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物價指數持續上漲,通貨膨脹使銀行實際存款負值加大。中國銀行存款高經歷長期高增長之後,開始出現儲蓄增長幅度持續下降,中國民間儲蓄資金的動向,牽動中國金融敏感神經,是全球考察中國金融危機的重要內容。
儲蓄持續增長出現拐點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表示,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的物價上漲幅度將達到百分之五,高於政府百分之三的預測。據民間分析,實際上,從今年一月份以來,國內物價從上漲了50%。
中國上半年儲蓄增長幅度持續下降,危及國內部分銀行正常營運。銀行爲生存紛紛上演「吸儲大戰」。
中國民間存款總值超過十萬億,減少一千億似乎沒有什麼。但分析人士指,考慮到過去五年來,中國銀行居民存款每年增加一萬多億,這可能預示著儲蓄存款在未來連續下滑的趨勢。
早在1994年、1995年左右,中國也曾出現儲蓄縮水的現象。當時中國大興土木,通脹率曾達到20%以上,一年期銀行儲蓄利率約11%左右,居民實際儲蓄負收益達10%。後來房地產市場出現崩潰,導致經濟增長大幅度下滑。
美國聯儲戈林斯潘談中國金融問題時表示,中國十萬億民間存款的是否能呆在銀行,是中國金融的關鍵。一些國際中國經濟研究報告顯示,大量壞帳和資金黑洞,中國國有銀行實際爲空殼,單靠國際信譽維持。
據透露,中國國有銀行目前實際流動資金只有6千億人民,銀行流動資金極度短缺。今年,天津一家銀行因高層貪污攜款外套,捲走銀行五百萬人民幣流動資金,該行被迫停業一週,當時銀行沒備用資金。
此事件引起國際注意,事件暴露中國銀行流動資金嚴重短缺。國際關注中國存款動態和銀行系統承受提款的能力。據悉,薩斯事件之後,中國軍方受命保護銀行,若中國銀行出現大規模提款現象,官方隨時會動用軍隊,維持次序。
存款縮水 銀行吸儲大戰
中國國內銀行的生存主要依靠居民存款數量大和存款的高速增長。對於銀行來說,存款好比水庫中的水,只有足夠的積蓄才能放出更多的貸款。放出更多的貸款,才能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利潤。目前,國內絕大多數銀行的利潤結構中,80%左右的收入來自於存貸差。
今年以來儲蓄增幅連降,直接影響了銀行的正常經營,導致銀行負擔加重。各銀行爲生存開始上演「吸儲大戰」。據悉,有銀行下達任務,銀行職員必須在年底以前爲銀行拉到800萬元的個人存款,此外,還要拉到8家工資結算額在10萬元以上的代發工資賬戶,以保證有足夠的存款流量出現在銀行的存款賬面上。
在昆明、江浙等存款下滑比較嚴重的地區,對能帶來億元級以上存款的信貸員,給予至少支行行長助理頭銜的賞賜,1億元存款一日利息接近10萬元。
儲蓄存款的持續少增給銀行的資金運轉、頭寸管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規模不大,中間業務少,主要以信貸資產爲主的中小商業銀行受到的衝擊更大。儲蓄存款的問題成爲某城市商業銀行行長的最大困擾,他所在的銀行存貸比一直在75%的警戒線附近浮動。現在儲蓄存款持續少增,直接引發頭寸緊張,支付有一定困難,資金管理難度加大。
在湖北、江西、四川等地一些銀行開始出現無法兌現貸款合約的情況。
存款縮水原因
物價高漲、儲蓄的實際收益成負值,是居民存款減緩的主要原因。
今年稍早,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夢奎表示,預計今年全年中國的物價上漲幅度將達到百分之五,高於政府百分之三的預測。而據民間分析,實際上,從今年一月份以來,國內物價從上漲了50%。
物價上漲幅度遠遠超過居民一年期存款名義利率1.98%。長期持續的儲蓄存款負利率,導致居民存款意願明顯下降,轉而對基金、國債、房地產等投資意願增強。
另有分析指出,儲蓄存款增幅持續下滑的主因是物價上升刺激消費。儲蓄增幅下降現象最早出現在今年四月份。中國央行當時對此解釋說,四月份基金和國債發行比較快,吸收了部分資金。3個月後,儲蓄增幅持續下降,央行的解釋又增加了「消費趨旺」的說法。央行並提供統計資料(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了10.2%),證實居民在物價上漲時保持了比以往更高的消費熱情,大量資金流入消費領域。
另外,居民房地產投資也大幅增加,汽車消費熱並沒有降下來,居民在這些方面的消費支出擠佔了部分原本屬於儲蓄存款的資金。統計資料亦顯示,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完成2974億元,同比增長了40.9%。
也有觀點認爲,儲蓄增幅下降與近期的宏觀調控有關。由於銀根緊縮,原來靠銀行信貸投入的企業,現在不得不自己想辦法解決,當企業自有資金不足以解困時,只能求助於民間借貸。 一度潛伏地下的民間借貸市場活躍。不少借出方紛紛取出自己的儲蓄存款,用於收益率更高的放貸,使部分儲蓄轉化爲投資。溫州抽樣調查顯示,上半年在企業營運資金中,銀行貸款平均比年初下降近12%,民間借貸平均上升近2%,經濟發達地區則上升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民間存款兩大主要群體是官員(及家屬)和商人,可以說民間存款中有相當部分是官商結合的產物。在政局不穩的情況下,許多人選擇攜鉅款外逃。
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約4000名腐敗官員逃往國外,帶走約500多億美元資金。中國商務部統計,1985年以來,中國資本外逃佔外債成長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僅次於委內瑞拉、墨西哥與阿根廷,成爲全球第四大資本外逃國。
銀行改革「背水一戰」
中國金融業在討論,如果儲蓄增幅現象持續下降,不僅銀行業本身的盈利可能減少,一些國有銀行2005年上市也將面臨壓力。
中國總理溫家寶三月份在全國人大會議閉幕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推行試點改革形同「背水一戰」,是「一場輸不起的戰爭」。
中國政府去年底動用4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補充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資本金,爲兩家銀行到海外上市鋪路,兩家銀行各得一半的款項,即225億美元。
這是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第三次出手「拯救」國有商業銀行。1998年,朱鎔基領導的國務院曾注入2700億人民幣,補充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本金,一年後,又爲這四大銀行剝離了1萬4000億人民幣的不良貸款。
但是,那兩次注資並沒有解決國有商業銀行經營不善的問題,新的壞賬仍繼續不斷產生。一些獨立的研究機構估計,四大銀行目前的不良貸款率,可能接近40%左右。 中行和建行是四大銀行中經營狀況較好的兩家,另兩家是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
據官方統計,這四家銀行的資產,佔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的56%,它們的問題,直接是誘發中國的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
(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