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歷史檔案集》課題組
MZD關於停戰談判和國內情況等問題致斯大林電
(1951年11月14日)
發自北京,1951年11月14日收到
絕密,不得複製。
致菲利波夫同志
在恢復朝鮮停戰談判以後,由於近兩個月來前線損失慘重,以及美國國內外的停戰要求增強,美國方面接受停戰條件的可能性增大了。但是與此同時,考慮到對內對外政策的需要,美國政府仍然企圖保持國際緊張局勢,因此在談判過程中,美國人積極打探消息並玩弄花招,力圖拖延談判。
確定分界線是談判的主要問題。敵方要把分界線劃在我軍深遠後方,而不是建議在當前戰線的基礎上確定分界線,對之做出某些改變,並將開城地區納入緩衝地帶。
目前,在簽署停戰協議時,敵方已提出要求確定以雙方軍隊實際接觸線作為分界線,沒有把開城地區納入緩衝地帶。我們則堅持在當前戰線所在地區停止軍事行動,並確定以雙方軍隊當前的接觸線作為分界線,在就全部議程達成協議時如有變化則對雙方部隊接觸線做出改變。目前敵方正就這一問題同我們進行爭論,但是我們認為,這一爭論不會持續很久。
金日成同志今年6月在北京討論停戰條件時曾就此問題發表了這樣的意見。這次,停戰條件也是徵得他的同意的。
關於對談判監督問題的討論,我們早就打算建議建立停戰機構,雙方代表均參加這一機構,由該機構承擔對停戰條件的執行進行監督和在緩衝地帶進行監督的任務。
但是,敵方一定會要求在雙方後方建立監督,以便限制雙方援軍和軍用物資的調遣。
我們打算同意在雙方1-2個邊境居民點建立監督,並同意您的指示,建議給中立國,即未參戰的國家賦予監督職能,我們打算邀請蘇聯、波蘭和印度這3個國家承擔此項任務。
可能美國人一開始會反對。若是這樣,我們就建議由瑞典和一個拉丁美洲國家派出代表。
至於交換戰俘,我們反對按一對一的原則交換,我們建議按雙方遣返全部戰俘的原則交換。
我認為,該問題不難達成一致意見。
關於由有關國家政府召開高級會議問題可能有三種方案:
1、召開目前正在進行談判的雙方政治代表會議(可能美國提出這一方案)。
2、召開四國參加的會議:蘇聯、中國、美國、英國以及北朝鮮和南朝鮮的代表。
3、召開七國參加的會議:蘇聯、中國、美國、英國、法國、印度、埃及以及北朝鮮和南朝鮮的代表。
請您指示,從國際局勢來看這三種方案中哪種是最佳方案,或者請您提出新方案。
目前根據以上所述,我們力求在今年達成停戰。與此同時,我們應進行必要的準備以應付敵方拖延談判和破壞談判。考慮到談判可能還會拖延半年或一年,我們已開始節省在朝鮮戰場的人力和物力,並實行長期積極防禦策略,以堅守目前我們所佔領的陣地,重創敵人的有生力量,從而取得戰爭勝利。
在國內,我們準備整編軍隊,精簡機構,厲行節約,增加生產,進一步加強抗美援朝運動,以保證繼續進行朝鮮戰爭,保證財政和進一步穩定物價,以及加強國家建設,主要是國防建設。
今年,由於抗美援朝,中國政府的預算支出比1950年增加了60%。預算總額的32%直接用於朝鮮戰場(蘇聯政府給我們提供的軍事貸款尚未包括在內)。
因此,如果現在不厲行節約,那麼明年的預算還會增加,這就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財政,並導致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這本身也會給前線造成困難,同時也會給後方建設造成困難。當然通過談判取得和平對我們是有利的,但是我們並不害怕拖延談判。事實就是這樣,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與此同時,我們能夠順利地在國內採取各項措施,來保證穩定,以及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請您就上述問題給予指示。
MZD
第5631號電 1951年11月14日
羅申關於MZD要求斯大林盡快答覆談判問題的電報
(1951年11月19日)
發自北京
北京時間11月19日18時接到了ZEL的邀請。他請求向菲利波夫同志轉告,MZD要求對他的就朝鮮談判問題給菲利波夫的電報做出答覆。這個電報是11月14日經克拉索夫斯基轉給中央的。
ZEL給我看了電報並補充說,在等待菲利波夫同志答覆期間,中方已兩次推遲了同美方在朝鮮的代表的會晤。
羅申
1951年11月19日
斯大林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致MZD的電報
(1951年11月19日)
北京
致克拉索夫斯基
轉MZD同志
MZD同志!
您關於朝鮮停戰談判問題的電報收到了。我們同意您對談判目前形勢的評價。
來談判全過程表明,美國人雖然在拖延談判,但是他們更需要盡快結束談判。
這是根據總的國際形勢得出的結論。
我們認為正確的做法是,中朝方面應繼續在談判中採取靈活戰術,實行強硬路線,不能有急躁和盡快結束談判的表現。
在確定分界線和在1-2個邊防站進行檢查問題上,我們認為你們的立場是正確的。
我們還同意關於履行檢查職能的委員會人選問題。
在交換戰俘問題上,您的立場完全正確,敵人很難對此提出異議。
至於在簽訂停戰協議後,為進一步解決朝鮮問題而召開會議的可能的方案,我們認為,召開目前談判雙方政治代表的政治會議是適宜的,但必須要有北、南朝鮮的代表參加。
菲利波夫
1951年11月19日
(類似的來往電報還有很多。很明顯,在戰略、戰術和談判的決定上,是斯大林在指揮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