、地利、人和的掌握不夠,結合不夠,這也是國外教育模式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堅持天時、地利、人和的教學內容觀可以為轉型期的中國MBA教育,甚至為發展中國家的MBA教育創出一條新路。因為「海歸」變「海待」的現象不僅在中國產生,在發展中國家都有這種情形。
提高整個中國MBA教育水平、為發展中國家MBA教育提供借鑒是我們的目標。
稿件來源: 經濟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