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戈的辭職對星島日報帶來不小的震動,也引起美國華文傳媒界的普遍關注。
據報導,裡戈證實了這個消息,他說辭職的原因是回大陸定居,與家人團聚。
*任職11年 星島變色
今年41歲的裡戈來自北京,據說他是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人士在海外中文媒體中擔任職務最高者之一,他還曾經短期兼任過英文報紙《舊金山觀察家報》的副總編輯。
裡戈曾擔任人民日報駐美編輯。11年前他在舊金山加入星島日報,後出任星島駐華府首席記者,再轉回舊金山出任副總編、總編,直到去年出任星島海外總編輯。據瞭解,泛華主席兼星島主席何柱國(大陸政協常委)十分器重裡戈,所以把「協調、統籌及指揮」整個海外八個分社的新聞運作大權交給這位大陸的新聞界人士,而不是依傳統把該職務交給港人。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由於裡戈加盟這份歷史悠久的香港老報,使這家報紙逐漸產生了質的變化。
據獨立媒體中國簡訊(China Brief)披露,由於中共在財力上的支持,在過去10年間星島日報逐漸演變成親中共的華文傳媒。
在此期間,星島日報的社論多出自裡戈的手筆,包括在中美軍機相撞事件後,兩位專欄作家因在星島撰文,要求中共釋放美機組人員及歸還美軍機,星島的社論連續對他們點名批評近1個月。類似的事件還發生在同情法輪功的文章發表之後。
裡戈被認為是對美國政局最有研究、對美國政策最為瞭解的記者。雖然擔任總編僅1年,裡戈辭職,他表示,將會休息一段時間,因為過去的11年裡他覺得「實在太累了」。
*星島折射出中共滲透海外華人傳媒手段
星島報業集團創建於1938年,從60年代開始進軍北美,80年代晚期陷入經濟危機後得到中共的貸款支持,直到2001年初轉手何柱國任主席的泛華集團。
據中國簡訊(China Brief)報導,隨著華裔人口在北美的快速增長,在解讀美國民主政治、法律、人權以及其它美國價值觀方面,中文報紙對華人社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潮,中共也開始將其觸角伸進華語傳媒界進而試圖控制在北美的華文報紙。
報導披露,中共採取的策略主要有4種,其一,以全資或控股方式直接掌控報紙、電臺和電視臺。其二,利用經濟手段影響於其有商業來往的獨立媒體,突出的表現是任何對中共不利的消息都被刪除。其三,買斷獨立媒體的廣播時間和廣告,用於登載明顯來自中共官方的宣傳內容。其四,讓來自政府的專業人士受聘於獨立媒體,伺機發揮其影響力。
目前除免費的大紀元時報外,在北美具有影響力的其它華文報紙星島日報、僑報等都已全部和部分被中共控制。其中星島日報是在過去10年間逐漸變為親共媒體的。
報導說,星島前總裁Sally Aw Sian在上世紀80年代陷入經濟困境時,曾獲得中共資助度過難關,此後便逐漸改變立場。
2001年初,原香港菸草大王何英傑長孫,中國政協常委何柱國看中星島日報的規模及其在親共立場上的定位,以香港泛華集團名義將其收入囊中。何英傑早年曾支持中共的革命運動,據稱「人脈極廣」。
泛華對星島的運營模式進行了調整,在美國紐約設立國際新聞中心,實行包括紐約、洛杉磯、三藩市、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倫敦及悉尼等海外分社在內的環球作業,力圖保證在各地出版的日報中包含統一基調的新聞資訊內容。被任命為海外總編輯的裡戈,即負責「協調、統籌及指揮」整個海外八個分社的新聞運作。為配合中共的國內政治及向海外輸出其極權統治的紅色革命提供了方便。例如近兩年仿效大陸媒體,在北美華人社區中挑起對法輪功的仇恨便是突出的一例。
何柱國也以星島集團主席身份以及於大陸政經界的關係,擠身大陸傳媒界,先後於新華通訊社、人民日報社、道瓊斯通訊社、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大方正集團、三聯集團等結盟,欲以其資金和政治優勢搶佔大陸市場。
其中與新華社共同創立的「新華在線」號稱是中國最大、最權威的新聞信息採集和發布中心。
而與人民日報「聯姻」成立的大華媒體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其目標是挑戰國家郵政總局對報刊的發行及新華書店對圖書的全國發行以及獨家經營,雖被稱為「破冰之旅」,但實質是突破了中國在WTO協議中承諾的對書報刊分銷服務的開放時間表。
何柱國的遊說能力以及雄心由此可略見一斑。他目前還擔任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
裡戈離職之後的星島日報會有怎樣的變化,這將是未來北美華人傳媒界關注的問題,但有一點似乎不會變,那就是繼續充當中共在海外的蒙面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