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適應社會還是為了豐富人性?
劉亦婷父母強調他們的教育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在大多數人眼裡,關涉的是人自身的教育,也就是說人性的豐富與拔高。劉亦婷還是個小女孩,她作為人的卓越之處,如果是教育的結果,有待證明。等她上了哈佛,在父母和她眼裡就鐵證如山了。
--但這純屬誤解。從社會學的觀點看,大學是社會分層的工具,人們接受教育是為了適應社會的要求,以期在將來的經濟活動中獲得優勢地位。大學的教育既然是為了適應社會,那麼上大學的教育豈不就是「應試教育」?與豐富人性何關?既如是,何來素質教育之說?
蕭愚的思路不一定如是,而且他也沒有質疑哈佛本身的教育問題,還試圖從劉亦婷進入哈佛的途徑上找原因。但是,當他把劉亦婷父母的教育模式稱作「應試教育」時,他已經深入到了問題的本質--從教育對人的價值,而不是從教育對人的功用來評價。他的價值觀可參見「我是北大培養的廢物」一文。
而劉亦婷父母,和蕭愚具有完全不同的價值觀。對他們來說,素質教育就是培養孩子成為「社會精英」,這從他們的各種言論(在此不一一舉例,可參考新語絲資料),以及劉亦婷的作文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他們教育的目的,讓劉亦婷成為一個全面發展,對社會有用的人,和哈佛選拔人才的標準也完全符合。我還想說,這和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也完全吻合。對這個問題有疑義的人,我建議閱讀馬克斯.韋伯的《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不要忘了,劉亦婷父母教育方法來自卡爾.威特,一個新教牧師。
在處於轉型時代的中國,劉亦婷父母的書當然能暢銷。他們讓我想起另一本暢銷書《窮爸爸、富爸爸》的作者。這位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在一次採訪時勸告採訪他的女記者,要先做市場調查,搞清楚人們想要讀什麼東西,然後再寫,保證她能很快富起來。女記者大怒,乃至拂袖而去。臨去她正告這位好心的先生,她工作是為了她喜歡和想做的事,而不是為了發財。他和劉亦婷父母都是成功適應社會的典範,雖然方式大相逕庭。但正如他永遠不會理解那位女記者為什麼不致力於發財,而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樣,我想劉亦婷父母和他們的女兒,也很難理解蕭愚的問題與他的問題背後的價值觀。
劉亦婷父母和蕭愚教育的價值觀之爭,是教育是為了適應社會還是豐富人性的問題。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兩者都可取。劉亦婷父母的教育方法適合大眾,大眾對社會的要求從來只願適應而不願反抗,而蕭愚關於教育的價值觀,屬於能夠懷疑社會價值,懷疑自己,特立獨行的人文知識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