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淮河上游支流泄洪,造成8月1日干流水質由於污水團下泄而再度超標。國家環保總局下達緊急通知,河南、安徽、山東三省100家原已達標的重點污染企業,緊急實行限產限排或停產措施,以防止發生重大污染事故。
今年3月份以來,淮河流域平均降雨量較往年同期減少40%至70%,大部分河流處於斷流狀態,河道內的蓄水主要是工業企業達標後排放的廢水、城市生活污水和農田廢水。上游主要支流沙潁河潁上閘以上形成總量達1.44億立方米的污水源。從7月20日起,沙潁河上游普降大暴雨,並形成洪峰,各閘壩相繼開閘泄洪。隨著上游泄洪,這股污水源形成污水團,開始向淮河干流排放。30日上午潁河口至魯檯子水體呈黑色,帶有臭味,有大量懸浮物和泡沫併發現少量死魚。隨著這團污水的流動,昨天淮河干流淮南段水質還維持在三類水質,1日水體中氨氮濃度就已經開始超標,高錳酸鹽略有超標,整體水質超過了規定的三類標準。
目前這1.44億立方米的污水源已經下泄至干流0.6億立方米,其餘蓄積的污水還將陸續湧入,易形成大污水團。加上淮河干流水量偏少,水閘一直關閉,預計污水會部分滯留在干流內,直接影響淮南、蚌埠兩市的飲用水安全,並且容易發生污染事故。
(背景資料)近年來淮河污染情況及其治理
淮河發源於河南桐柏山區,流域涉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流域面積26.9萬平方公里,流域內人口達1.5億。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淮河各主要支流受到日益嚴重的污染,水質急劇惡化。90年代初,淮河的16條主要支流,有一半以上河段的水質超過國家5類地表水的標準,喪失了任何利用價值,水污染事故時有發生。一些水利設施因水質污染而報廢,部分地區農作物減產或絕收,給部分城鄉人民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1994年,淮河發生特大污染事故。當時淮河持續乾旱,主要閘壩全部關閉,7月中下旬出現大暴雨,降雨集中,主要閘壩先後開閘集中排水,入淮水質以污水團形式向下推移,淮河干流形成污染帶70公里,使一些地區的群眾飲水發生困難,直接危及了下游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損失慘重。
1995年8月,原國務院頒布了我國第一部流域性法規──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暫行條例,規定自1998年1月1日起,禁止一切工業企業向淮河流域水體超標排放水污染物。
2001年1月,國家環保總局會同國務院各部門通過對淮河現場檢查後,宣布淮河基本實現國務院提出的2000年達標目標,干流COD(化學需氧量)濃度基本符合3類水質要求,主要支流COD濃度符合4類水質要求。
人們不禁要問:淮河達標後緣何再次出現如此嚴重的污染險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