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
香港五十萬人的七一遊行,表達了對"國家安全"立法草案的不滿、對決策失誤的特區政府缺乏信心。在立法會沒有把握取得多數票之下,特區政府不得不在七月七日宣布,將國安法的公眾諮詢和立法延期,此即所謂七七之變。迫於民意壓力,保安局長和財政司長稍後辭職。
七一大遊行,大體是自發性的和平請願行動,民主黨派的組織動員影響力甚有限。大遊行的導火線,是官方根據基本法二十三條授予的職責為"國家安全"立法,其草案條文援引在香港沒有效力的"憲法",模糊了"兩制邊界",侵蝕了港人的新聞、出版、言論、思想、人身自由;警方懷疑有人危害國家安全時,可不經法院批准入屋搜查,更令港人有恐懼感;官方在立法諮詢期間對民眾的傲慢、對民意的漠視,結下了很深的民怨。
六年來,特區政府的決策失誤和開支浩大造成財政赤字、失業率高、經濟衰退,中產階層因樓市蕭條成為"負資產者",官方"問責制"的虛假,也加劇了民怨。這是特區政府公信力低落的主要原因。
北京底線
七一遊行只是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抗議,並無抗議、對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意圖。事後,中共中央對七一遊行採取較理性的態度,沒有把它上綱為"反中央政府"或"動亂"。
七七之變後,北京官方對香港政局的底線,一是國安法立法草案的公眾諮詢時間,可以有相當大的彈性,草案條文儘可能為港人接受;二是不更換特區行政長官,維持政府領導層穩定;三是強調香港是經濟城市而非政治城市,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四是反對外國勢力介入香港事務。
在經濟層面,北京官方開出的"救治藥方",是啟動香港和廣東"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協議,讓港澳和珠海的跨海大橋工程拍板,又開放珠三角幾個城市的個人游港;這是以"路橋經濟"和旅遊經濟,使港粵有更密切的合作。
香港特區政府在七七之變後的部署,以"路橋經濟"和"旅遊經濟"為著墨點,其動機在於把港人的注意力轉移到尋求經濟發展的空間,也想改善香港的消費市場。對於港人擴大直選和政治參與的訴求,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並無正面的響應。
民主監督
港人雖有擴大直選和政治參與的訴求,卻沒有推進民主的全盤計畫和策略。民主派是鬆散性的群體,即使是參政實體民主黨,也是規模很小的組織。香港又缺乏西方民主社會的那種政治領袖,民主派因此沒有組織整合的動力,不能形成有明確目標、宏觀組織策略和組織約束力的聯合陣線。
民主派中激進的街頭抗爭派,發起組織"倒董聯盟",呼應的民眾並不多,連參政的民主黨、民協等也未參加。有意參政者正忙於明年立法局分區選舉,也使體制外的"倒董聯盟"難成氣候。
香港的民主運動,大體是"抗議聲音"的模式,表達對官方某些決策、施政和官員的不滿或抗議,也對與自己經濟利益密切的事情寄以期望,卻缺乏建立民主組織、運用組織力量凝聚共識的激情。當然,和平表達的"抗議聲音",正是香港民間社會的一個特色,有監督政府的社會效應。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