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一句話來一沓鈔票:教授走穴演繹暴富神話

發表:2004-06-19 07:2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當我們把「走穴」目標鎖定「醫學專家」,對他們說三道四的時候,另一類沒有任何風險的「走穴」群體又進入了人們的視線。

  對於一位知名經濟學家、法律專家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一堂課下來,幾千元甚至幾萬元就會嘩嘩地流進腰包。他們張口閉嘴之間,一字一珠璣,每一句話就是一沓鈔票。與其說是在講課,不如說是在點鈔。

  人們感嘆,對於某些「顯學」專業而言「搞導彈」的不如「賣雞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密碼箱裡裝著一棟別墅

  近日媒體披露了這樣一則消息:經濟學界大牌教授講課的出場費甚至可以達到6萬元。也許正如反對者所言,這只是極個別現象。但是,一次講座、一次研討會,一兩個小時甚至半天,收取幾千上萬元報酬的小有名氣的專家,卻比比皆是。

  他們一年坐飛機飛個兩三次所獲取的報酬,甚至比一年的工資還要多。而那些名氣比較大的專家們,除了所謂不耽誤正常工作之外,幾乎終日都是在天上飛來飛去。

  1998年,筆者認識了某名牌大學的一位研究經濟學的陳教授,那時他們一家三口住在海淀區、學校分給他們的兩室一廳的樓裡,妻子在一家報社上班,家庭條件屬於一般的那種。當時,這位教授在經濟界尚不成器,剛露尖尖角。

  1999年開始,國內幾家大的媒體,經常有他的文章發表,有的還為他開設了專欄,名氣一天比一天大起來。原先不穩固的婚姻關係,在2000年末解體,妻子還在原先的報社上班。陳教授則在衝出圍城後的半個月時間裏,與一個比自己小11歲的女碩士以閃電的速度結婚。

  前不久,筆者和陳教授的見面被安排在其北京昌平區的一棟別墅裡。短短兩三年的時間,他已把自己從筒子樓裡解放了出來。

  在筆者驚嘆其別墅裝修的豪華之後,他滿面春風地介紹了致富過程。「這算什麼!比咱能掙錢的人多了。人家做顧問的老頭子(上了年紀的老專家)坐在家裡,每年卡上就有上百萬元的進賬呢!」

  陳教授指著客廳裡一個貼滿了小白紙條的密碼箱:「這是第二個。每次乘機辦理託運貼上的膠條,我都留在上面。去年一年光深圳、珠海就去了9次。」據介紹,他外出基本上都是受企業邀請前往講課。他的開價不管一個小時還是一天講課費都是6000元,來回的機票、食宿、遊玩均由邀請方負責。為了多趕場,有時他會把同一地方的幾家企業課程集中在一個時間段,這樣就有機會一天跑兩家,除了多賺一份報酬外,還可以多拿一份返程機票錢。一般來說,由一家企業安排食宿後,另一家企業就會主動再付給一定的食宿費用。這樣下來,一天的收入可以達到15000元以上。

  今年年初,他與曾經跟隨他幾年、隨叫隨到的出租車司機解除了「合同」,買了一輛捷達轎車。目前,現任妻子已經成了他的全職太太和專職司機。妻子說她已經熟練到閉著眼睛也能將車開到機場,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只有兩項工作,要麼在車上,要麼和寵物狗「帥哥」在一起。

  陳教授的出場費是公開的,但他一年出多少次場、掙多少錢卻不得而知。

  筆者根據其別墅裝修的豪華程度、完全超過五星級酒店的標準判斷,他一年收入至少50萬元以上。

  在他的別墅裡,有些擺設是五星級酒店所看不到的。看看浴室裡的設施,你就會猜測「紅樓」是啥樣。

  那天晚上我們三個人在外一頓飯消費了600多元,我有些心痛。妻子不以為然地說:「陳教授可以找人報(銷)。」

  什麼是知識經濟,什麼叫知本經濟,現在總算略知一二。「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想起這幾句話,就想拽一下孩子的耳朵: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當然還要選對了專業。

  教授「走穴」褒貶不一

  對於專家教授「走穴」現象,中國社科院一位研究員坦言他自己也經常「走穴」。他認為,專家教授「走穴」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必然。

  「允許明星『走穴』、醫生『走穴』,為什麼專家教授就不能『走穴』?市場經濟實際上是買賣經濟,講的是公平交易,有人願意出錢,專家又對出的錢滿意,而且不耽誤本職工作,有什麼不可以?關鍵是專家要對得起所面對的對象,對自己講的課感到值,問心無愧。專家教授作為人才精英,畢竟資源有限,『走穴』恰恰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合理配置利用人才資源的機會,對各方都是有益的。專家也需要學習、流動,這樣不但會使他們開闊視野,而且可以通過『走穴』檢驗自己的水平,比蝸居在辦公室裡空談神侃要好得多。有些學者囿於書本上的理論,自以為自己的觀點就是正確的,而真正走出去與別人交流之後,才發現自己的侷限性。」

  這位研究員說,教授「走穴」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體現了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價值觀。知識本身就具有商品的屬性,你能通過「走穴」將自己的見解或者經驗推銷出去,說明你具備這個能力,獲取一定的報酬也是合情合理的。

  當然這位研究員也指出了「走穴」存在的弊端。「據瞭解,有些專家在『走穴』過程中,忽略了自己的本職工作,鑽到了錢眼裡。不僅表現在對教學科研的不認真,並且對邀請講課的政府部門或企業,也不盡心。甚至拿了人家的錢,還擺架子,耍脾氣,儼然自己就是權威。這種現象,雖屬少數,但對專家名聲的危害卻不小。」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另一位學者王震宇對「走穴」也持肯定的態度。他認為,目前高校教師的收入無論是跟國外的教師比,還是跟國內一些行業比,都不屬於高薪階層。教授校外兼課,無論是出於增加收入,還是加大與外界交流,都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可以適當地加以引導。

  中國人民大學一位法學教授認為,對於「走穴」的專家教授,也應該像對待影視明星那樣,進行稅收監控。對惡意逃稅者,要予以處罰。有的教授三兩年的時間,又買新房又買新車,僅憑工資是絕對不可能的。「買房買車,我們不反對,我們關注的是他們向國家繳了稅沒有,繳了多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聽說有哪位專家主動向稅務機關繳過稅。公民都有納稅的義務,專家教授心裏應該最清楚。」

  教授「走穴」作為一種現象,儘管有其合理性,但最終肯定會影響到教學的質量和責任問題。一邊拚命「走穴」,一邊又要做好教學任務,魚與熊掌真的可能兼得嗎?

  「考研熱」催生教授富豪

  有報導稱,某教授常年在全國各地奔波授課,每年光給培訓班授課就掙幾百萬元!這是事實,毋庸置疑。因為教授講課的薪酬是按招收的學生人數收取「人頭稅」的,而且吃、住、行等都是一條龍服務。

  就業壓力的增大,本科生的風光已經不再,想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謀到一個比較稱心的職位,就要對自己的大腦再度「充電」。於是,便形成了千軍萬馬奔考研的局面。為了使研究生盡快「出爐」,一些高校把聘請專家教授當成一種產業來做。由此衍生出來的「穴頭」(在學校和專家教授之間牽線的「皮條」客)像組織明星外出演出一樣,為三方謀利益。

  像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名牌大學裡的一些知名教授一天的授課費可以達到6000元-10000元。據圈裡人透露,這還是託人打過招呼後的「關係價」。如果你是親自找過去,又只聞其名未見其人,而他(她)正好是一位著名學者,再多少帶點傲氣,開出的價格一般都是「不二價」,商量的餘地很小。

  據說,有些並不是很有名氣的教授,只要有一兩次,蒙過了不知行情的邀請者,攫取了不菲的出場費後,下一次,他們就會把它當成樣本,以此抬高自己的身價。

  某些專家教授的牛氣實際上是自己把自己炒起來的。有些專家教授在圈內並不咋的,但要價卻不比大腕差多少,就在於人家會包裝善於炒作。

  湖北某名牌大學的一位即將畢業的學生,打電話說不準備去某單位上班了,要到南京大學讀研究生。他說像他這樣放棄就業機會的同學不在少數。考研熱催生出各種各樣培訓班,北京某大學一位正在接受培訓的學生說:「學生選擇培訓班,主要看他們能否請得到大教授給我們上課。」教授的知名度和猜準考試題型的能力決定著培訓班賺錢的多少。

  在培訓班裡,講師每個課時收費上千元,教授更高,而命題組的專家則每天有數萬元的授課費!去外地講課的「行價」,也多在每天3000元到5000元之間,名氣大的教授講課費則更高。

  據悉,為期兩天的北京某考研培訓班,近2000名夢想考上研究生的學生每人向培訓機構繳納了500元至1000元不等的費用。教授的報酬都是從2000名學生培訓費中抽取的。所以,學生越多,提成越多。

  有些教授大名鼎鼎,常常會成為瘋搶的主要對象,他們今天在北京,明天在上海,後天可能又到了廣州。因此一年賺幾百萬元,絕不是天方夜譚。

  辦培訓班、進修班是高校賺錢的一條最佳途徑,從各種報刊上多如牛毛的招生廣告可見一斑。在「『穴頭』---校方---專家教授」這根鏈條上,他們是串在一根草上的螞蚱,一個利益共同體。學校給專家教授以及「穴頭」提供了致富的平臺,反過來,專家教授「穴頭」又給學校帶來了可觀的收入,堪稱「三全其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