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達功:民運人物永遠是「人物」 ──與《民運人物不再是「人物」》作者魏城商榷

發表:2002-06-04 06: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這里加引號的人物與魏先生的意思相同,都是「重頭人物」之謂。我同意六四話題不再是熱門話題,已經時隔13年,其熱乎程度怎麼也趕不上八九年,就像911事件,依我看也不是熱門話題,不像去年年底前幾個月那麼熱。由熱到涼是由時間決定的,只要時間箭頭一直向前,什麼熱的東西也會涼下來。人物也同樣,再重的「重頭人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變成非「重頭人物」。時空是連在一起的,不可分割的,變化了的時間的同時也一定是變化了的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魏先生說的民運人物不再是「人物」也的確是對的。其實當年的民運人物還可以區分,蒸發了一部分(銷聲匿跡),這一部分的確不是「人物」;另外一部分,就像引用秦晉的話,形容爲「旗幟雖未倒下,但只是孤伶地飄晃;隊伍雖未散盡,旗下從者寥若晨星。」儘管這一部分是「孤伶」的「廖若晨星」,但在我看來,也正是因爲海外民運的衰落,他們更能顯示出是「人物」。

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時空,任何社會事件也不能脫離歷史。民運人物作爲時空軌跡或社會歷史上的一個點的記錄,無論如何都是「人物」,也許說是「歷史人物」更爲恰當。如果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觀察這些人物,他們的「重頭」性無可非議,當然魏先生指的是海外民運人物對於現實的國內民主運動不是人物,我想我沒有理解錯誤吧。問題是這些海外的民運人物是健康活著的人物,既然是活著的,就是動態的,還不能完全就把他們當成是已逝的歷史,就像楊建利博士敢於闖關回國,意味著他們並不只是在國外觀看中國,他們也想親歷中國的實際發展變化,誰能斷定他們就不是「人物」呢?

對魏先生和周舵的許多觀點,我真的有同感。如果說海外民運一盤散沙,「窩裡斗」,我認爲那是正常現象,要是鐵板一塊,那就談不上什麼民主運動了。令人擔心的是一些海外民運人物的專制霸主姿態,不允許不同的觀點,哪怕是善意的批評,甚至不顧事實謠言惑眾,使用的語言是文革語言,使用的手段是「下三賴」手段,如何能讓人們把你當作「人物」?如果讓他們在中國執政,豈不比共產黨還專制!我在國內接觸的許多有政治頭腦的群眾,對個別海外民運人士沒有好感,並非來自共產黨對海外民運的妖魔化,而完全是自己行爲造成的,這個污點還要靠自己洗刷。我們期待著中國出現曼德拉、金大中、昂山素姬這樣的人物。

中國的民運人物一定要在國內唱主角,海外民運也許可以通過回國運動繼續成爲「人物」,也許通過認識國內發展變化的情況,通過改變鬥爭策略和方式,依然能夠成爲「人物」。試想,連共產黨都在改變自己,海外民運怎麼能抱著老皇歷呢?

但是不管海外個別民運人物如何蒸發,個別民運人物如何失去理智,海外民運如何被嫌棄,在我看來他們永遠是「人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