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鎮壓手段調整
儘管這個過程是多麼的荒誕,僅以當事人重獲人身自由而言,這是一個值得歡迎和慶幸的結果。可以預見的是,隨他們的獲釋,一個時期以來相當惡化的美中關係將有可能獲得緩解。留美學人間諜案在相近的時期發生,標誌中共自六四以後「人質外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雖然這次北京在人質交易中有了新的「斬獲」:一定程度上換取了中美關係的緩和,但這是短期的「近利」,從長期的效果來看,此舉卻極大的損害了中國的形象,與它自稱的世界大國的責任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是背道而馳的;同時這也極大的傷了海外學人的心,有種說法:只要中美關係不好,美國抓的是中國人(華裔),在中國抓的也是中國人(歸國華僑),反正倒楣的都是中國人。這也印證了作中國人的悲哀。
中共把矛頭對準報效國家的海外學人,並扣以「間諜罪」的帽子,這除了是中共在國內盛行「特務政治」的必然延伸,同時也體現了中共鎮壓異議人士的手段有一些調整,原來慣用的「反革命分子」、「自由化分子」等帽子已不得人心,現今改以特務和間諜罪來取代,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離間反對力量和社會民生的關係。
留美學人間諜案中的當事人,多被視為「親中」人士,都有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他們何以被以怨報德?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中國大陸官本位的社會中,要施展自己的抱負和影響力,就勢必與某些權力部門或當權者發生某種關係,或者一般的溝通聯繫,或者有具體的合作專案,而中國政治是一個風險叵測的陷阱,這些人在得到某些部門和當權者賞識的同時,恰好也成為其對立的政治力量的眼中釘,並在各方政治力量展開權力鬥爭時,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品。
打擊黨內政治力量
留美學人間諜案的醉翁之意,顯然是要打擊賞識甚至想要依賴這些海外學子的黨內政治力量;以此觀之,留美學人間諜案的連續不斷發生,反過來證實了中共高層面臨十六大展開的權力角逐,已經白熱化到足以影響衝擊對外政策和對外關係的程度。
吸引海外學子回國,是中共奉行了二十多年的開放政策的一個重要標誌。「留美學人間諜案」在相近的時期發生的,聯繫到最近發生原來受汪道涵、劉吉等人賞識的著名經濟學家何清漣被迫出逃的事件,這就不能視為孤立的個案,更多的是像某種政策調整的預兆。
原載7月30日蘋果日報