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
記者10時30分左右趕到現場,只見四週一片狼藉,在三院所在的枇杷山正街長約百米的街道上,藍色的玻璃碎片散落一地。五樓原是該院的眼科康復中心,但五樓的窗戶幾乎全部「不翼而飛」,鋁合金窗架在門診部下方的地面上堆了一地,和玻璃碎片、床單、醫療器械混合在一起。一臺空調「從天而降」,躺到了地面上。幾十米外的蜿蜓的街道上,藍色的玻璃像一條彩虹,格外刺眼。
門診部大樓正對的居民樓未能逃過這場災難,不少較高樓層的住宅窗戶都被打出了大窟窿,平對門診部五樓的「美達公司」頂樓相距爆炸點有五六十米之遙,但對面被炸掉的鋁合金窗框居然越過街道直「飛」了過來。
大部分記者都被擋在了現場之外,但記者通過私人關係從當地政法部門負責宣傳的一位同志的攝像機中見到部分現場鏡頭:五樓地板一處被炸穿,形成直徑近1米的窟窿,樓內部分牆體出現坍塌,牆壁上血跡斑斑,一臺冰箱傾斜地倒在牆上,走廊過道上的鋁合金欄杆已扭曲變形……
一位查看了現場的警官對記者稱,現場的牆壁上到處可見傷者被炸飛的血肉。
傷情
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未得到正式的傷亡數據。但據可靠消息,已被證實有4人死亡,分別是醫院的醫生、護士、護工,另一死者身份不詳。至於受傷人數,除了記者在現場見到的被送往重慶市急救中心和重慶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傷者外,在三院住院部2∼4樓均有傷者入住,在該院行政部門專門負責統計傷情的辦公室內,記者至少見到十幾名傷者家屬陸續出入,他們的表情無一例外地沈重,要麼雙眼紅腫,要麼眼中含淚。混跡在傷者家屬中的記者本欲走近電腦,查看傷者具體人數,被醫務人員攔在了門外,但記者注意到一位醫務人員手中的統計名單,四五頁名單上每頁有大約10位受傷者姓名。
街上的生意人和路人談起剛才的一幕還心有餘悸,一水果攤販說:「當時只聽得一聲巨響,玻璃像下雨一樣砸下來,幸虧我跑得快,不然准遭殃。」一個賣核桃的小夥子跑得慢了點,腳後跟就被劃傷了。
張先生提起在醫院的情形還有些後怕:「我當時在二樓看病,突然一聲炸響,我還以為房子垮了,大家一下亂了套,都往外跑,但過道上全是人,擠都擠不動。」
由於進不了現場,記者旋即趕到住院部瞭解情況,這裡更混亂,受傷的病員、忙碌的醫生、焦急哭泣的家屬,亂成了一團。
65歲的杜婆婆是為了救另一個老人受傷的:「我當時躺在病床上,準備出院。突然發生爆炸,大家都往外跑,我旁邊的病床上坐著個73歲的老人家,她兩眼失明,本來是今天做手術的,我趕緊起來把她扶到樓上空地上。」最讓杜婆婆自豪的是,雖然自己受了傷,但她救的老人家毫髮無損。
臉部被燒傷的林先生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我正在五樓病房,爆炸突然發生,熱浪,濃煙一下就來了,有些人從床上被掀翻在地,屋裡的東西也稀裡嘩啦地摔了出來。有些人被嚇得發抖,動都不敢動,有些人就在跑。我看見有個護士全身著了火,太嚇人了!」
據周圍的群眾稱,爆炸發生時,附近街道上至少有10名行人被飛濺的玻璃扎傷。
據悉,官方公布的受傷人數將有可能是27人。
據瞭解,三院五樓眼科康復中心上有一實驗室,樓上有氧氣輸送管道通過。下午,有內部消息稱,有關專家考查現場後,認為系人為破壞。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一河南籍男子因醫患糾紛導演了這場悲劇。
羅俠目擊爆炸現場(焦點.縱深)
得知爆炸發生的消息後,「重慶第三人民醫院」這個似曾相識的名字在記者腦海中一閃,一種不安的感覺卻揮之不去,「對了,前段時間被歹徒打傷的《重慶商報》女記者羅俠就住在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會不會是歹徒報復……」記者不敢再往下想了,連忙給羅俠的病房打了個電話。幸好羅俠還在電話機旁,而且語氣聽起來也非常鎮定。在電話交談中,記者得知,發生爆炸的眼科門診樓離羅俠病房所在大樓近在咫尺。「我看到了爆炸的全過程。」羅俠說,「當時爆炸的聲音很大,玻璃碎片啊、瓦礫啊都飛到人行道上了,我也覺得很害怕,這麼近。爆炸對住院病人的影響很大,跟我同住一個樓層的三個病人已走掉了兩個,只有我還在這裡『嚴防死守』。」羅俠的聲音變得輕鬆起來,看來她並不像記者想像中的那麼緊張。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次爆炸是不是「朱二哥」對羅俠實施的報復。當記者問及這個問題時,羅俠顯得很輕鬆:「我想他還不至於囂張到這種地步吧,再說他要想炸我的話,也不會離這麼遠。倒是我們這邊的醫生和病友們都在議論會不會和『朱二哥』有關係,雖然現在爆炸原因還沒有查明,但我希望這只是一次事故。否則的話,因為我而帶來這麼多災難,我會很不安的,」說到這裡,羅俠的聲音聽起來有點低沉。
作為《重慶商報》記者,羅俠前不久因拒絕給黑老大陪酒而遭毒打,消息披露後,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關注。打人凶手因此而被刑拘。被打後的羅俠一直住在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接受治療。
既然這次爆炸和羅俠事件看起來沒什麼必然聯繫,羅俠的身份也自然由「被打風波」中的女主角回歸到了一名記者。
說到爆炸現場,羅俠顯得既興奮又遺憾,興奮是她作為一個記者目擊這件爆炸事故的本能反應,而遺憾則是雖然爆炸現場近在身旁,卻沒有辦法去採訪和拍照。據羅俠介紹,當時她聽到爆炸聲後,第一反應就是衝到窗子邊拉開窗簾,這一瞬間她明白出大事了。「當時就一把抄起身邊的相機就想往病房外面跑。」羅俠這樣形容她的激動,但由於羅俠的身體尚未恢復,連路也走不穩,所以她的企圖當然是被醫生和護士「無情」地拒絕了。但羅俠還是及時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她第一時間打電話將線索告訴了報社的同事。
雖然沒辦法去現場採訪,但羅俠還是憑著記者的職業本能,用她的眼睛記錄下了她觀察到的一切(羅俠的右耳目前尚沒有恢復聽力,而且希望渺茫)。
通過羅俠在電話中的轉述,記者似乎已身處千里之外的爆炸現場。「我從窗口看出去,看到下面很多地方血肉模糊,傷員被抬來抬去。護士、醫生像狂風一樣跑來跑去。雖然大家都不知道還會不會再次發生爆炸或者發生塌樓。但醫院的人、外面的人、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一個勁的往爆炸現場跑,很多素不相識的人都加入了搶救傷員的隊伍中去了。憑心而論,重慶市組織的這次搶救行動緊張而有序,而且市民也表示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氣。在突然來臨的災難面前,人與人之間的這種互幫互助顯得尤為珍貴。」羅俠說,「有一位女病人上衣全部被炸掉了,這時一位男士立即將自己身上全新的西服脫下來包在她身上,也許他們互不相識,但這種場面讓我很感動。如果我自己可以去採訪,可以去寫,會有很多這樣感人的細節,那會有多精彩。可惜我現在是個病人,只能呆在病房裡。」羅俠的聲音聽起了很懊惱。「這樣的經歷對一個記者來說也許一生只有一次,實在是太可惜了。」
《江南時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