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為什麼要自殺?

發表:2004-12-15 17: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王國維(1877∼1927),字靜安,號觀堂,浙江海寧人,他可以算得上是中國近現代最傑出的學者。在文、史、哲諸方面都取得了劃時代的成就。

一向苛以譽人的魯迅先生認為「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熱風.不懂的音譯》)。陳寅恪先生認為王國維的學術成就「幾若無涯岸之可望、轍跡之可尋」。他從三方面總結了王國維的學術內容和治學方法,即「取地下之實物與紙上之遺文互相釋證」、「取異族之故書與吾國之舊籍互相補證」、「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並認為據此在考古、上古史、邊疆史地、文藝評論等許多方面取得的成就「皆足以轉移一時之風氣,而示來者以軌則」(《王靜安先生遺書序》)。

然而,除了其難以企及的學術成就外,王國維的自殺也一直為人們所關注,70年來,對於其自殺的原因,聚訟紛紜,已成學界公案。

據王國維的學生柏生的回憶,在自殺前一天,清華研究院的學生因為考試結束,行將放假而公宴諸導師,席間王國維先生還興致很高地與他們談論有關蒙古的雜事,當天晚上,他還與謝國楨去王家問陰陽五行的起源等問題。自殺的那天上午,王國維先生還到學校,讓校工去他家取成績稿本,並與研究院辦公處侯厚培談論下學期的招生事宜,時間甚久,後又向侯借大洋兩元,因侯當時沒現洋,故借給他五元鈔票,王國維隨即僱車去頤和園,據園丁回憶,王進園後,先在石舫前木坐許久,後步入魚藻軒,吸紙煙,旋即跳湖。從跳湖到得救,其間不到兩分鐘,甚至連裡衣都沒濕,但已無呼吸,一代學者杳若黃鶴西去。(可參見《記王靜安先生自沉始末》,《國學學報.王靜安先生專號》)

王國維的自殺,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一方面,已被馮玉祥趕到天津的遜帝溥儀下詔封王國維為忠愨公;而海內外學術界也紛紛舉行紀念活動,僅出版的紀念專號就有四輯,與前一年另一位學界鉅子俞樾離世時的寥落適成對比。但王國維正當盛年,在學術研究如日中天之時,遽爾自沉,給後人留下了諸多疑問,至今仍未能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既有複雜的社會背景和王國維自身矛盾的性格的因素,也有分析者的立場和意識形態的糾纏,因此,回顧各種對於王國維自殺原因的分析,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味的事情。


〔一〕殉清說

對於王國維的死因,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要數殉清說,其最主要的理由有兩條:

其一是辛亥革命後,他隨羅振玉東渡日本,成了所謂「勝朝遺老」,而且至老也沒有剪掉作為時代象徵的辮子。1923年,受廢帝溥儀徵召出任南書房行走(五品),自殺前還托羅振玉將「論政事疏」轉交給溥儀,表明心跡。而溥儀正是讀了王國維的疏論後,感到「孤忠耿耿,深惻朕懷」就加封論賞的。當時的一些遺老因此把王國維比作屈原懷忠而自沉汨羅。《清史稿》還為他立了個「忠義傳」。而激進的思想家們則指責王國維保皇,為滿清完節。現代學者陳元暉也認為「王國維是保皇派,他終其一生都是盡忠於清朝皇帝的,……對於歷史發展的必然結局,他不敢設想,最後只能用自殺來結束他的一生。」(《王國維的美學思想》,《哲學研究》1980年第5期)但是,「論政事疏」的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王國維的弟子趙萬里認為此遺折乃是羅振玉偽造;且遺書中並無一語涉及清王朝及溥儀。也無關於遺折的交代。後來,溥儀在他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說「這其實只是羅振玉的文章,而我在不知不覺中,成了這篇文章的合作者。……其實那個表現著『孤忠耿耿』的遺折,卻是假的,它的編造者正是要和死者『九泉相見』的羅振玉。」不過,也有人認為王國維上遺折之事「當屬事信」(參見葉嘉瑩《從性格與時代論王國維治學途徑的轉變》注26)。依筆者之見,溥儀之回憶錄有一種徹底悔過的傾向,故對於早期活動包括偽滿時期的描寫顯然並不能稱為信史,且他也並無確鑿證據證明遺折系羅偽造。

其二是遺書。王國維死後,人們從他的衣物中發現他留給其兒子王貞明的遺書,上書「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即行蒿葬於清華園塋地。……書籍可托陳(寅恪)、吳(宓)二先生處理」。早在1924年11月,溥儀被逐出紫禁城時,王國維就有自殺的意圖,只是家人嚴加看護,才未能得逞。

1927年北伐軍揮師北上,湖南軍政府把葉德輝給槍斃了,同時浙江軍政府也籍沒了章太炎的家產,這使王國維受到巨大的刺激。為了避免再次受辱,按「君辱臣死」的古訓,便不如一死了之。很多人對遺書能否成為殉清之理由存在疑問,因為王國維並沒有葉德輝在湖南組織籌安會這樣的劣跡,也不曾發表過鼓吹復辟的言論,更沒有參與復辟的活動,當溥儀決心依靠日本,以天津為基地進行復辟活動時,王國維已到清華研究院當教援去了,按一些人的說法是「食了周粟」了。

王國維僅僅是留了一條辮子、做過清室的官而已,王國維更多的可能是恐懼,深恐自己也遭受屈辱,故而有「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之絕筆。但遺書中只交待家事及書籍之安排,絲毫沒涉及清帝及東躲西避的朝廷,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把這篇遺書看作是一種內心的恐懼,而明確的價值指向,或未可知。

〔二〕殉文化信念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