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月三日,閃電瞬間滑過電線的剎那,扭轉陳家的悲喜,當天陳郁琳放學時,等不到父親蹤影,沒想到最後等到了母親,卻帶來父親工作意外電擊摔傷,腦部重創昏迷不醒的噩耗。
堅信父親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不斷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終於將父親從死神手中搶下,不過卻被醫生判定為植物人,醫生對於復健成果不樂觀,周遭親友也不看好,不過陳郁琳與媽媽堅信,父親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會醒過來。
於是陳郁琳住進醫院,與看護輪班,為了應付開學後的美發丙級證照檢定,她將髮型模型頭帶到病榻旁,邊梳頭邊找有趣的事說給父親聽,她也幫父親設計髮型,在他耳畔稱讚、鼓勵。
醫治過程,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但她們不放棄希望,昏迷中的父親只要聽到郁琳的聲音,雙手就會緊握拳頭,唯一的女兒還是父親潛意識中最挂心的,兩次開腦手術前,親友都會輕聲叮嚀,女兒還在校門口等待父親接送,親孰勵父親旺盛的求生意志,昏迷一個多月後奇蹟甦醒。
盼回父親後,陳郁琳每天上學利用下課打電話跟父親說話,熱線不間斷,下課就衝回家幫父親按摩、復健、餵藥、清理大小便、灌牛奶,當起小老師,教父親學寫字,夜晚與母親輪替看護。
那一場意外,是十七歲小女生措手不及的生命歷練,她與母親摸索著未來,唯一的信念是父親一定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將過程寫成文章,拍下一大疊復健照片,並以V8記錄給父親看,讓父親填補空白的歲月。
一天天好轉的陳健誠,忘了不少事,說話緩慢的他,指著心口說,女兒的事他都放在心裏,現在,陳健誠最愛拖著女兒傳承他的修水電手藝,而陳郁琳則是父親專屬的美發師,幫父親剪頭髮,刮鬍子,負責打理父親門面。
父女倆每天固定九點半,手牽手下樓梯去倒垃圾,陳健誠逢人就說自己好帥,因為女兒剪髮手藝一流,鬼門關前走一遭,父女更貼心。
*吳舜弼 貼心伴癌父 享美味時光
記者林相美□專訪
午休時間到了!當同學在教室用餐、聊八卦的時候,十七歲的吳舜弼總是默默地離開教室,回家照顧罹癌臥病在床的父親吳德貴。爸爸的情緒因病情高低起伏,吳舜弼的心情也隨之牽動,小小年紀的她卻總是耐心地哄著爸爸,陪他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吳舜弼目前是臺北市立景美女中二年級學生,高一下學期時,她的爸爸罹患鼻咽癌,歷經電療、化療等繁複的治療程序,癌細胞還是轉移到骨頭,而爸爸住院一個月之後,也決定返家休養。
舜弼說,媽媽在臺北縣工作,兩個姊姊在念大學,念小學的弟弟也在學校,因此,白天都是爸爸一人獨自在家。
由於學校距離家裡只有五分鐘路程,高二上學期開始,舜弼每天利用一小時午休時間,回家幫爸爸張羅午餐,提醒他吃藥。
爸爸無法吃固體食物,舜弼一回到家,先蒸牛奶、安素(癌症病人的營養品),而曾經擔任廚師的爸爸,有時候也會替舜弼準備午餐,父女倆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享受獨處的時光。
狀況好的時候,爸爸會發下豪語說,「等我病好了,全家去哪裡玩」,或是告訴舜弼「以後我再幫你帶小孩」,後來,爸爸開始叮嚀舜弼,「去挑喜歡的金飾,爸爸送給你」。
舜弼說,爸爸那一代的人,總覺得要留金飾給子女作紀念,想起爸爸當時的心情,舜弼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癌症末期的疼痛,讓舜弼的爸爸必須仰賴嗎啡度日,結果也因此出現幻覺。
舜弼說,爸爸老是惦記要煮飯給全家吃,有時候會撐著四十幾公斤的羸弱身軀,直往廚房走。
有時候,爸爸會指著遠方說,那裡在冒煙耶。
看著爸爸飽受病痛折磨,舜弼總是耐心地哄著爸爸吃藥、喝安素、叮嚀他休息,舜弼嘆了口氣說「人到最後會越來越像小孩子」,而爸爸的體重從六字頭掉到四字頭,更讓舜弼滿心不舍。
雖然有舜弼的悉心照料,舜弼的爸爸仍不敵病魔,於今年二月過世,回想起幾個月來和父親的兩人時光,舜弼心裏隱隱覺得自己沒有好好照顧父親。
舜弼說,如果一切重來,她想讓一切都順著爸爸的心意,爸爸想要煮飯,就放手讓他進廚房,爸爸嫌安素難喝,就不要哄他喝。
如今,逝者已矣,舜弼謹記著要履行諾言,因為她答應爸爸要學會牛肉麵、哨子面等一切爸爸的拿手菜,而爸爸留給她的食譜也成為最珍貴的紀念。
陳順興 腦麻癲癇 堅持孝親扶幼
記者李開菊□專訪
自小腦性麻痺又併發癲癇症的陳順興,一生為病痛所苦,卻不畏逆境,不但協助照顧亡兄的四名子女,中風的父親、洗腎的母親也由他親侍湯藥,他不向乖舛的命運低頭,獲得全國孝行獎,他認為是這一生最好的鼓勵與嘉勉。
高雄市孝行獎得主陳順興生在清苦家庭,約在六、七歲時因一場大病導致腦性麻痺、智力受損,偏偏又併發癲癇症,造成他一生成為「藥罐子」,但為了幫助家計,國中畢業後曾斷斷續續做水泥工。
陳順興在家中排行老四,兄姐相繼嫁娶後,長兄在一次工作意外中喪生,留下四名子女,陳順興義無反顧扛起照顧的責任;不料命運捉弄人,先是母親罹患子宮頸癌需要開刀,父親也接著中風,原本經濟就不好的家,頓時陷入一片愁雲慘霧。
面對突如其來的橫逆,讓陳順興頓時手足無措,再加上他本身的癲癇症不時發作,讓他日子過得備極辛苦,所幸得到濟興慈善團體志工的幫忙,可以稍稍舒緩他的壓力。
自警專畢業的弟弟陳順治工作後,開始分擔家計,陳順興主內照料老小,弟弟則負責賺錢養家;但因陳順興的智障與癲癇症,弟弟都靠著電話隨時「指導」他如何處理事情,例如曾經發生颱風水災,家裡進水,陳順興十分慌張不知如何是好,電話中弟弟教他馬上把父母抬上樓;母親要洗腎,弟弟也交代他處理方式等;在弟弟的「指揮」下,陳順興充分盡到照顧家庭的責任。
在兄弟倆的同心協力下,一一克服了所有的困境,兄長的四名孩子均已長大各自發展,父母親在近年相繼過世,陳順興可說已卸下重擔,而弟弟陳順治在母親往生前,為了卻她的心願也已娶妻。
目前已四十一歲的陳順興,與弟弟相依為命,回想過去,他都認為是自己該盡的責任,何況有弟弟陳順治的大力協助,才能走過人生的困境。
癲癇症的發作,讓陳順興的智力逐漸受損,在言語溝通與記憶上逐漸衰退,他堅強的說,過去他不向命運低頭,現在與未來也不會向命運妥協。
吳慧玲 感恩事母 再辛苦都值得
記者洪美秀□專訪
獲頒全國孝行獎的吳慧玲,今年從新竹縣竹北市義民中學幼保科畢業,從小就與媽媽相依為命,由於媽媽幾年前工作受傷,無法外出工作,十九歲的吳慧玲便扛起一家之責,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
主動向內政部推薦吳慧玲參加今年全國孝行獎甄選的班導師陳麗秋,得知吳慧玲獲得該獎項,與校長黃韻寧開心地向吳慧玲恭喜,對吳慧玲樂觀進取的上進心及孝心,也都給予高度肯定。
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吳慧玲,與媽媽相依為命,多年前媽媽在新豐鄉一家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但幾年前因工作時摔倒,雙腳無法行走,病痛也跟著來,因而無法再外出工作。
吳慧玲說,媽媽生病後,她原本很難過,但媽媽告訴她,「樂觀面對人生,要比憂愁煩惱人生快樂,如果能快樂過日子,為何要悲傷哀嘆」,這段話鼓勵她勇敢面對人生,即使從國中就得開始外出打工賺取學費,她都甘之如飴。
吳慧玲說,她曾在一家中醫診所打工,也在蠟燭工廠幫忙,上了國中後得知自己功課不是很好得念私校時,她就開始利用課餘賺取學費及生活費,她把所有打工的零用錢都交給媽媽處理。
因為媽媽生病無法工作,吳慧玲說,有一段時間需天天陪媽媽到醫院復健,家中的生計都落在她身上,但她感恩地說,媽媽是她的支柱,她的樂觀開朗,都是媽媽傳承給她的,即使再辛苦,她都覺得值得。
今年要從高中畢業了,吳慧玲說,她準備先找工作,然後再考夜間部的二技學校,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她說,得到孝行獎,更提醒她要謹記媽媽的教導,也要努力讓媽媽過好日子。
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