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前蘇聯人一度佔盡了優勢,但出乎當時人們的意料,最早登上月球的卻是美國人---1969年7月16日,美國發射了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飛船,率先跨越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步」。
人們不禁要問,當美國人緊鑼密鼓地實施阿波羅計畫的時候,當年的頭號航天巨人前蘇聯難道「打了盹」嗎?長期以來,這都是一個不解之謎。近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爆出驚人內幕---前蘇聯人早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就在做載人登月準備,只是經歷了10次慘敗之後,方才善罷甘休。
後來居上美「土星」5號功不可沒
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成功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它不僅標誌著航天時代的開始,而且也意味著美蘇之間的登月競賽已經悄然展開了。那時美國公眾甚至普遍害怕前蘇聯人的洲際導彈隨時都可能飛來。
首枚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之後,前蘇聯人沒有停止,他們又於1957年11月3日把載有小狗「萊伊卡」的人造地球衛星2號送上了天,這是世界第一顆生物試驗衛星。而與此同時,美國的第一次衛星發射卻因為火箭爆炸而折戟沉沙。
然而美國人沒有因此泄氣,情報人員和負責太空事務的首腦們經過秘密研究分析得出結論,在這場太空賽跑中儘管前蘇聯人暫時領先,但美國完全有可能取得更為耀眼的勝利,那便是率先載人登上月球!
1961年5月,繼任的肯尼迪總統發表了其總統生涯中最為著名的一次演講。他語氣堅定地說:「到六十年代末,美國完全有能力實現這樣一個目標,那便是將人送上月亮並且安全返回地球。」當然,他也承認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艱鉅任務。隨著阿波羅計畫的開展,美國「土星」系列運載火箭的研製也在緊張進行。1967年11月9日,「土星」5號火箭試發射成功,為阿波羅11號的載人登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蘇巨無霸「N1號」火箭有緻命缺陷
而前蘇聯人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與美國「土星」5號相對應,前蘇聯為登月計畫而設計的推進火箭名為「N1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在拜科努爾(Baikonur)發射中心建造了9到10顆「N1號」火箭,這種體積龐大的火箭總共試發射過4次,每次都是以悲劇和災難收場。
設計「巨無霸」式「N1號」火箭的最初目的,是將代號為「蘇聯月亮」的衛星送入太空。說它是「巨無霸」絕對名副其實---它的第一級發動機組是30臺使用煤油和液氧作燃料的大功率火箭發動機。但是從空氣動力學角度,一部火箭使用這麼多發動機無疑是致命的缺陷。首先,發動機組的眾多發動機之間根本無法做到助推力的有效平衡。其次,為這些發動機分別添加燃料更是令人頭痛的事情。結果,這種承載了前蘇聯人太多期望的太空巨無霸幾經失敗,最終還是沒有升入太空。
前蘇聯從未停止過登月努力
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的無人飛船環繞月球飛行,並且在月球表面進行了多次登陸和漫遊。3部無人登月探測器不僅從月球表面採集了土樣,而且將它們送回了地球。由於「冷戰」的原因,前蘇聯對自己的載人登月計畫一直秘而不宣。新近解密的由當年火箭設計師Vasily米辛保留的一批日記、技術資料以及太空硬體照片,明白無誤地向世人證明---前蘇聯人從未停止過登月努力。
在1968年的日記中,米辛制訂了太空飛行的三大步驟:繞地球軌道飛行、繞月球飛行、登陸月球。並且草擬了參加飛行的宇航員候選人名單。
為了實現登月計畫,前蘇聯人研製了大量的登月工具,從由地面遙控的無人月球探測器、無人登月車到登月宇航服應有盡有。
值得一提的是,前蘇聯研製的無人登月車「Lunokhod」分別在1970年和1973年兩次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Lunokhod」可以拍照並且分析岩土的樣品,而此前,美國都是靠登月宇航員親自完成的。
為了實施登月計畫,前蘇聯還為宇航員專門研製了一套登月服,並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Krechet」,在俄語裡是「金色獵鷹」的意思。這套前蘇聯的宇航服比美國「阿波羅」號宇航員穿著的登月服也有著許多獨到之處。
儘管前蘇聯擁有了繞月亮飛行的人造衛星、登月車以及登月服,但就是欠了「東風」---始終沒能製造出像「土星」5號那樣馬力強大且性能穩定的運載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