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渣是如何煉成的:環太湖大堤質量造假


中國新聞週刊記者王剛/四月入梅,汛期將至,太湖波瀾不興,但位於江蘇宜興城外15公里處的環太湖大堤,卻在當地激出漣漪。1月25日,水利部下發江蘇省水利廳一份公函,要求對宜興市太湖大堤應急加固護坡工程有關質量問題進行調查處理。

水利部的公函中稱,這是因為有人到水利部舉報。水利部提到的舉報者之一,叫吳文傑,原宜興市申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財務科會計。去年7月,這家公司因偽造私刻國家機關及企業公章8枚騙得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被媒體曝光,一度被輿論稱為「八假公司」。

吳文傑就是曝出真相的始作俑者,從2002年開始,他不斷向上級部門舉報申達公司的假資質黑幕及逃漏稅問題。宜興市申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宜興市水利市政工程公司,為隸屬市水利農機局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於1998年12月,之後在2003年9月改製成私營企業。

2000年,環太湖大堤(宜興段)應急加固工程開始招標。工程計畫歷時3年,先後分6個施工標,其中2000年1個標、2001年1個標均由申達公司中標承建;2002年4個施工標,申達公司再度中3個標,中國水電八局中1個標。

2002年10月底,太湖環湖大堤工程江蘇段的建設全線竣工,並於當年12月23日通過水利部驗收。太湖環湖岸線全長393.75公里,其中江蘇段佔多半,為334.36公里;宜興段近40公里,設計抗洪標準為百年一遇。

吳文傑與申達公司的決裂發生在2002年。當時公司正值內部股份改制,吳文傑等個別員工因內部股分配問題與當時的經理汪燕祥產生分歧,汪以破壞公司團結為由公開驅逐吳文傑等多名員工。吳等人即聯名寫檢舉材料向上級部門舉報申達公司在申報國家一級市政資質時涉嫌造假以及偷漏稅。

2002年2月19日,吳文傑將舉報材料最先送到了宜興市公安局刑偵大隊。不久,隱秘的舉報行動就被市水利局得知了。水利局領導當時找到了吳文傑,明確表示「這樣下去是肯定沒有結果的……」

後來的兩年裡,他先後將情況反映到省水利廳、省檢察院、宜興市檢察院反貪局等多家單位,均沒有得到答覆。直至2004年7月,《法制日報》刊文曝光了申達公司的資質造假過程,才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後,新華社記者的調查指出,宜興市申達公司在造假過程中,得到了宜興市水利農機局、宜興市勞動局、宜興市建設局等部門的支持和配合,這些部門為其提供了虛假、虛構人員的勞動合同、調動介紹信等。報導還質疑,一家小公司,用假資料連闖宜興市、無錫市、江蘇省、建設部四道關卡,最終得到國家資質,其中的運作,恐怕不是這個公司自己所能一力承擔的。在造假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充當了什麼樣的角色?

申達公司的一系列資質造假行為將質疑的目光吸引到了其承建的太湖大堤加固工程上。1999年,太湖流域遭遇洪水,太湖水位居高不下,部分河網超歷史最高水位,災情持續了兩個多月。

據太湖流域管理局匯總,當年全流域受災人口913萬人,受災農田一千多萬畝,損失嚴重。有關部門透露,經過長時間的高水位浸泡,太湖大堤已出現滲漏、直立擋牆損壞、青坎塌陷等險情,太湖大堤存在嚴重隱患。

1999年7月9日,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來到了宜興市洪巷鎮太湖大堤,現場批示對環太湖大堤進行應急加固工程。不久之後,環太湖大堤應急加固工程全線開工上馬,申達公司一舉中標,率先在宜興市洪巷鎮太湖大堤處開工筑壩。吳文傑後來方才發現,「豆腐渣」工程竟正是修在總理當年駐足之地。

2004年,在各方媒體報導了申達公司的資質造假過程後,吳又將申達公司在太湖大堤競標過程中的舞弊行為舉報至建設部。吳文傑舉報,公司中標後,因其不具備施工能力,將中標的工程轉包給若干個小施工隊。在實際施工中,這些小施工隊缺乏技術,在他們承建的1期大堤加固工程中,質量問題尤其令人擔憂。

而事實上,這樣的國家重點工程在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合同中有著嚴格規定,要求為保證工程質量而不許轉包他人。各方媒體的相繼報導使吳文傑幾年來的舉報上訪終於有了些許回應。2004年9月19日,建設部對宜興市申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做出了行政處罰決定。不過,建設部只是吊銷了申達公司的一級資質證書,而對於這家「八假公司」承建的環太湖大堤加固工程的質量未提出質疑。

2004年底,吳文傑再度進京。他將一疊舉報材料送到了水利部部長汪恕誠案頭,直指環太湖大堤存在安全隱患。汪恕誠迅速責成該部劉偉平處長督辦太湖大堤質量問題。

混凝土內置鋼筋網格間距則是另一個取樣指標。據施工設計圖,鋼筋網格間距應為20厘米。但在新莊鎮茭瀆港,隨機取樣發現鋼筋間距為25厘米;而伏東鎮蘭山咀一處竟達36厘米。 

施工設計要求的所用鋼筋,應為國家大型鋼廠、馬鞍山鋼廠或與之相近規模品牌廠的螺紋鋼。據宜興鋼材市場一名姓劉的個體戶介紹,自2001年至2002年間他先後向市政公司銷售20噸地條鋼(雜鋼)。而該公司一位不願具名的材料員證實,自大浦港往南約3.5公里長的大堤上,基本用的是這批地條鋼。

事實上,2004年7月28日,《法制日報》曾報導了「太湖防洪大堤工程因偷工減料面臨重大安全隱患」的消息,其披露的數據與本刊此次抽取的數據基本一致。

在輿論壓力下,2004年7月29日,江蘇省水利廳派出調查組對環太湖大堤加固工程(宜興段)展開調查。8月5日形成的《調查報告》稱,檢測人員現場隨機抽取8個大堤斷面鑽芯檢測,共取24個芯樣,發現其中2個低於設計強度。但這份報告說,檢測表明,護坡厚度滿足設計和規範要求。

針對斜坡長度問題,《調查報告》解釋,由於歷史上該堤由人工填筑,堤身有所沉降,形成堤頂高程和坡長不一。至於鋼筋網格間距不符合設計標準,《調查報告》稱,「由於正值主汛期,沒有安排破壞性檢測。」《調查報告》結尾時表示,「在調查中,也發現工程建設管理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加強和完善。」

然而,短短一週之後,在宜興市水利農機局上報無錫市水利局的《質量問題處理意見》卻大為不同,宜興市太湖大堤應急加固工程在媒體上存在質量問題後,施工單位宜興市申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於去年8月7日至11日對全線大堤進行了自檢。

檢查發現2002年度應急加固工程中居瀆至蘭右港段約500米護坡工程存在一定的質量問題。《意見》稱,該段工程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構造間距達不到設計值(橫、縱均應為20厘米),實際平均間距為橫向30.92厘米,縱向27.05厘米。

為何兩級水利部門先後取樣抽查卻得出不同的結論?吳文傑質疑:環太湖大堤(宜興段)是否僅僅存在500米的紕漏?2005年元旦,吳文傑等幾名舉報者被當地公安部門傳喚。吳稱,警方稱傳喚的理由是,吳長期出沒於太湖大堤,鑿堤挖洞,涉嫌破壞環太湖大堤,意欲決口放水。之後,經朋友擔保吳方才獲釋。

2005年1月25日,水利部下發公函,要求江蘇省水利廳對宜興市太湖大堤應急加固護坡工程有關質量問題展開進一步的調查處理。而另一面,江蘇省水利廳負責調查太湖大堤宜興段質量問題的基建處金嘉麟處長卻答覆記者,他至今沒有見到水利部下發的公函。

金還表示,現在,環太湖大堤宜興段是沒有質量問題的。並聲稱,有一部分不懷好意的人在惡意破壞太湖大堤的安全,他們抽樣調查的結果缺乏權威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