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些「抒懷」的文字,則對40歲發生驚愕,啊?竟然40歲了,真是豈有此理。此類人士痴迷於乍一回首頓生悲秋之意。有些事是,自己說破或別人說破都不怕,而世間最怕說破的正是時間。比如在影院引頸觀看一出波瀾起伏的影片時,有人突然出現在台上,說「您所欣賞的影片只剩下一半了。」這時,觀眾至少會愣一下,心裏不是滋味。人在40歲時「驚愕」一下的好處是到50歲不再驚愕,或驚愕之際不太痛切,順入老境。
在「驚愕派」之外另有「悔恨派」。這一派恨自己辜負平生,人屆四十,還沒有這樣那樣。這種感觸比驚愕更令內心不安。實際上,「沒有這樣那樣」是一種比較,而並非生活本質,也妨礙不了人們把日子過得很好。
人的特點之一是愛與同齡人比較。7歲,鄰居阿三有一條短褲,我有兩條,大勝!上學後,同窗阿四物理考80分,我90,幸福!結婚時,友人小狗子置5桌,我多他一倍,痛快!但人到中年已不可相互比較,生活到此顯示出無限的複雜性,性格、學歷、時運、背景、地域和健康,甚至一些神秘不可知的因素一起構成比橋牌還要複雜的陣局來操縱人們的進退榮枯。逢其時者頭角崢嶸,所獲之物何止高官、厚祿、豪宅與華車?在這場耗時40年的比賽中,你與贏家較量勝負,就是往已經跳了40年並有些疲倦的心臟潑了一杯毒酒。
我所以對「四十抒懷」發出這些議論,是因為在下亦躋身其中。但很奇怪,沒有產生特別的想法。雖無感想,我仍希望能想出一句什麼話來勉勵後面的人生,這句話終於想出,即題目所示───每天變傻一點點。
我想說的在於:一個人無論怎樣銳意創新,到了此際業已塵埃落定,換言之所有的聰明都應該到此為止了。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可以概括為「聰明教育」。小兒尚在襁褓之中,鄰里已開始比誰家孩子聰明,而上學後語文算術之類無非怕我們變傻,學而時習之,聰明再聰明。怕傻的原因是怕吃虧,而一生中該吃多少還吃多少。我們卻把獲得的成績記在了「聰明」的賬上,忽視了品格的作用。聰明當然有一些用處,它至少幫助我們從中學畢業,但一個人到了40歲還聰明,也許會幫倒忙。一個心機勃勃的大腦繼續聰明,心腸或許會變壞。而漸衰的身體在心機的驅使下,或許會變糟。比聰明更有益的是順變的頭腦,平和的心境,總之40歲該用減法而不是加法。
心的單純,對40歲以上人士的心智與身體均大有裨益。當然,一下子過傻也不妥,使別人認不出你來。「每天變傻一點點」,等到80歲時,終於回覆嬰兒狀態。到那時,我們光鮮純潔,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