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藝術史上,出現過不少的藝術流派、藝術社團、藝術沙龍及至地域群體,如美術界的揚州八怪,如音樂界的國樂改進社,如被稱為中國「強力集團」的延安魯藝民歌研究會之類。但它們都不能稱為藝術「小圈子」。藝術「小圈子」則是另類,它是藝術界的「鐵哥兒們」。如央視的春節晚會類大型文藝模式活動,其中某些人,便是藝術「小圈子」的活標本。
作者說,這種「小圈子」的屬性是:
第一,雖無其名,卻有其實。並無固定的什麼組織名稱之類,但哥兒們、姐兒們卻很抱團兒,大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架勢。
第二,藝術壟斷,假性競爭。他們也搞什麼春節晚會導演「招標」,但這「招標」歸根到底還是他們自己內部人。任憑你張藝謀、陳凱歌,連個投標的資格都沒有,因為你不是央視藝術圈裡人。
第三,任人唯圈,肥缺不放。為什麼那些恐怖男高音、抽筋女聲、幼兒小品人之類成了央視大型文藝活動的老面孔、鐵交椅?原因就在於此。
文章分析其危害說
第一是藝術的絆馬索。舞臺就是那麼一塊地方,時間就是那麼幾時幾分。圈裡人佔了,別的有才華的新人還能有份兒嗎?央視的某些大型文藝活動,老是那麼一個導演圈在那裡壟斷,那些活動的水平,還不老是那個圈子水平?他們忘記了自己的本分:電視臺只是一個門市部,只是一個宣傳媒體。
第二,藝術「小圈子」也是圈子人的上吊繩。
藝術的進步在於挑戰和競爭。「小圈子」是拒絕和扼殺挑戰和競爭的。沒有挑戰和競爭,沒有突破和進步,圈裡人藝術生命還能有多長?到頭來還不成了圈裡人自己吊死自己的繩索?
第三,最容易成為藝術腐敗的滋生地。「小圈子」是功夫在藝外。維繫藝術「小圈子」的,往往是一種藝外利益。這種藝外利益的組合,就有可能導致借藝術搞腐敗。藝術在進入市場以後,權藝交易的實質就成了權錢交易。近年來,圍繞腐敗這個母體,膝下兒女成群,什麼司法腐敗、學術腐敗、足球腐敗。藝術腐敗,可謂「後起之秀」。一家報社曾經揭露過一家音樂學院教師的收銀黑幕,甚是嚇人!據說,有的藝術院校,一個聲樂班級招收近百名收費學生!你全院有多少個聲樂教師?一個學生一年能接受幾課教師個人指導?學生有幾次上課?藝術家沒了良心,人們的良心中也就沒了藝術家;藝術腐敗,也不可能產生高尚的藝術、先進的文化,如此而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