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已經找到足夠的證據證明,如果不仔細觀察,人們往往對周圍的事物視而不見。這一研究對分析交通事故的發生也許將大有裨益,因為許多交通事故都是發生在開車人「視而不見」的時候,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和摔跌也多是由於這個原因。
變化盲點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的丹尼爾.西蒙博士和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丹尼爾.萊文博士對視而不見的現象進行了研究,他們的研究強烈表明人們對周圍環境其實極其缺乏注意。
在他們設計的一個實驗中,一個陌生人攔住大學校園中的行人問路。這時有兩個人抬著一扇木門走過陌生人和受試者之間,等木門抬過去之後,研究者問受試者,他們是否察覺到任何變化。
結果,有大約一半的受試者沒有發現,當門從他們之間抬過時,問路者已經換成了一個身高、體型、嗓音以及服飾都完全不同的人。
儘管在問路者變更之前,受試者已經和第一個問路人聊了10到15秒,但還是有一半的受試者並沒有察覺到當門通過後已經換了一個人,而是繼續和第二個人(在他們的感覺中,則還是同一個人)對話。這種現象叫做「變化盲點」(change blindness)。它極其生動地說明,我們實際所見要比我們自我感覺看到的少得多。
西蒙和哈佛大學的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還做了另外一個經典實驗。他們給受試者播放有十來個人參加的棒球比賽錄像帶,讓受試者記錄其中一個隊的傳球數目。錄像中,有一個女人裝扮成大猩猩從場地慢慢走過,在屏幕上顯示達9秒之久,她就漫步在球員之間,並且還停下來對著鏡頭拍打胸脯。可是居然有一半的受試者都沒有能看見她。然而實驗開始時如果只是告訴受試者隨便看一盤錄像帶,他們全都能夠輕而易舉地發現這隻「大猩猩」。 由於結果如此驚人,有些受試者甚至否認他們看過的是同一盤錄像帶。
視不過四
最近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我們將視覺場景(如「大猩猩」的出現)保持在短期記憶中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的「視覺便箋簿」受到靠近後腦杓的一個微小的、被稱之為「後顱頂皮質」區域的控制。
美國的一些研究人員發現,若場景中包含的物體是4個或少於4個,人們通常能很好地記住場景中的所有物體。但場景中的物體如果有很多,也要人們描述場景中有多少什麼樣的物體,人們就會經常出錯。這說明視覺短期記憶的存儲數目大約是4。
為了瞭解視覺記憶的機制,研究者們採用了一種被稱之為「磁共振成像技術」掃瞄大腦活動。他們發現受試者後顱頂皮質中的活動與視覺短期記憶存儲數密切相關。這一區域的活動在儲存視覺短期記憶中的物體數量增長到4前一直在增強,但在超過該數目後其活動水平反而開始下降。
馬魯瓦說:「儘管我們可以從視覺中獲得巨大量的信息,但是一旦所視場景離開了我們的視野我們就很難詳細回憶起其內容。」例如,在木門試驗中,有限的視覺短期記憶使得受試者無法記住陌生人的細節,以至於他們難以察覺問路者已經換了一個人。
事不過三
視覺短期記憶也許還和智力有關。就像有大容量內存(短期記憶力)的計算機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一樣,能夠在頭腦中記住更多視覺形象的人在推理和解決問題方面也更勝一籌。在數學計數方面,也有一個3或4的最大限度問題,人們能立刻注意到的物體數量和人們能夠匆匆一瞥就計算清楚的物體數量大約都是3或4。這些現象之間的關係科學家們正在深入研究,但是看來在大多數認知心理過程中3或4都是一個坎。無怪乎自古以來在世界各地都是以「3」為一個極限,說「事不過三」等等。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